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衛

自古畫家多高壽。國畫大師朱屺瞻一生歷經磨難,19歲時因患心臟病中途輟學,27歲得肺病直至60多歲還咯血,而這一切都沒有把他壓垮,他以非凡的毅力和獨到的養生之道戰勝了病魔,享高壽105歲并且舉辦過“百歲又五畫展”,可謂現代畫壇的第一健康壽星。
朱屺瞻出生于江蘇太倉的一個富裕之家,祖上因經營醬園擁有可觀的財產,但他不熱衷于追求金錢,認為錢生錢沒有底,因此更愿意把錢財用于藝術事業的發展。朱屺瞻對梅花情有獨鐘,他種梅、畫梅,把畫室命名為“梅花草堂”,就是要以梅花傲霜斗雪的高潔品格來勉勵自己。
抗戰時期,梅花草堂毀于日軍炮火,朱屺瞻面對厄運并沒有氣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朱屺瞻祖傳的家產被沒收,他以平常心來看待,一點也沒有耿耿于懷。“文化大革命”期間,朱屺瞻收藏的名人書畫珍品被洗劫一空,他被關在牛棚里也不發牢騷。正因為朱屺瞻遇事想得開、看得透,所以才少了許多的煩惱,從而活得快樂自在。
朱屺瞻為人隨和,與人為善,不怕吃虧,以助人為樂。在美術界,朱屺瞻的人緣極好,梅花草堂是眾多畫家們聚會的場所,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等大師都作過《梅花草堂圖》。在子女們面前,朱屺瞻一直是個隨和寬容、與世無爭的長者,從來沒有打罵、訓斥過子女,還經常教育他們:“要向別人學習,一個人即使再壞也有他的優點,一個非常好的人也會有缺點,要會分析對待。”
有人問朱屺瞻的長壽秘訣,他回答:“秘訣只有一個,就是畫。”繼而又笑著說明:“我從小捏牢畫筆作圖,什么心事煩惱都丟光了。人稱笑一笑十年少,開心能活百歲。我說畫一畫少一少,寬懷可以長命。”為什么作畫能長壽?朱屺瞻的解釋是作畫也是一種運動,一筆一畫不僅要用力,還要運氣,畫好一幅畫如同打了一套太極拳一樣。他曾經這樣形容自己作畫的情景:“回憶運筆之頃,氣從腳發,如歌似舞。創作得意時,物我渾忘,其樂融融。”
年輕時,朱屺瞻就養成了步行鍛煉的習慣,他在90歲高齡時,依然堅持每天步行約3000米。他的步行方法是每天下午從家中出發,不快不慢地一走就是兩個小時。他衣袋里還裝著一本速寫簿,一路走一路看,碰到有趣的就畫下來。他說:“一邁開腳步,我就感到渾身輕松,這是長期鍛煉的結果。”
朱屺瞻長年堅持早睡早起,冬天一般早上7點起床,夏天則提前到6點起床,午飯后休息半小時,晚上8點準時就寢。朱屺瞻從不抽煙不喝酒,早上吃加有果醬或黃油的面包、一杯牛奶,中午四菜一湯加米飯,晚上喝點粥。他最喜歡吃的是紅燒豬蹄膀上的皮。由于蹄膀皮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能起到潤澤皮膚、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對老年人來說是一種強健體質的食療佳品。朱屺瞻鶴發童顏,皮膚光滑有彈力,被稱為“畫壇仙翁”,或許和他經常吃蹄膀皮有很大的關系。
朱屺瞻愛好廣泛,他愛聽蘇州評彈、昆曲、音樂等,為的是讓自己有良好的心境。朱屺瞻還喜歡栽花養草,他常說:“我養花,花也養我。老年人應該多養花,可以使自己心情舒暢,度過愉快的晚年時光。” 作畫之余,朱屺瞻常置身于花的世界里,感受沁人心脾的花香,享受其獨特的保健作用。朱屺瞻家中的庭院里,種滿了各種蘭花、水仙、月季等,他尤其鐘愛嬌小玲瓏、葉似短劍的石菖蒲,在書齋的向陽處放上幾盆青綠的石菖蒲,能給室內帶來春天的氣息,讓人感覺生機勃勃。
朱屺瞻的畫童趣十足,表達了他把繪畫當作游戲和人生樂事的豁達心境。平時,朱屺瞻喜歡與小孩子一起嬉戲玩耍,感受他們的天真活力。他說:“越年老越愛天真之美,簡單樸素正是大家之美。”因此,有老友作詩盛贊朱屺瞻:“人老神不衰,胸懷梅花志。常有樂天心,青春永長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