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因酒駕、飚車引發車禍而死傷的人數不斷上升,為了遏制該類事故高發趨勢,我國《刑法修正案八》對危險駕駛罪作出了規定。我國關于危險駕駛罪的現行法規還存在不足,需要立法予以完善。
關鍵詞 危險駕駛 構成 區分
作者簡介:廖明振,懷化廣播電視大學,一線教師,研究方向:刑法學。
中圖分類號:D924.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2.351
一、危險駕駛罪的概念和構成
近年來,各國因酒駕、飚車引發車禍而死傷人數不斷上升。僅在2017年上半年我國就發生車禍87653起,每天都有人因車禍而家破人亡,其中因酒駕、飚車、超載、超速引發的車禍比重很大。為了遏制此類車輛事故高發趨勢,我國首先在2011年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對危險駕駛罪作了規定: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并處罰金。 2015年我國又通過《刑法修正案九》對危險駕駛行為方式的范圍作了進一步擴充,增加了兩種危害行為,包含各種從事校車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數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定時速行駛的;以及違反相關規定運輸危化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的。由有關法律規定我們便可得知,危險駕駛罪是指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并且情節惡劣,或者醉酒駕駛,或者駕駛校車、客運車輛嚴重超速超載的,或者違規運輸?;锲?,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危險駕駛罪的構成要件如下:
(一)危險駕駛罪的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公共交通安全,也就是在交通運輸中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如果某人駕車行為沒有危及公共交通安全,我們當然不能認定他構成這個罪,只有當某人駕車行為可能危及到公共交通安全時,這種行為才可以構成此罪。
司法機關在實際處理這類案件時,判斷某人駕駛行為是否對公共交通安全造成威脅,需要查明車輛是不是報廢車,行車超速超載的程度如何,行為人的醉酒程度,駕駛時是否逆向行駛、肆意變道、亂闖紅燈等。
(二)危險駕駛罪的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是以危險方法駕駛車輛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的行為。我們從法律規定可以得知,危險駕駛行為者的外部活動具體表現為以下幾種行為之一:在道路上飚車而且情節惡劣,或者喝醉酒以后開車,或者在駕駛校車與載客車輛時嚴重超過額定乘客數或大幅超出限定車速,或者違規運輸?;锲罚:舶踩男袨?。
這兒的道路是供給各種車輛和人們行走的路段。作為本罪構成要件的道路含義大于日常用語含義。像各種校園、小區、廣場、機關大院、停車場、碼頭等可供人們和或車輛通行的地方都屬于道路。駕駛是行為者使機動車在道路上動起來形成位置移動。如果行為者坐在機動車的駕駛座位上,己經打火啟動發動機使車輛處于待速狀態,只要車子還沒有實際運行起來形成位移,就不構成本罪中駕駛行為。機動車是憑借動力供人們乘坐的車輛,包括各種運送物品和進行工程作業的車輛,如汽車、電車等。駕駛農用拖拉機在道路上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的也可以構成此罪。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歸屬于非機動車,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者不構成此罪。
醉酒駕駛,指駕駛行為者體內的酒精含量達到法定標準以上。追逐競駛,一要有追逐競駛行為,即雙方或一方因為爭強好勝等在道路上駕車競賽;二要情節惡劣,這可以從道路狀況、駕駛時間、車速等進行綜合評判。校車或客車嚴重超載,指超過額定乘客百分之二十以上或超過規定時速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違規運輸的危化物品,指的是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腐蝕,對人的身體和環境等有嚴重危害的化學物品。
(三)危險駕駛罪的主觀方面
本罪行為人在主觀方面是間接故意。這可以從車子駕駛者的認識角度和意志角度兩個方面來分析。首先,我們從認識角度上考察,此罪在認識上表現為車子駕駛者明知自己駕車行為可能會危害他人或自己的生命健康與財產安全。其次,我們從意志角度上看,行為人就其駕車行為可能對公共交通秩序造成的危害表現出一種放任態度,不積極追求、也不反對危害發生。
(四)危險駕駛罪的主體
危險駕駛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是年滿16周歲、具有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構成。對本罪的法定主體我們可以具體細分成以下四種:第一種是醉酒駕駛者。酒后開車和醉酒的標準如下,當駕駛者身體中酒精濃度處于每100毫升血液含有酒精20-80毫克的,法律規定屬于酒后開車; 當駕駛者的血液中酒精濃度達到每100毫升血液含酒精80毫克以上的,法律規定屬于醉酒開車。第二種主體是在路上開車違規追逐者,即飚車者或非法賽車者。第三種是從事校車業務或者旅客運輸,并且嚴重超載或嚴重超速者。第四種是違規運送危險化學品者。第三和第四種主體不僅指駕駛車輛的司機,還包含對這兩種危駕行為有直接責任的車輛管理者和車輛所有人。
二、危險駕駛罪與相似罪的區分
(一)危險駕駛罪與交通肇事罪的區別
這兩個罪無論是在主觀方面還是在客觀方面都有所不同。
我們先考究一下兩罪主觀方面的不同之處。危險駕駛罪屬于故意犯罪這一類型,而交通肇事罪屬于過失犯罪。危險駕駛罪行為者在主觀上表現為間接故意,即行為者明知自己行為,可能會威脅到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安全,卻依然實施這種行為并放任危險狀態的產生。交通肇事罪行為者在主觀上表現為過失,即行為者應當預見自己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可能發生重大事故,會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受到重大損失,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嚴重后果。
