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金明 ,馬建社 ,楊顯祥 ,顏慧 ,董同瑚
(1.揚州市水產生產技術指導站,江蘇 揚州 225101;2.高郵市水產技術指導站,江蘇 揚州 225600;3.揚州市董氏特種水產有限公司,江蘇 高郵 225600)
羅氏沼蝦(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又名馬來西亞大蝦,原產于東南亞地區,適宜生存水溫為18~35℃。江蘇揚州的高郵市、江都區是全國羅氏沼蝦的主要產區,有羅氏沼蝦養殖面積1.13萬公頃,年產羅氏沼蝦5.6萬t,養殖效益4.9億元。羅氏沼蝦適宜養殖時間為5月中旬至10月底,其余時間塘口基本閑置。揚州市水產生產技術指導站和高郵市水產技術指導站、揚州市董氏特種水產有限公司在江蘇省水產“三新工程”項目支持下,實施翹嘴鱖一年三次人工繁殖試驗,同時配套人工繁殖赤眼鱒魚苗作為餌料魚獲得成功,開啟了鱖魚反季節養殖試驗示范。為了有效利用羅氏沼蝦蝦塘的空閑時間,充分利用水面資源,我們將羅氏沼蝦養殖技術與鱖魚反季節養殖技術進行集成,進行了羅氏沼蝦與鱖魚輪養技術試驗,取得較好的結果,現將試驗情況報告如下。
試驗池塘面積14×667 m2,池塘深度2.5 m,黏性土質,池底平坦,堤埂堅固、無滲漏。
在幼蝦或魚種放養前一星期,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池塘保留水深20 cm,每667 m2用生石灰100 kg。清塘后每667 m2施放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00~300 kg,然后注入新水,注水時用60目篩絹網袋過濾,以防止敵害生物進入。
2015年5月19日放養羅氏沼蝦幼蝦60萬尾(經鍋爐大棚增溫培育70 d),規格3~5 cm,平均每667 m2放養4.28萬尾。
2015年9月2日放養赤眼鱒夏花140萬尾,規格3 cm/尾,平均每667 m2放養10萬尾,作為鱖魚種的前期餌料。9月8日放養鱖魚種1.68萬尾,規格7~8 cm,平均每667 m2放養1 200尾。
1.5.1 羅氏沼蝦養殖管理 幼蝦下塘初期保持池塘水位50 cm,以利于提高水溫,促進幼蝦生長,6月10日以后逐步提高水位,高溫季節保持水深1.5 m。視水質狀況適時換水,7—8月每7~10 d換水1次,每次換水30 cm,透明度小于20 cm時及時換水。天氣晴好,每天中午開啟增氧機2~3 h,高溫季節每天下半夜開啟增氧機至日出,如果遇連續陰雨或低壓天氣,夜間開機提前至22:00。全程使用羅氏沼蝦專用飼料,飼料粗蛋白含量為40%~42%,日投喂2次,早晨投喂量為全天的30%,傍晚占70%。投喂量以投喂后2~4 h吃完為度。
1.5.2 鱖魚養殖管理 赤眼鱒夏花下塘至鱖魚養殖前期(9月2日—11月5日),每天潑灑適量的菜餅漿供赤眼鱒(餌料魚)攝食。11月8日開始補充餌料魚,以后每3~5 d投喂1次餌料魚,每次投喂量根據天氣及吃食情況確定。餌料魚養殖池按1∶3(鱖魚與赤眼鱒養殖面積比)配套,培育方法與常規魚種培育相同。對餌料魚的生長及規格,采用調整密度和投飼量來加以控制,采取分批起捕,按需拉疏,保證餌料魚與鱖魚同步生長。當水溫低于10℃時,鱖魚進入越冬狀態,攝食量很小,但并未絕食,池塘內要保持一定數量的餌料魚,并保持一定的肥度,透明度以15~25 cm為宜,水深宜保持池塘最大水位。開春后開始投喂餌料魚,驚蟄以后適當增加投喂量,鱖魚與餌料魚尾數之比為1∶5~1∶10。鱖魚喜清新水質,對水體的溶氧要求較高,每7~10 d換水1次,每次15~30 cm。水體溶氧量要求大于4 mg/L,池水呈微堿性(pH 值 7.0~8.5之間),根據天氣變化靈活掌握開啟增氧機時間,勤巡塘,發現鱖魚有吐出餌料魚現象,應及時開啟增氧機及加注新水,防止鱖魚浮頭死亡。
羅氏沼蝦抗病力較強,只要注意調節好水質,一般不需要進行藥物預防。鱖魚防病,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對餌料魚嚴格把關,杜絕病原體入池。餌料魚投喂前進行鹽水浴或藥浴,如發現有餌料魚患病,則用常規藥物治療,以免引起鱖魚的間接感染。巡塘觀察發現鱖魚攝食不旺和行動遲緩等情況應立即檢查,及時分析和確診,對癥下藥。防治寄生蟲病,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0.7 mg/L或B型滅蟲靈0.2~0.4 mg/L全池潑灑。細菌性疾病用漂白粉1 mg/L或聚維酮碘(有效碘含量1%)0.4 mg/L全池潑灑。
羅氏沼蝦7月10日開始拉網捕撈,實行捕大留小,7月30日再捕1次,8月22日干塘捕撈結束。鱖魚5月20日上市時降水拉網,整塘銷售。
經一周年養殖試驗,14×667 m2池塘產出羅氏沼蝦7 323 kg、266 kg/667 m2,產出鱖魚 7 390 kg、528 kg/667 m2。羅氏沼蝦養殖效益1 550元/667 m2,鱖魚效益11 936元/667 m2,總效益13 486元/667 m2(見表1、表2)。

表1 羅氏沼蝦與鱖魚輪養放養與收獲表

表2 羅氏沼蝦與鱖魚輪養投入產出表
羅氏沼蝦與鱖魚輪養,從養殖季節與時間看完全可行,但是要做好苗種配套工作,特別要配備小池并加蓋塑料大棚安裝增溫設施,用來培育羅氏沼蝦幼蝦。幼蝦放養后,空閑的池塘用來培育大規格鱖魚種,為輪養下一茬做準備。如果僅依靠購買大規格幼蝦和鱖魚種,不但接茬時間難以把握,而且也加大了養殖成本,尤其是羅氏沼蝦成本最為明顯。
實行羅氏沼蝦與鱖魚輪養,鱖魚放養較遲,能有效規避鱖魚虹彩病毒病,7—10月是鱖魚虹彩病毒病的主要流行季節,但主要危害對象是0.15 kg以上的鱖魚,規格在10 cm以下的夏花魚種發病的概率很小,大大提高了鱖魚養殖的成功率。
從市場銷售看,每年的5—8月是鱖魚銷售最緊俏的時期,平均價格在70元/kg以上,最高時達100元/kg以上,比其他月份要高20元/kg以上。羅氏沼蝦也是前期銷售價格高,后期價格低,前后差價也在20元/kg以上。實行羅氏沼蝦與鱖魚輪養能更好地發揮市場價格優勢,有利于養殖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