楊鏡以,劉亞林
1.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中醫科,新疆烏魯木齊 830049;2.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疼痛科,新疆烏魯木齊 830049
中藥配合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
楊鏡以1,劉亞林2
1.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中醫科,新疆烏魯木齊 830049;2.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疼痛科,新疆烏魯木齊 830049
目的給予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藥配合牽引治療,探究臨床治療效果。方法根據自愿參與原則在該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間所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隨機選取60例患者參與該次探究,分組時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共計2組,組別是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30例。參照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用單純牽引治療,實驗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用中藥配合牽引治療,將2組患者經過不同治療后得出的組間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算出統計學數值并分析對比結果。結果實驗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疼痛VAS評分均顯著性更佳,對比參照組患者而言,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藥配合牽引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較為理想且值得臨床推薦。
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治療效果;中藥配合牽引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和多發且病情較為復雜,致病原因是患者椎間盤損傷以及破裂、突出、退變等,導致患者出現腰椎復合關節復雜病理變化,可導致患者出現腰腿痛癥候群并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1]。據相關性文獻報道,腰椎間盤突出癥患病人群中常見青壯年以及老人,究其原因,與老齡化社會進程加快以及青壯年工作壓力增加存在一定的相關性。目前,臨床上主要利用手術療法、中藥保守療法以及涅脊療法等給予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病情有效控制[2],可取得較為理想的臨床療效。該組探究中共計選取60例患者,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給予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藥配合牽引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在該院采取自愿參與原則選取6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參與該次探究,就診時間是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分組方法是隨機數字表法,組別是實驗組與參照組,每組均30例。實驗組中男女患者例數分別是16例、14例,患者年齡在25~68歲不等且中位年齡是(35.68±5.24)歲,病程在 4~29 個月年不等且中位病程是(18.4±6.5)個月;參照組中男女患者例數分別是17例、13例,患者年齡在26~69歲不等且中位年齡是(36.28±5.24)歲,病程在 3~28 個月年不等且中位病程是(18.6±5.1)個月。利用統計學分析辦法將2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組間數據對比分析發現,組間數據包括患者性別、年齡以及一般病情變化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參照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用單純牽引治療,利用傳統腰椎牽引床并對患者俯臥位牽引重量進行確定,給予患者連續牽引,根據患者體重以及耐受情況逐漸增加牽引重量,標準是:患者在牽引后,自覺腰部癥狀獲得好轉,2 次/d,20~30 min/次。
實驗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用中藥配合牽引治療,其中牽引治療同參照組患者,利用獨活寄生湯給予患者中藥治療,中藥組方是:羌活、獨活、桑寄生、延胡索、白芍、丹參、紅花、當歸各15 g,杜仲30 g,川斷、狗脊各10 g,川芎、威靈仙各12 g,服藥方法是水煎服,2 次/d。
納入標準::臨床表現及影像學檢查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標準的患者。排除標準:腰椎滑脫、明顯的腰椎骨性狹窄、椎體失穩癥、存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伴脊柱畸形,以及合并其他影響臨床療效的疾病。
利用疼痛視覺模擬標尺法判定2組患者的疼痛VAS 評分[3]。
給予該次參與探究的6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所有臨床數據深入分析,分析軟件是SPSS 19.0統計學軟件,表示計量資料時利用(x±s)的形式且行t檢驗;表示計數資料時利用[n(%)]的形式且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將2組患者經過不同治療后獲得的組間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得出明顯實驗組患者更佳的結論,組間數據包括臨床總有效率,對比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將2組患者經過不同治療后獲得的組間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得出明顯實驗組患者更佳的結論,組間數據是疼痛VAS評分,對比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如下:實驗組患者疼痛VAS評分是(3.0±0.4)分,參照組患者疼痛 VAS 評分是(4.8±1.0)分,經過統計學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153 8,P<0.05)。
腰椎間盤突出癥在臨床上發病率較高且屬于“腰痛”“痹癥”范疇[4],致病病因是風寒濕邪,疾病病機是氣血虛損以及外感風寒濕邪,可導致患者局部神經、血管、骨骼、肌肉等組織功能出現功能紊亂以及結構破壞等,進而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日常工作。
大量臨床實踐證實,當患者受到長時間的寒冷因素、潮濕因素等刺激時會出現缺乏血供以及修復能力變弱的情況[5],同時,患者會出現脫水纖維化或者萎縮以及彈性下降等情況,進而導致患者出現腰椎間盤纖維環由內向外破裂以及患者腰椎生物力學平衡遭到破壞等,部分患者存在髓核突出等嚴重癥狀,周圍組織發生了退行性病變并繼發一系列例如炎性水腫、粘連以及缺血等嚴重病理改變。
目前,臨床上主要利用中藥配合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可從患者體內改善腰椎兩側損傷肌肉群氣血運行狀況并從外調節患者腰椎受力情況,促進患者內部結構恢復,主要利用椎間盤力學平衡調節。在獨活寄生湯中藥組方中,獨活的臨床功效是疏散伏風,羌活可起到祛風除濕以及通痹止痛等臨床作用,桑寄生臨床功效是補益肝腎以及強筋壯骨,紅花的臨床功效不僅包括活血通經,還包括散瘀止痛,諸藥合用可起到活血化瘀以及行氣溫經等作用,可祛除風濕癥狀以及止痹痛,對顯著改善患者椎旁肌群攣縮以及促進患者局部血流加速等存在積極作用,可加快患者局部代謝。該組探究中,實驗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是96.66%,疼痛 VAS 評分是(3.0±0.4)分,顯著性更佳。
綜上所述,給予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藥配合牽引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較為理想,可顯著改善患者疼痛癥狀,值得將其作為有效治療辦法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1]曾令輝.中藥配合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5,11(23):94-95.
[2]葉壯益.手法加針灸治療巨大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研究[J].醫學綜述,2014,20(5):942-943.
[3]邢其興,侯慶艷.推拿、牽引配合中藥治療腰間盤突出癥223例療效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5,6(11):38-39.
[4]田超.中藥外敷配合牽引推拿治療腰間盤突出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5(2):164-165.
[5]郝俊,張曉偉,宇光鋒,等.針刀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84例臨床研究[J].河北中醫,2014(1):80-82.
R247.3
A
1004-6569(2017)07(a)-0191-02
楊鏡以(1972-),女,山東人,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中醫內科學。
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