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蔡的菜園子
北宋時期,江西吉安人劉沆是個典型的富二代,他老爸雖不當官,但頗具政治眼光,從小勉勵他勤奮讀書。
劉沆長大后,風流倜儻,豪俠任氣,意氣風發地連續參加了幾屆高考,可惜學藝不精,每次皆名落孫山。劉沆氣不打一處來,一發狠,干脆將自己的字“沖之”改為“退之”,從此經商辦企業。他老爸不干了,道理講了一籮筐,勸說劉沆好歹再試一次。
天圣八年(1030年),劉沆鉚足了勁兒,考前南柯一夢,夢見自己的頭被人砍了,有大神為他解夢:“狀元輪不上你,堪堪第二。”劉沆此次科舉果然以一甲第二名高中。
劉沆長于吏事,尤其以善于斷案著稱,他在擔任司法官員—通判舒州時,多年積案一掃而空。轉任衡州市長時,有一件長達二十多年的積案,歷屆官員都不作為,唯獨劉沆敢于頂住壓力迎難而上。
這件案子的被告是當地首屈一指的地產商尹氏,尹氏為了修建豪華別墅群,霸占了年老勢孤的鄰居的土地,并且偽造了田產地契,繼而拉攏腐蝕政府官員,以建造當地地標建筑為借口,強拆了鄰居的房屋。這種強取豪奪的手段,雖然盡人皆知,但強龍難壓地頭蛇,歷任官員皆以“拖”字決對付,就是怕引火上身,影響前程。

劉沆到任后,尹氏鄰居家的兒子再次提出訴訟申請,劉沆仔細研究了案情,心中有了底。面對尹氏的威逼利誘,劉沆不為所動,在頂住官場的說情風后,便開始審理。經過精于法律的劉沆的一再訊問,在鐵的事實面前,尹氏只能認罪。積壓了二十多年的財產侵權案件終于得到了徹底解決。
劉沆還是一個不辱使命的優秀外交官。他在出使契丹時,契丹負責接待的官員杜防屢出要挾之言,劉沆均嚴詞拒絕。后杜防假惺惺地勸酒,賓主雙方在友好的氣氛中蓄勢待發,漸至劍拔弩張。劉沆不勝酒力,但酒醉心明,面對杜防不懷好意的威逼利誘,劉沆對輸款、割地始終持強硬的態度。杜防有意要將劉沆灌醉,然后便宜行事。洞察杜防的奸計后,劉沆大怒,拂袖而去。結果劉沆因為這件外交中的小插曲遭到御史彈劾,稱他制造外交風波,劉沆被貶官外放。
劉沆后來任參知政事(也就是副相),在宋朝,副相就是個備胎,唯宰相馬首是瞻,這是官場潛規則。可是劉沆不僅不做備胎,反而強硬得很。他積極建言獻策,糾彈偏差,對政事多有助益。宋仁宗信任他,將他扶正。劉沆任宰相時,舉賢任能,名臣歐陽修就是他一手提拔的,他還引富弼共政,使之大展宏圖;取締“三弊”,將保舉、審官、敘勞三項人為操作升官的途徑堵死,首開宋朝績效考核先例。為加強中央集權,他還規定了御史升遷的辦法,史稱“沆挾臺諫之威,權近畏之”。
劉沆在擔任宰相時,還做了一件令世人敬服的事情。劉氏族人中,有人拖欠了國家巨額稅收,當地好幾任官員對此事心知肚明卻從來不敢過問。可有一個叫程餉的稅務官員下令將劉家拖欠稅款者關進了大牢,責令其限期繳納,否則不僅曝光,還要上誠信黑名單。劉氏族人十萬火急地把此事告訴了劉沆。
劉沆不看則已,一看則氣得胡子亂顫,他告訴家人:“拖欠國庫稅款,原是我家犯了法,怎么可以讓地方官徇私枉法?我奉勸你們趕快照章納稅,想讓我庇護,想都別想。”然后劉沆還親自寫信向程餉道歉。完事后,劉沆有次在京師遇到程餉,極盡禮貌謙恭姿態。時人贊道:“劉沆乃真宰相。”
劉沆性情豪爽直率,資質明敏,在宰相任上時大刀闊斧進行改革,斷了權貴升官發財的路子,所以遭人嫉恨。時任國防部長的狄青多次上奏皇帝詆毀劉沆,后來狄青因君臣猜忌被貶陳州,滿朝文武全作壁上觀時,唯有劉沆不計前嫌,正告仁宗,說貶謫有能力的將相無疑是削足適履,無異于自卸臂膀。可惜仁宗心意已決,拒絕忠言相告。有意思的是,狄青五月被貶,劉沆在十月被踢出了京城朋友圈,到陳州和狄青做伴去了。
嘉祐五年(1060年),劉沆逝于陳州任所,仁宗御制挽詩以贈:“早富經綸業,終成輔弼功。立朝無黨勢,為國盡公忠。比日悲遺直,誰人嗣匪躬。深嗟亡一鑒,何以慰余衷?”御篆碑首曰“思賢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