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洪
摘要: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高職教育的不斷發展,其中暴露了越來越多的問題,招生問題是其中顯露出來的最基本的問題。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職院校招生工作面臨的困境,然后提出了相關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招生工作;困境;對策
高職院校為我國培養了大批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長,我國的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隨著普通本科院校和研究生人員的擴招和轉型,我國的高職院校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其在招生方面遇到了瓶頸,出現了很多問題急需解決。
一、高職院校招生的困境
1.生源減少。近年來,普通高等學校繼續擴招,高考適齡考生將逐年減少,高考生源呈現出持續加速下降趨勢,到2020年左右,如果按現在的招生規模和招考模式,高考錄取人數將超過報考人數,而且這一態勢還將延續數年。與之相對應的是,近年來,高中畢業生放棄高考、放棄考試、放棄報到的“三放棄”現象逐漸顯現,這種大環境使處于專科辦學層次的高職院校的劣勢進一步顯現。
2.地方保護。由于生源的減少,許多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為保護地方職業學校的生存和發展采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許多生源不準流入外地區或外省。
3.傳統觀念。受社會心理影響,高職院校社會地位不高。高職教育在我國起步不久,多數考生和家長對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地位和和就業前景認識不夠,對大多數家長和學生而言,接受高職教育似乎是無奈的選擇。同時受中國傳統的“重道輕藝”的教育觀念的影響,把高職教育看作三流教育,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
4.宣傳不足。高職院校專業多為技術類專業,許多高校對專業的辦學特色、行業發展、畢業生就業形式及發展宣傳力度不到位。許多家長和學生看到專業名詞后,就認為畢業后會成為工廠、企業里面的底層技術工人,他們又不了解畢業后學生工作的發展前景,因此也限制了學生就讀的可能性。
二、新形勢下應對高職院校招生困境的策略
(一)科學制定招生方案
面對錯綜復雜的高職招生新形勢,要保持和穩定高職院校的生源,首先必須根據本校的發展歷史、區位優勢、規模、資源、行業企業背景、服務面向,對紛繁復雜的生源市場進行細分。其次,要準確定位、凝練特色,明確本校在全國高職院校中的位置以及在社會公眾心目中的特定形象。第三,要根據本校的生源和教育產品定位,科學制定招生方案,設立專職招生團隊,利用各種渠道和宣傳方式,積極宣傳本校的教育產品特色。
(二)逐步擴大招生宣傳隊伍
要積極擴大教師宣傳隊伍,近年來,部分專業招生人數逐漸減少,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參加招生宣傳的專業教師少,對專業知識的宣傳不夠。要動員全體師生進行招生宣傳,可以借鑒教科研課題申報的方式進行招生考核,不僅要單項獎勵,還要納入年度業績考核。同時,要擴大學生宣傳隊伍。擴大學生的招生宣傳力度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加大獎勵力度,可以采用社會實踐團隊立項形式進行,做到有教師指導完成、有綜合素質考核加分、預支活動經費、獎勵及時到位等。
(三)加大招生宣傳力度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現代化傳播媒體,例如電腦、電視、市區廣告板等做滾動廣告,不停歇地介紹學校、宣傳專業,加深印象,擴大知名度。另一方面,分派大量招生工作人員深入到鄉鎮、農村等較偏僻落后的基層地區,說服學生與家長,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爭取上學。由于條件落后思想閉塞,對讀書改變命運的觀念不深入,導致大量低學歷低年齡的初高中畢業生閑散家中,他們或待在農村幫家長務農,或去附近城鎮打工進入低端工種,甚至有一部分人可能游手好閑誤入歧途。農村是生源大區,一定要深入到農村進行招生工種。這需要院領導、招生部門高度重視,切實安排招生人員深入到鄉鎮農村,進行一對一的真情講解、宣傳和說服。
(四)利用自主招生政策
高職院校自主招生政策是教育部為了高職院校能夠選拔一批具有獻身技能型的專門人才,改變高職院校招生的被動局面而深化院校招生錄取制度改革、擴大院校招生自主權的重要舉措。高職院校可以利用這一優惠政策,擴大宣傳,加大訂單式培養力度,在自主招生的選拔考試中讓用人單位全程參與,充分發揮用人單位的積極性,把訂單式培養推向更高的高度,而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合作。
(五)制定招生優惠政策
生源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高職院校是否有長足的發展動力,因此,學校應該從多方面制訂優惠政策來強力吸引高分考生。比如,對高出投檔線20分以上的貧困考生或對于達三本線但因經濟問題而選擇上高職院校的同學,實行分期繳納學費,或在住宿費、其他學雜費上給予一定比例優惠等。高分考生占入學總人數的比例越高,學校整體的校風學風就會越好。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和不服輸的自尊心,通過優等生帶動后進生、后進生超越優等生,能夠促成你追我趕的良好校風和學風的形成,從而推動整個學校的良性發展。
(六)提高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是反映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高職院校要進一步深化院校與企業在實習基地、頂崗實習崗位這些方面的校企合作,為畢業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在師資隊伍建設上,任人為才,主動邀請社會上的一些高職稱的技術專家、經驗豐富的技工來學校授課,給學校的教學注入新鮮血液,以提升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可以安排專任教師到企業頂崗鍛煉,更新授課知識,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而在招生工作方面,可以根據企業的用工需求設立特定專業,或者在專業課程上進行特別設置,邀請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提高就業的對口性。
總而言之,招生工作是高職院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招生工作做得好壞直接關系到高職院校未來的發展。高職院校要把握生源市場動態,突出就業優勢,逐漸提高學校的整體水平,最終實現高職院校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磊,孫士新.地方性高職院校的生源困境及應對策略[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13,34(4):82-86
[2]魏琛.淺析高職院校招生的困境與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13(6):194-1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