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長風
【摘 要】目前,我國建筑業發展迅速,裝配式建筑近年來在其中的應用逐漸增多,其憑借著快速、便捷、經濟、安全等多方面的優勢,為現代化城市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保障。但是從當前來看,裝配式建筑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我們針對施工中的重點、難點加強重視。下面我們就對裝配式建筑實際應用中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并對其未來發展展開探討。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實際應用;應用問題;注意事項
裝配式建筑主要是指將建筑組成部分或所需構件等,在工廠內進行預制的操作,然后建筑組成部分或構件制作完成后,在施工現場中利用特定連接方式進行組件,以形成一種可居住與辦公的公用建筑。當前,裝配式建筑工程在建筑行業的地位逐漸提升,多個城市開始進行裝配式建筑工程的試點建設,而試點建設的工程質量與水平,也成為了裝配式建筑工程深入推進的關鍵。對此為了促進裝配式建筑工程的進一步發展,對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要點進行相應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一、裝配式建筑發展現狀
為了提升建造水平、綠色環保、節約資源、加快建筑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建設新型城鎮化進程,裝配式建筑成為我國建造方式改革的一種途徑。在國外,裝配式建筑應用較早且較普遍,技術體系比較成熟,施工管理水平較高,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很大。目前,我國裝配式建筑在全國新建建筑中的比例不到5%。我國在建國初期裝配式建筑由于形式單一、標準不高、房屋的抗震性能不高等缺點,導致我國裝配式建筑發展緩慢,80年代出現停滯狀態。2017年2月,國務院再次提到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不斷提高裝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實現建筑安全舒適、節能高效。
二、裝配式建筑實際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2.1預制構件吊裝施工
在預制構件的吊裝作業中主要分為兩種系統。第一是濕式系統。濕式系統中主要環節為:放樣、預制吊裝、大梁吊裝、小梁吊裝、樓板吊裝、外墻吊裝、樓板吊裝、現澆和電機安裝、樓板灌漿。在濕式系統內墻板安裝主要是錨筋要插入疊合現澆層。澆筑樓板時要將樓板上部和結構使用的現澆方式進行,下部使用鐵件連接,之后可以預留滑動空間,方便之后地震時晃動。第二是干式系統。主要吊裝順序為,放樣、柱的吊裝、大梁吊裝、小梁吊裝、樓板吊裝、陽臺板吊裝、樓梯吊裝、現澆和電機配置、灌漿、完成結構體、外墻吊裝。
2.2現澆剪力墻
對墻體進行混凝土澆筑前,需要在底部接搓位置先澆筑厚度為5cm且和墻體混凝土成分一致的水泥砂漿,并使用鐵鍬完成入模作業。在入模過程中,應始終遵循墻體混凝土的澆筑流程,在澆筑砂漿的同時完成混凝土的澆筑,以避免砂漿凝結。需要注意的是,首層澆筑高度應為50cm,而分層厚度應為振動棒有效作用高度1.25倍,后期所有澆筑高度都不允許大于1m。另外,需分散布置混凝土的下料點,保證墻體的連續澆筑,且時間間隔不能超過2h。在澆搗過程中,應有專業工作人員對鋼筋、預埋件以及模板等移動狀況和變位狀況進行觀察,并及時采取處理措施。
2.3注意轉角板的裝配施工
對于裝配式建筑施工操作的有效落實,轉角板的裝配是難度較大的一點,其容易在具體施工處理中出現折斷問題,進而影響整個建筑物的施工質量。結合這一轉角板的施工處理,其需要較好提升其整體結構的穩定性,促使其能夠在自身較薄的特點下,能夠實現較為理想的強度和韌性。在具體轉角板的施工處理中,因為其容易出現兩邊向里回折的現象,進而也就容易導致一些破損問題的形成,需要在具體施工建設中予以充分關注,盡量降低因為回折形成的轉角板破損。為了更好實現轉角板的有效應用,往往還需要重點把握好對于轉角板周圍相關連接部位的嚴格控制,促使其能夠形成較為理想的密實度,有助于保障整體結構的完整性,應該在澆筑中進行規范控制。
