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鵬 沈玲



【摘要】本文基于以第二外語習得之語言遷移理論,參考湖北省漢水上游的漢語方言特點,選取語料,錄音測試該區域英語習得者發音,通過計算機語音分析軟件( Praat )作數據對比分析,并輔以面訪和問卷調查等形式,研究漢水上游鄂北片區方言是如何負遷移到英語語音中去的?這將對促進該區域的英語教學,提高該地區英語學習者的發音水平有著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鄂北方言 ?負遷移 ?第二外語習得
【基金項目】2015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漢水上游鄂北方言對英語語音習得的負遷移研究及教學策略”(15q
131)。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1-0094-02
一、漢水流域上游的鄂北方言簡介
鄂北漢水流域上游(丹江口水庫以上)的湖北省十堰地區方言在湖北省內較為特殊,除受西南官話和江淮官話方言的影響外,因地近陜西省和河南省,位于鄂豫陜三省交界秦巴山區邊緣地帶,受到來自中原官話(河南方言和陜西方言)的影響最深。
二、漢水上游鄂北方言對英語語音習得的負遷移Praat分析
Praat在荷蘭語里即“說”,是一款由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 Paul Boersma 和 David Weenink 共同開發的,被語音學界廣泛應用的語音的分析軟件,它可以幫助實現語音識別(錄制聲音信號),并將其轉換成聲波圖形,使我們直觀的可以看到音的高低、音的強弱、音的長短等可視化參數,并根據圖像進行數據分析。
例如,以英語元音中的四個前元音/i:/,/i/,/e/,/?覸/為例,當我們選取該區域高校10名英語專業大一新生(其中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及科技學院學生4名,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3名,漢江師范學院學生3名),閱讀這4個前元音音素,并把這些英語語音習得者的讀音錄入,利用語音軟件Praat可視化,生成圖像數據(截圖示例如圖1所示):
其中,共振峰F1代表英語發音時的舌位高低位置,共振峰F2代表英語發音時的舌位前后位置,F3F4F5按照開發者Paul Boersma 和 David Weenink 的解釋,原因不明,所以我們暫不分析。我們將得到的漢水上游鄂北區英語習得者的發音數據(取平均值)與標準英式英語發音的參數進行對比發現在/i:/,/i/,/e/,/?覸/這四個前元音中,/i:/和/?覸/的數據偏差較大,這表明漢水上游鄂北地區英語習得者在/i:/和/?覸/的發音過程中受到來自該區域方言的負遷移最大。據此我們可以找出差異最顯著的音素,分別研究漢水上游鄂北片區方言韻母對英語元音習得和漢水上游鄂北片區方言的聲母對英語輔音習得造成負遷移影響。因為文章篇幅有限,加之英語全部音素有48個之多,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三、英語元音與漢水上游鄂北片區方言韻母對比
由下表我們可以得知英語元音/i/,/e/,/?蘅/,/u:/,/?蘧/,/?藜/,/?藜u/,/au/分別與漢水上游鄂北片區方言韻母中的/i/,/ai/,/ao/,/u/,/a/,/e/,/ou/,/ao/音相似,它們的發音口型,舌位高低位置與漢語語音中的相應韻母類似。而另外一些英語元音,則與漢水上游鄂北片區方言韻母有區別,甚至漢水上游鄂北片區方音中沒有出現過的,這些英語元音在漢水上游鄂北片區方音中沒有完全與之對應的韻母。如:單元音/i:/,/?覸/,/ɑ:/,/?蘅:/,/u/,/?藜:/;雙元音/ei/,/ai/,/?蘅i/,/i?藜/,/?蘚?藜/,/u?藜/。
四、英語輔音與漢水上游鄂北片區方言聲母對比
由上表我們可以得知英語輔音 /p/,/b/,/t/,/d/,/k/,/ɡ/,/f/,/s/,/r/,/h/,/m/,/n/,/l/,/w/分別與漢水上游鄂北片區方言聲母中的/p/,/b/,/t/,/d/,/k/,/ɡ/,/f/,/s/,/r/,/h/,/m/,/n/,/l/,/w/音相似,它們的發音方式有相同的地方。而其它英語中的輔音,則與漢水上游鄂北片區方言聲母有明顯的差異,它們在漢水上游鄂北片區方音中沒有與之一一對應的聲母。如:/v/,/?夼/,/?奩/,/z/,/?蘩/,/?廾/,/t?蘩/,/d?廾/,/tr/,/dr/,/?耷/,/j/。
五、總結
綜上所述,與湖北省內其它地域較為單一方言對英語語音負遷移影響不同,漢水上游鄂北地區方言存在南(西南官話、江淮官話)北(中原官話之豫陜方言)交融的特點,其方言南北官話混合繁雜。同時,十堰市區因二汽移民,方言紛紜駁雜,大量使用異化的漢語普通話,它們對該地區學生英語語音習得產生的負遷移影響甚多。研究并關注上述漢水流域上游的鄂北方言對英語語音習得的負遷移,克服該地區的漢語方言對英語語音習得的影響,對于促進該地區的英語教學水平,提高該地區英語學習者的口語水平,推進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顯得尤為重要,在作者的《漢水上游鄂北方言對英語語音習得的負遷移研究及教學策略》一文中,將詳細探討如何解決該問題的對策和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陳有恒.《湖北方音略說》[N] 咸寧師專學報, 1994(8)
[2]王玉霞.《鄖縣方言語音研究》[D]復旦大學,2009(4)
作者簡介:
方鵬(1983-),男,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外語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語音學、英美文化和英語教學法研究。
沈玲(1983-),女,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工程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及自動化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