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塵惜
1
那天傍晚,看到婆婆仍在用摔破的手機,我皺皺眉頭,婆婆和公公收入都不錯,不至于連一部手機都不舍得換吧!我說:“媽,這手機都磨成這樣子了,您還不換啊?”
婆婆若無其事地回答:“湊合湊合還能用,這屏幕幸虧沒裂在正中間,不然真得換。你看,我和你爸現在把商城的鋪子也轉出去了,沒了收入,能省一點是一點唄,買手機的冤枉錢就不去花了。”婆婆一哭窮,我就只好噤聲。
我跟老公袁勇說了婆婆手機的事,他倒是一臉輕松:“手機能值多少錢啊,咱給買個新的不就行了,就當孝敬老人。”袁勇看待事情的角度很簡單,覺得只要能讓老人開心,花錢就是。
可是現在回過頭來仔細想想,這次是手機,上次是電視機,上上次是按摩椅,反正只要婆婆一哭窮,袁勇就兜不住口袋里的錢。袁勇的耳根子特別軟,每次婆婆一哭窮,他準會拿給她一兩千元,這總共算起來也不是一筆小數目啊!
之前,公公婆婆做生意有不少積蓄,這兩年給我們帶孩子,我們每個月都會給他們一筆生活費,按道理說不可能窮啊。最郁悶的是,現在接觸的時間比較多,婆婆哭窮已經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了。我買回東西,都要把票據收藏好,免得她看到又是一陣嘮叨,說我不懂勤儉持家。更別提帶她出去逛街,因為她一看標簽就開始嘮叨。
婆婆不僅在家里哭窮,還在外邊哭窮,熟悉一點的親戚和鄰居,大多都聽過她那一套說辭。有人只當閑聊并不在意,可偏偏有人覺得婆婆可憐,總是給我們家送些東西。不收感覺在嫌棄別人,收了卻又覺得棘手,我們并非真的窮,卻給人造成了窮的假象。
那天,婆婆拿了一箱舊衣服回來,說給我女兒悠悠穿。悠悠瞥了一眼就搖頭說不要,婆婆非要讓悠悠試,我看悠悠不愿意便讓婆婆別折騰了,說:“媽,咱家里又不是沒錢,不需要穿別人穿過的。再說,舊衣服不一定干凈,不能隨便穿。”
婆婆卻不樂意:“這些衣服都挺好的,而且孩子長得快,總買衣服太浪費了。況且,穿百家衣的孩子特別好養呢。”我明白婆婆是出于好心,可就是覺得別扭。我跟袁勇吐槽,他卻一臉不解,還說:“你太大驚小怪了。我媽說的挺對,你節儉點吧!”
2
我給悠悠報了舞蹈班,每周一、三、五晚上都去舞蹈班學習。悠悠平時上幼兒園也不用麻煩婆婆,能給婆婆騰出些自由的時間。悠悠晚上上課,婆婆時間更充足。因此,我們都建議她去學廣場舞,這樣能多認識些朋友,可她偏不,就是這點時間也要給自己找不痛快。
有一次,婆婆不知從哪兒拉了兩麻袋的手工活,辛辛苦苦做一小時才掙十元錢。那天,幾個親戚來家里做客。吃飯時,大家看到她手上因為做手工活磨的水泡,都詫異地說:“阿姐,你帶孩子就夠辛苦了,還要做手工活啊?”
婆婆這次沒哭窮,大大方方地說:“閑的時候做做唄,攢幾個養老錢。”可是,她話音一落,親戚們看我和袁勇的眼神都變了,大抵覺得我們不孝順吧。多虧有公公替我們打圓場:“小勇和小惜攔著不讓她做,可是你們都知道她那倔脾氣,誰攔得住。”
即便公公解釋了,但我敢斷定,我們已經給別人留下了不孝順的印象,指不定他們在身后怎么說閑話呢。我想到這些就糟心。
更郁悶的是,婆婆做完一批手工活,又接了一批。有一次,看到她又拖了兩麻袋回來,我忍不住說:“媽,咱家又不缺錢,為什么非得把自己弄成這副窮酸相?”
