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達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是四大慢病之一,慢阻肺是全球第四大致命死因。慢阻肺從發病到形成、出現明顯的癥狀一般要經過5~10年,被喻為不動聲色的“隱形殺手”。但越在早期無癥狀階段,患者的肺功能下降越快。當出現明顯癥狀時,患者的肺功往往已經出現不可逆的損傷。
如何自我判斷慢阻肺
是否經常咳嗽;是否經常咳黏痰;在爬樓梯、遛狗、逛街購物等日常活動時,是否比同齡人更容易氣短;是否超過40歲且吸煙;是否吸煙或經常吸煙。如果以上有3個回答為“是”,就有可能患有慢阻肺,應盡早到正規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慢性咳嗽是慢阻肺的常見首發癥狀。咳嗽之后大多會有痰,清晨較為明顯。氣短和呼吸困難則是慢阻肺的標志性癥狀,在病情早期主要是在體力勞動后出現這種情況,然而隨著病情發展,患者即使只是日常活動甚至是休息時也會感覺氣短,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喘息和胸悶的表現。因此,一定要警惕慢性咳嗽。
天冷如何避免慢阻肺急性加重
與冠心病、高血壓患者一樣,慢阻肺患者往往覺得“盛夏易過,冬春難熬”,一到天冷時節,往往發愁呼吸一天到晚不順暢。如何避免慢阻肺急性加重,安心過冬?
【避免誘因】減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的次數,避免粉塵吸入;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避免受涼感冒;應適時開窗通風,但應避免吹對流風;秋冬季干燥的空氣容易誘發慢阻肺,可選用加濕器、灑水等方法使室內保持一定的濕度,出門可戴口罩;流感好發季節,可以定期去注射流感疫苗。
戒煙是預防慢阻肺的重要措施,也是最簡單易行的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階段戒煙都有益于防止慢阻肺的發生和發展。不主動吸煙、不被動吸二手煙,是預防慢阻肺發生、發展極其重要的措施。否則,單憑藥物治療難以取得良好的療效。
【適當鍛煉】慢阻肺多表現為活動后呼吸困難,很多病人擔心運動會加重自己病情,其實經常進行有氧運動,如慢跑、打太極拳、做呼吸操都能保持和增強肺泡彈性,使通氣量增加,對改善肺功能有益。鍛煉同時亦可增加抵抗力,注意勞逸結合,亦有助于增強抗病能力。
【規范用藥】患者應遵醫囑堅持長期規范化的藥物治療,改善癥狀,延緩肺功能下降的速率,提高運動耐力,防止急性加重,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
【加強營養】臨床上由于慢阻肺患者長期缺氧,不同程度地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因此應補充足量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治療慢阻肺,從無癥狀時開始
我國4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達8.2%,超過70%的慢阻肺患者屬于早期患者。其中35%的患者無癥狀,很少主動就醫。但越在早期無癥狀階段,患者的肺功能下降越快。到爬樓出現氣喘氣促癥狀時,可能肺功能已經損失了50%以上。當出現咳嗽、咳痰、氣促、呼吸困難等明顯的癥狀時才去看醫生時,患者的肺功能往往已經出現不可逆的損傷,治療效果很差。這就是當今世界慢阻肺患者治療效果較差的原因。
對于慢阻肺患者而言,病毒、細菌支原體所致的呼吸道感染都會使病情加重,這時進行治療也只能取得階段性緩解,之后還會出現病情的急性加重。吸煙、吸入職業性粉塵和化學物質、空氣污染是本病發生的重要因素。營養、氣候突變等其他因素也都有可能參與慢阻肺的發生和發展。因此,及早預防是關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