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結合藝術生鮮明的個性特點,提出藝術生語文課堂管理的有效策略。藝術生的語文課堂管理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體現出藝術生課堂教學管理的獨特性。
關鍵詞:藝術生;語文;課堂管理
藝術生無論從心理、社會環境、家庭背景、文化基礎上較普通類學生都有較大的區別,有效的課堂管理應受到重視,特別是基礎學科語文,值得語文教育工作者研究探索。藝術生的語文課堂管理應該是“師生共同約束執行的”,應該是“剛柔相濟”的,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應當在尊重課堂教學管理一般規律基礎上,體現出藝術生課堂教學管理的獨特性。
一、課堂紀律制訂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紀律的制訂應當是師生共同完成,但是在一些學校,很多時候紀律的制訂卻變成了教師單方面的行為,制定出的規則看似“完美”,卻不受學生“待見”,在學生方面有時會“適得其反”。若是換一種思維,同樣讓學生遵守紀律,紀律規則的制訂過程讓學生參與,學生相當于“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即使想“隨心所欲”也會考慮到“不逾矩”。學生積極參與才能找到自我的存在感價值感,才會進一步激發主人翁精神,才會有意識地遵守紀律,教師才能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制定的紀律應對教師同樣具有約束性
藝術生的語文課堂的主體是師生互動的結果。教師“傳道受業解惑”,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是“謀劃者”,教師期待課堂的效果達到預期目標。在制定紀律上強調學生應該怎樣,而忽視了自身既是課堂管理的管理者同樣是參與者。通常我們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課堂管理上的偶爾失衡,不但不是示范,更會引起學生“上行下效”。教師強化紀律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過硬的專業素質。藝術生一般語文基礎知識較薄弱,這并不意味語文教師就不必“學識淵博”,教師同樣應具有“一桶水”。同時知識是不斷更新的過程,教師同樣要與時俱進,必須通過多讀、讀寫、多感、多悟來豐富知識。將教師的紀律意識與自身專業素質想聯系,寫進班級紀律要求中,讓學生“監督”老師,從學生角度來說也獲得了“至高無上”的監督權利,并且能提高學生的聽課意識,學生會主動尋求教師課堂上的“錯誤”。
二是良好的個人形象。教室里,我們強調學生應該穿戴整齊,不穿吊帶、背心、拖鞋,不抽煙喝酒……試問如果一個老師穿著背心滿口酒氣走上講臺學生又會是什么表情呢?藝術學校教師與學生因專業課堂需要,在著裝上和普通類學生有明顯的不同,但作為相同的文化課,相同的語文課堂,我們就應該忽視自己藝術生的身份,教師也不能因在藝術學校而有穿著上的隨意感,教師同樣要維護語文課堂的優雅感。
三是情緒的合理控制。藝術生有著各自的專業愛好,語文課堂有時并不能達到教師預期的要求,在課堂上可能會出現一些突發狀況。如果教師此時不能控制好情緒,隨意發火,事態會愈演愈烈,課堂會出現失控狀態。
三、“剛柔相濟”的語文課堂管理策略
“剛柔相濟”的管理方法對藝術生更加適用。剛性管理強調嚴密的組織紀律和分工,柔性管理尊重個體的實際需要,通過激發個體的潛能達到預定的目標。為達到預期的目的,在藝術生語文課堂管理中同時進行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
剛性管理中,學生的課堂紀律要求帶有“壓迫性”,前面提到紀律的制定是師生共同思考的結果,但紀律的執行是長期的過程,藝術生自身紀律意識淡化,要求不高,如不進行剛性管理容易陷入反復重復錯誤的泥潭。教師通過規章制度,制定長中短期目標,學生一開始不會思考教師的目的性只考慮到紀律約束性,學生不會站在教師的角度思考問題,但當一個個目標實現時,學生獲得成就感,就會思考剛性管理的必要性。但是剛性管理中缺乏學生作為“個體性”的認識,學生經常會有一種無助感,會產生一種自我的渺小感。教師站在規定的線上也會忽視學生的進步。長此以往,也會出現兩種情況:表面上的和氣與平靜,表面上遵守規定;班級無紀律意識。
柔性管理中,尊重學生的地位,從學生角度出發思考問題。從學生到校的目的性——學習出發,將學生理解為有自我約束能力、有人格尊嚴的個體。教師和學生之間以交流、信任為基點,建立起很好的師生互動關系。學生的潛能在此被激發,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的目的是“為自己”,偶爾還會涌起“為老師”的豪邁,積極主動參與課堂管理,積極主動實現課堂目標。離開剛性管理的規章制度,只能是學生課堂上的“道德自律”,學生未達到如此之高的個人自律地步,這樣的管理會出現班上紀律狀況的兩種形態:一種是自控力較好的守紀派,一種是視若無人的無紀派。而且長期的發展最終會導致全班性質的無紀律意識。
我們不難看出,離開柔性管理的剛性管理缺乏人情,與現在倡導的“以人為本”思想有偏離。從藝術生的角度思考,藝術生更加具有個性化,加之專業上的自信,自我意識更加強烈,單純的剛性管理不適合藝術生的發展。柔性管理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但柔性管理對教師有較高的要求,并非所有的教師都能輕而易舉駕馭柔性管理體系。所以柔性管理與剛性管理相結合,“剛柔相濟”才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藝術生的語文課堂管理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
語文課堂管理并非就是一味讓學生適應課堂,還要看到學生對語文課堂的實際需求。教師要增強語文課堂的趣味性。語文課堂的趣味性本身對課堂具有帶動性,課堂教學內容的建構取決于教師的知識水平,取決于教師的視野。一堂好課的開頭如同一部精彩電影的開頭,是否吸引人取決于教師的引導,因此,教師必須以“新娘”的姿態等待學生掀起蓋頭來的驚詫,當然這種驚詫是“精心打扮”后,令學生興奮不已的驚詫,而不是“蓬頭垢面”似的讓學生興趣全無驚詫。教師還要注重語文課堂教學的文學性。語文課堂的文學性對課堂具有帶動作用課堂的帶動,“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文學與藝術密不可分,因此將藝術生的藝術與文學相結合,通過藝術來帶動文學,走進文學,走進語文課堂。《琵琶行》《觀舞記》《荷塘月色》等等文學作品誰又能說不是美妙的藝術作品呢?
現代教學意義上的教師,再也不單純是“傳道受業解惑”,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教師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教學的管理者、組織者,教學的科學管理有利于建立穩定的教學秩序。語文課堂有其獨特性,藝術生也有其獨特性,藝術生的語文課堂要收到很好的學習效果,教師與學生的身份需重新地位,班級管理制度需共同制定,需同樣具有約束力。“剛柔相濟”的管理方式有利于課堂。利用語文的文學性、趣味性,充分使用現代教育手段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從而達到以“不管”實現管理的目的。
本研究系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校級重點研究項目《藝術生語文課堂管理的有效性策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楊小菊,生于1981年,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現當代文學、語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