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俞菲
小保:
兩年前,我與公司簽訂合同從事電焊工作。三個月前我與公司協商一致解除合同。不久前我前往醫院檢查,被診斷為電焊工塵肺壹期,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職業病致殘七級。由于公司并未為我辦理離職體檢和工傷保險,我要求公司恢復勞動關系,并由公司承擔工傷賠償責任。但公司認為我已經與其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我無權出爾反爾,其也不需要為我支付賠償,遂拒絕我的請求。
請問:公司的理由成立嗎?
郭筱菲
郭筱菲:
公司的理由不能成立,你有權要求恢復勞動關系并索要賠償。
一方面,本案解除勞動合同的協議對你沒有法律約束力。《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表面看來,你是在完全自愿的基礎上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的,無權出爾反爾。其實不然,在特殊情況下即使符合上述要件,解除勞動合同的協議同樣對員工沒有法律約束力。《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正因為你所從事的電焊崗位具有職業危害,而雙方在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前公司沒有對你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決定了雙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違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規定,該協議當屬無效。
另一方面,公司難辭其咎。《職業病防治法》第五十八條、第五十九條分別規定:“職業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要求。”“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但用人單位沒有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的,其醫療和生活保障由該用人單位承擔。”由于公司沒有為你辦理工傷保險,其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所規定的項目和標準承擔對你的工傷賠償責任,同時還需要負責有關你生活保障的支出。
小保
注:以上稿件由江西省興國縣人民法院顏東岳、廖春梅解答。若有疑義,歡迎讀者來信來電,以便本刊完善問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