她抬頭看了看我,嘴角微微抽了下,反問我:“窮酸?靠勞動賺錢怎么會窮酸?”我語塞,發現自己的言辭傷到了婆婆,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么。我不說話,坐下來陪婆婆一起做手工活。也是那時,婆婆敞開心扉跟我聊起她的過去。
婆婆說她和公公剛開始做生意時很窮,常扛著貨物滿大街叫賣,后來攢錢在商城買鋪子以后才稍微穩定。即便后來生意越做越好,經濟條件也跟著好起來,可是那段窮苦日子的烙印,卻一直跟著她。
我一直以為婆婆愛哭窮就是想讓兒子多孝敬,現在卻發現不是的,她根本沒有意識到那是哭窮,她只是習慣了過緊巴巴的日子,永遠覺得錢不夠用,習慣把錢攥在手心,唯有這樣才有安全感。她擔心我們年輕人亂花錢,覺得多嚷嚷幾聲就可以提醒我們掙錢不容易。
其實,換句話說,我和袁勇能過著當下歲月靜好的生活,不就是前一輩人為我們打下了幸福的基礎嗎?我卻還在嫌棄婆婆愛哭窮,想想也真是五味雜陳,沒有經歷過她的曾經,我根本沒有資格去評判婆婆的生活。
當我開始試圖去理解這些后,我和婆婆的關系緩和了不少,她愛哭窮就隨她去,順著心意塞給她點錢,不往心里去就是了。意外之喜是,我主動對婆婆好以后,婆婆哭窮的次數少了,偶爾還會主動給我買點東西,有時候是促銷的水果,有時候是打折的衣服。
就連袁勇也發現了我和婆婆的變化,有一次見我主動拿錢給婆婆,他吃驚地問我:“你怎么最近對我媽這么好?”我反懟他:“以前還說我大驚小怪呢,你自己不也是?”
3
我絕對沒想到,有一天我竟然會感謝婆婆的哭窮。
那天,有個朋友來訪。讀書期間我們關系挺好,但是這些年疏于聯系關系已經變淡了,她一開口就要借錢。雖然袁勇現在生意做得是挺不錯,可是錢都被占用,還要養家糊口,能余下來周轉的錢不多。所以,她開口借三萬元真的難倒我了,關鍵我還不好意思拒絕。
就當我為難發愁不知如何拒絕時,原本在臥室午睡的婆婆出來說:“小惜,你準備好醫保卡。我這老腰越來越疼,看來,真得聽醫生的話做手術了。”說著,她又轉向我朋友,“現在,醫藥費太貴,手術更不用說,動輒上萬元,真的是看不起病呀!”
婆婆忽然出現并這么一番鬧騰,朋友面露難色坐不住了,說不知道家里還有病人,下次有機會再拜訪,先讓我照顧婆婆。朋友走后,我起身幫婆婆找醫保卡,婆婆沒事人一樣地說:“找什么找,我又不是真的要去醫院。你要是甘心借錢,她一開口就答應了。磨蹭這么久,我看你是不好意思拒絕,就幫幫你了。”一語驚醒夢中人,我感激地望向她。
我把這事說給袁勇時,他撇撇嘴說:“你終于知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了吧?”我連忙點頭稱是。
最近,我和袁勇想換一套大點兒的房子,以便孩子長大以后居住的空間稍微寬敞點。可是高漲的房價讓人望而卻步,我們在猶豫不決中已經錯失了幾處不錯的房源。我們換房的事不想麻煩公公婆婆,所以沒跟他倆商量,可是那天婆婆主動問我們換房子是不是缺錢。
我和袁勇統一了口徑,不打算讓老人擔心,于是說:“媽,這事您不用操心,我們就是看看。現在住著的也挺好,不換也沒關系的。”
婆婆果斷地說:“房價漲得太快,早買賺錢,晚買賠錢。看到好的就得下手,錢不夠的我和你爸來補。”婆婆破天荒的慷慨,讓我和袁勇面面相覷。
大概是看到我們如此驚訝,婆婆又補了一句:“別多想,這只是借給你們的。等你們以后攢夠了錢還是要還的,我和你爸還指著這養老呢!” 她說完,我們都笑了,這才是我最真實的婆婆啊,雖然嘴上總哭窮,背后對我們卻是無盡的愛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