2.4構建連接
構件連接方式有很多種,主要可以分為兩種。第一是機械式,此種連接方式主要是通過機械套同器對構件實現灌漿連接,同時也可以使用高強度無收縮特性,充分保證構件的穩定性,但是在這些環節中,使用建構鋼筋自身要求較高。第二是現澆方式。此種連接方式使用很多,在進行連接但是連接部位過于狹窄時使用很多,這種情況可以使用現澆混凝土進行連接共組。
三、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策略
3.1政府方面應該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
首先,政府應主導整合研發力量,加大科研投入,盡快完善技術標準體系。實現建筑承重結構體系和圍護結構體系標準化、構件部品系列化、技術系統成套化、驗收評價體系統一化,為裝配式建筑大規模推廣以及向深度、廣度發展做好技術標準準備。其次,國家層面應制定裝配式住宅發展的頂層設計。建立統籌規劃、經濟支持與政策激勵的運行機制,加強管理,正確引導,統一規劃,突破技術難點,分步、有序推進,最終形成技術研究、規劃設計、推廣與運營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另外,政府出臺政策明確優先推廣項目范圍及激勵措施及標準。政府投資建設的保障房、安置房、大型公共建筑等建設項目應率先推廣試點,在項目立項及土地招拍掛時把裝配式建筑納入評價條件,同時對各參建單位在信貸、財稅及試點項目建設收費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加快裝配式建筑發展進程。
3.2加強產業管理
針對裝配式建筑其發展配套產業鏈不完善的制約因素,需加強產業管理。裝配式建筑涉及開發商、設計、生產、運輸、施工等環節,要求建筑構件的標準化設計與現場裝配施工技術的協調配合,各環節之間需具備密切協作能力,提高裝配式建筑不同階段的技術和管理水平,例如在設計階段確定合理的預制率,優化深化設計流程,提高構件的重復率;合理安排運輸路線,確定合理的安裝路徑和程序,加強施工管理,均能促進裝配式建筑的發展。
3.3重視施工技術優化
預制裝配技術在我國建筑體系中從簡單到復雜,在逐漸受到非受力構件預制構件結合的同時,逐漸完成預制構件自動生產。和傳統構件相比,構件設計要求更高,標準更為嚴格,因此設計人員一定要全面掌握系統的力學知識建筑知識。同時積極關注行業最新技術以及研發成果,結合生產中的現實條件,創新使用。結合實際研究出綠色環保的建筑技術,不斷推動我國預制裝配技術的發展完善,促進社會發展。
3.4預制構件質量監督
預制構件主要分為兩種構件形式,一種是混凝土預制構件,另一種則是鋼結構預制構件,進行這兩種構件生產質量監督時,需要根據相應規范進行針對性的生產質量監督。第一,制作混凝土預制構件前,相關質量監督人員需要對混凝土預制構件的原材料進行檢查,且檢測內容需要包含水泥、砂、石、摻合料、外加劑等合格證明。其次,對于鋼筋與鋼筋套圖的質量檢測,需要進行型式檢驗報告、工藝檢驗報告的方面的審查。第二,鋼結構預制構件生產前,需要對鋼筋、焊條、焊劑等配件,進行詳細的質量合格報告檢查,確認檢查結果符合規范要求后,再進行生產的操作確認。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經濟制度的變更,社會發展腳步逐漸加快,為我國各個行業帶來發展新契機,建筑行業也不例外。裝配式建筑施工方式為一種新興方式,對提升建筑工程質量具有積極作用,但當前裝配式建筑實際應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推動我國建筑業的快速發展,重視裝配式建筑的應用與推廣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劉曉晨,張海.預制裝配式建筑生產施工現狀探究與對策研究[J].門窗,2017(5):223.
[2]劉靜.裝配式建筑生產施工質量的控制改進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0):220.
[3]韓芳,周慶杰.裝配式建筑發展與應用研究.建筑技術開發,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