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麗萍

尊重并滿足兒童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允許兒童或聽講,或動手,或合作探究,或獨自思考,讓兒童的思維自由生發、延展與創造。
“人在課中央”,期許兒童能遇見熱情好學的魅力型數學教師群體。
兒童最希望的是在課堂生活中能遇見擁有愛心、會講故事、善于學習、樂于傾聽、勤于反思的數學老師。這樣的數學老師,他們更清楚地知道兒童的生命成長需要什么。他們會給兒童帶來安全感,從兒童的心理需求來觀照他們,傾聽兒童原生態的思維、接納兒童本真性的錯誤、對話兒童多樣化的表達。他們會告訴兒童:在課堂上的想法沒有對與錯之分、意見沒有好與壞之分、觀點沒有高與低之分。他們堅守兒童立場并堅信:課堂,要順應兒童的天性,這是一種保護;要適應兒童的需求,這是一種引領;要張揚兒童的個性,這是一種喚醒。
“人在課中央”,期許兒童能遇見自由思考的個性化數學學習方式。
數學學習的本質在于“充分的自由思考”。數學的課堂,要像蘇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樣:“思考,這是多么美好、誘人而富有趣味的事。只有當教師給學生帶來思考,在思考中表現自己,用思考來智慧學生,用思考來使學生折服和欽佩的時候,他才可能成為兒童心靈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導者。”教師要在課堂上“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樣的數學老師,特別善于主動與兒童專業地交往,能理解不同兒童的學習困難,能遵循不同兒童的認知規律,掌握不同兒童的學習風格,尊重不同兒童的發展差異。“人在課中央”,倡導的是讓學習真正發生,尊重并滿足兒童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允許兒童或聽講,或動手,或合作探究,或獨自思考,讓兒童的思維自由生發、延展與創造。“人在課中央”,首先強調的是讓兒童與發現相遇,喚醒他們自由的個性思考。兒童有機會把結論變成“疑問”的發現過程,把定義變成“體悟”的發現經歷,把法則變成“探究”的發現所得。“人在課中央”,還強調讓兒童與開放相遇,促進兒童個性思維的生長。在開放的情境中,誘發兒童的原生態經驗,激發兒童提出原創性問題,同時鼓勵兒童在解決開放的問題中與思想相遇,抵達數學的關鍵能力。
“人在課中央”,期許兒童能遇見向學而教的多樣化數學課程形態。
數學的課程樣態不僅僅是課表上每天一節的數學課,也不僅僅是數學課本上的那些例題與練習。與兒童相遇的數學教育,強調的是讓兒童遇見更豐富、更多樣、更具選擇性的數學課程。“人在課中央”的數學課程,突顯了兒童的學習個性需求,觀照了兒童數學學習的無限可能性。我們可以統整數學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思想,改變“例題—習題”教材呈現方式,用多種樣態來呈現數學課程。開設數學閱讀課程,讓兒童的視野更開闊;實施數學繪本課程,讓課堂的學習更溫暖;開發數學實驗課程,讓數學的道理更明晰;設計數學游戲課程,讓兒童的學習更有趣。例如,兒童通過閱讀數學繪本、體驗數學繪本、創編數學繪本,來構建兒童自己的創意游戲;在做一做、演一演、試一試、量一量、找一找的數學實驗中豐富多樣化數學學習的內容,體驗更多的有趣數學學習方式。
“人在課中央”,教師和學生一起學習與生活,彼此尊重與支持,師生的生命蓬蓬勃勃生長,遇見夢想,遇見美好。■
(作者系江蘇省溧陽市外國語學校校長,江蘇省數學特級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