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燕鳳

老王和妻子在家里暢談著自己的小日子,倆人越談越感到幸福,臉上蕩漾出明媚的喜悅。是啊,房子買了,女兒也考上大學了,下一步買輛小車,再到新馬泰旅游一下。想想這一切,自己是多么幸福啊!老王哼著小曲,喜滋滋地出去買菜了。
在菜市場,老王碰到了好幾年沒見的老鄰居,倆人高興地談起了各自的情況。老鄰居買了兩套新房,一輛小車,女兒在美國留學,下個月他就要和妻子到美國旅游去了。
聽著、聽著,老王心里一陣堵得慌,臉上的笑容也漸漸黯淡下來。他心不在焉地和老鄰居告別,菜也沒有興趣買了。在以后的好長一段時間里,他腦海里總是跳出老鄰居說的那些幸福的事來。和人家比,自己這點事兒,簡直像小兒科。隨即,那些自己曾經感到幸福的點點滴滴,全都化為烏有。從此,老王快樂不起來了,眼前仿佛也看不到以前的錦繡和明媚了。
我們都曾經感到自己很幸福、很快樂,哪怕這種幸福和快樂很細微、很渺小、很短暫,也會使自己如沐春風,心花怒放。可是,當我們打開窗戶,忽然看到別人的另一種景致,竟比自己妖嬈得多、明媚得多時,于是,就感到自己不幸福、不快樂了,容易陷入一種不可名狀的痛苦和煩惱中。
那么,是誰剽竊了我們原有的幸福?沒有誰,是我們自己。
編后小語:俗話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就物質生活水平而言,永遠沒有盡頭,永遠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管是貧民百姓,還是石油大亨,無不如此。所以,在這方面我們千萬不要與任何人比,一比就容易掉入煩惱的泥淖而不能自拔,這實際上是一種自我戕害。不比,其實也是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