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
2017年中國痛風現狀報告白皮書顯示,我國高尿酸血癥患者人數已達1.7億,痛風患者超過8000萬人。痛風已成為我國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類疾病,但是人們對痛風病的認識和防治經驗卻比較有限。
痛風是嘌呤代謝障礙所致的一組異質性慢性代謝性疾病,其臨床特點為高尿酸血癥、反復發作的痛風性急性關節炎、間質性腎炎和痛風石形成;嚴重者伴關節畸形或尿酸性尿路結石。那么痛風病人應該吃些什么,不應該吃些什么呢?患了痛風,就不能吃豆制品了嗎?痛風不發作時可以不服藥嗎?下面,就讓我們來一一告訴您,幫助您科學降低痛風發作的風險。

痛風急性發作期,患者應選用低嘌呤食物,緩解期可適當選用中等嘌呤食物。但每日肉類攝入量不宜超克,尤其不要集中在一餐吃。無論急性期或緩解期,均應盡量避免高嘌呤食物。
『警惕痛風的個誤區』
對痛風患者而言,光靠減少高嘌呤食物攝入還遠遠不夠。下面這個痛風誤區你必須小心。
誤區一:喝白酒沒問題
老觀點:過去總認為,痛風患者不能喝啤酒,白酒卻很少有人提及。
對痛風病人來說,糧食釀的酒都是不能喝的,包括白酒。這是因為酒精的攝入會影響尿酸的排泄。酒類飲品本身含有高嘌呤物質,大量飲酒可促進肝臟內的三磷酸腺苷降解,還可引起高乳酸血癥,導致尿酸生成增多,排泄減少。
誤區二:豆制品不能吃
老觀點:豆類和豆制品為高嘌呤食物,痛風病人不能吃。
豆類尤其是豆制品,不但不會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反而可降低血尿酸,它們是痛風的保護因素。痛風病人的飲食應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用堅果、花生、豆制品、橄欖油等替代飽和脂肪酸含量多的紅肉。
誤區三:蔬果可以隨便吃
老觀點:水果、蔬菜為低嘌呤食物,痛風病人可以隨便吃。
富含果糖或甜味的軟飲料、果汁、富含糖分的水果是新發現的痛風危險因素。另外,菠菜等含有草酸較高的蔬菜,易與血液中的鈣形成草酸鈣,可能引起結石,痛風患者應少吃。
誤區四:忌口了就不用吃藥
老觀點:很多患者認為控制飲食了,就可以不吃藥了。
事實上,很多痛風患者飲食控制得非常嚴格,痛風還是會發作。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所導致的疾病,直接原因是高尿酸。只控制飲食,不吃藥不行。一旦確診為痛風,應該到風濕免疫科就診。
誤區五:痛風是老年病
老觀點:痛風九成以上都發生在成年男性身上,往往更青睞中老年人,是個老年病。
現在,年輕人也開始越來越多地患上痛風,它再也不是老年人的專屬疾病。痛風好發于青壯年男性,女性比較少見,是一種人體代謝系統紊亂性疾病。
誤區六:單純痛風不會引起其他疾病
老觀點:痛風沒什么可怕的,只是發作時患者感覺比較痛苦,等急性期過去了,也就沒有大礙了。
高尿酸血癥是冠心病、高血壓、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與糖尿病、高脂血癥、肥胖密切相關,因此控制高尿酸血癥不僅是降低痛風的發生,而是降低其伴隨的代謝紊亂等慢性疾病的發生。
誤區七:不發作就不用吃藥
老觀點:痛風只是關節疼痛,痛就吃點止痛藥,不痛時就不用管。
痛風的根本問題是尿酸高,只有把尿酸降下來了,才能減少痛風發作的次數,減少高尿酸對身體造成的傷害。通常建議,要把血尿酸降低到
微摩爾升或微摩爾升。因此,經常痛風發作的患者,在不發作的緩解期可以做降尿酸治療。平時多喝水,隨時隨地小口喝,特別是運動期、睡前、晨起、洗澡后更要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