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畫是湘西苗族裝飾繪畫的簡稱,主要流行于湘西保靖呂洞山及其周邊苗族集聚地區。苗畫興起于晚清,流行于民國,一直延續到現在,有近兩百年的歷史。苗畫最初是作為苗族姑娘刺繡的樣稿出現的,用白色顏料繪繡稿于布上,然后刺繡。后來直接將圖案描繪在門簾、窗簾、服飾、被面和其他裝飾物上,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民間繪畫。苗畫具有刺繡的裝飾美,以傳統花鳥、龍鳳等吉祥圖案為主,人物較少見,構圖多對稱,線條流暢,賦色艷麗,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與鮮明的民族特色,2011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苗畫代表性傳承人有梁永福、梁德頌、梁金翠祖孫三代。近年來,他們在繼承傳統苗畫的基礎上,創作并推出了一系列的新苗畫及其衍生品,對苗畫的傳播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成為湘西民族文化創意產業的示范品種。(田茂軍 文)

鸞鳳和鳴

苗畫錢包

苗畫手機殼

苗畫木梳

苗畫小袋子

苗畫小鼓、小手包

苗畫團扇

苗畫筆記本

錦繡保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