我們再考究一下兩罪客觀方面的不同之處。危險駕駛罪客觀表現為行為者在路上駕駛車輛競逐且情節惡劣,或者行為者醉酒開車,或者駕駛校車與客車嚴重超過額定乘客數或嚴重超速,或者違反法規運輸危化物品,危及道路交通安全的行為。交通肇事罪在客觀方面有所不同,它表現為在交通運輸活動中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此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梢钥闯?,危險駕駛罪只能是行為人醉酒駕駛或駕車競逐幾種法定情況;而交通肇事罪包括各種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不論行為是發生在車站、機場、碼頭,還是發生在公路、水路或空中,都可以構成,其行為范圍相對要寬廣一些。
危險駕駛罪不以造成實際損害結果為構成要件,只要存在危險狀態即可,即危險駕駛罪屬危險犯。而交通肇事罪屬結果犯,以發生嚴重后果為構成要件,要求行為者的違法駕駛行為發生了法定的后果時才構成犯罪。當一個危險駕駛行為同時符合危險駕駛罪和交通肇事罪的構成,因后罪刑罰重于前罪,我們需要依照處罰較重的法條定罪處刑,應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二)危險駕駛罪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區別
這兩個罪不同的地方可以從以下構成要件來分析:
首先,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兩罪客體的不同之處。危險駕駛罪的客體主要是公共交通安全;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就是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財產安全,以及社會生產、人們工作、生活安全。公共安全內涵要大一些,公共交通安全是其中的一部分。
其次,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兩罪在主觀方面的不同。危險駕駛罪行為者在主觀構成上只能是間接故意;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行為者在主觀上的構成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兩種形式。如果行為者明知并且積極追求危險駕駛的危害結果發生,他的行為性質就更加嚴重,其行為將構成故意殺人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
最后,我們可以對比兩罪客觀方面的不同。危險駕駛罪客觀表現是法定幾種行為;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客觀表現是用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這兒說的其他危險方法,是指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四種方法以外的,與放火爆炸等方法危害性相當的方法,其中自然包含了危險的駕駛行為。可見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為范圍要寬廣許多;而危險駕駛罪的行為范圍相對要狹窄一些。
危險駕駛罪是危險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行為犯。如某一行為既符合危險駕駛罪構成要件又符合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構成,我們應擇其重者按后罪論處。像近年各地出現“駕車碰瓷”行為,即行為者通過開車故意制造碰撞、刮擦等交通事故,以此騙取他人錢物的行為。當行為者在高速公路等實施駕車碰瓷會給他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財產安全造成危害。對于駕車碰瓷,如果行為者所騙取的錢物已經達到詐騙罪、敲詐勒索罪中數額較大的標準,應以詐騙罪、敲詐勒索罪等定罪處罰;如果行為者所騙取錢物沒有達到詐騙罪、敲詐勒索罪的案件標準,可按危險駕駛罪來定罪處罰;如果駕車碰瓷在事實上造成了不特定多數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損害,就應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刑。
三、危險駕駛罪的立法完善
(一)我國現行的危險駕駛罪法規存在不足
首先,因我國關于危險駕駛罪立法時間較短,我國法規對危險駕駛罪的罪狀列舉不全。當前我國危險駕駛罪法定共四種情形,而一些比醉駕、追逐競駛等行為危害更大、更容易發生嚴重后果的駕駛行為并未列入刑法的處罰范圍。
其次,我國對危險駕駛罪的刑罰設置簡單,缺少對該罪“再犯”等問題的規定。而德國、美國等國家都有危險駕駛罪再犯加重處罰的規定,這可以有效的預防危險駕駛行為的“屢禁不止”。德國對危險駕駛行為有一系列的教育、監督機制,定期對犯過危險駕駛罪的行為人進行法制宣傳、教育、監督;而美國對危險駕駛行為人則啟用特殊牌照、車上安裝電子裝置等減少了危險駕駛行為的再發生。
(二)對我國危險駕駛罪的立法完善
1.擴展危險駕駛行為的法定范圍
在現實中存在的吸毒駕駛、碰瓷駕駛等也可能導致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受到重大損失的行為被忽略,這就造成了我國對危險駕駛罪的行為規定相對狹窄的情況。借鑒國外做法,可將危險駕駛的行為作出概括性的規定,這方便各級法院根據案件情況,做出適當的判決,也有利于打擊其他一些危險駕駛行為。另外,老年人駕車肇事問題也需要引起注意。根據日本警方公布的數據,當前在日本發生致命車禍的肇禍司機28.3%是老年人,而日本現有480萬年過75歲的司機,大量超過80歲的司機仍在道路上開車。目前在我國70歲以下公民可以考駕照,我國也將很快進入老齡化社會??梢詤⒄諊庖恍┳龇?,實行75歲以上老年人自愿放棄駕照制度,如老年人上交駕照給政府,乘坐出租車和公共汽車可免費或打折。還可以在駕駛年齡上增設一個上限,如以80歲為限,規定80歲以上老年人禁駕機動車,以防高齡司機車禍頻發。
2.構建中國特色的危險駕駛罪刑罰體系
對危險駕駛罪的入罪標準需要進一步細化,如對嚴重超員、超載或超速駕駛構成該罪的,應當規定一個細致標準便于司法機關操作。我國現行危險駕駛罪的法規缺少“前科”、“再犯”等規定,在司法實踐中也存在對此類案件判處過輕或過重的問題。危險駕駛罪在我國的法定刑為拘役和罰金,該罪為我國唯一沒有設置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建議修改法條,該罪可增設有期徒刑。對于屢教不改、多次犯危險駕駛罪的行為人可判徒刑,可適用累犯制度,這樣使我國刑罰體系更加協調。
參考文獻:
[1]趙秉志主編.刑法學(刑法各論).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7.
[2]交通法規編委會.2016年最新交通法規匯編.法律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