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培軍,葛旭峰,徐繼銘
(1.江西省鄱陽湖水利樞紐建設辦公室,江西 南昌 330046;2.陜西省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陜西 西安 710000)
城鎮防洪工程建設不僅要發揮水利工程的功效,而且要融入城鎮生態保護、園林景觀、建筑藝術等多種內容[1-2]。近年來,隨著河道整治工程建設力度的加大,在實施過程中,截彎取直,占河占灘,束窄河床等現象屢見不鮮,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河流的自然生態。因此,將生態理念融入防洪工程的規劃、設計階段,恢復河流自然生態環境,維持河流系統生態和功能的多樣性,營造人水和諧、濱水宜居的水生態系統,成為近幾年各地在防洪工程建設中重點。
本工程充分結合工程地理位置和區域規劃的要求,遵從“恢復自然、生態優先”的理念,在堤身加固、護坡及配套設施完善方面體現生態理念,并通過優化堤防布置和結構型式,在解決防洪的同時兼顧景觀生態和市政交通,有效的改善了周邊生態環境,形成一個新的水利景觀,促進經濟發展。
工程位于陜西南部某城鎮物流園區,是城市西北的門戶,附近交通條件便利,區位優勢明顯。防護區位于饒峰河、珍珠河道及漢江交匯處,受三條河流來水影響,歷史上洪水災害頻發,每遇漢江2年一遇以上洪水就汪洋一片,防洪形勢嚴峻。
根據規劃,周邊物流園區總面積為54.7畝,到2020年總人口0.3萬人,國民生產總值2000萬元。通過對工程建設,使得物流園區防洪標準達到20年一遇,相應洪峰流量16000m3/s,在滿足防洪要求的同時,結合規劃,建設城鎮新區、物流園區及濕地公園,兼顧市政、交通的需要,改善區域環境,產生生態效益。
本堤防工程需加高10~13m,填筑量近70萬m3(防洪工程回填量為23萬m3,城市建設回填量約47萬m3),填筑料的開挖、運輸對工程影響較大,填筑料及料場的選擇不僅是堤身斷面設計的依據,也是影響工程理念和投資的關鍵。經過對周邊實地調查和試驗資料,綜合對比后,確定利用周邊高速公路隧洞的棄渣作為填筑料。高速公路隧洞采用光面爆破施工,新出石碴皆為棱角狀,其中5~80 mm的粒徑含量約占45%~60%,是堤身回填較好用料,儲量約100萬m3,滿足填筑要求(物理力學指標見表1)。通過棄渣填筑堤身,即解決了高速公路處理棄渣的問題,又為堤防工程提供了較好的填筑料,體現了生態理念。

表1 料場石渣物理力學指標匯總表
三維植被網護坡是指利用活性植物并結合土工合成材料等,在坡面構建一個具有自身生長能力的防護系統,通過植物的生長對邊坡進行加固的一門新技術,具有固土性能優良、消能作用明顯、網絡加筋作用突出、保溫促進植物生長等特點,可有效地解決巖質邊坡、高陡邊坡防護問題。根據廠家及工程經驗,三維植被網抗沖流速是一般植物防護的2倍,待植物生長茂盛時,能抵抗沖刷的徑流流速達6m/s。
本工程斜坡式土堤,臨水面設計坡比為1∶2.5,三維植被上部覆0.1m厚種植土以滿足植草覆蓋需要,下部設0.4m厚沙壤種植土滿足植物生長需要,種植壤土底面設置復合反慮土工布防止堤身填筑料滲流,土工布底部設置0.2 m厚砂卵石保護墊層防止土工布被回填石渣刺穿或頂破(見圖1)。

圖1 三維植被網護坡橫斷面圖
堤腳與下河路之間規劃為堤腳公園,面積2.4畝,配合建筑藝術設計,打造一個休閑場地;設計堤腳與現狀護岸之間規劃濕地公園,長度33~60m,結合園林景觀種植,為周邊群眾提供一個親水平臺。布置平面圖見圖2。

圖2 工程及堤腳公園平面布置圖

表2 防洪工程堤型方案比較表
根據饒峰河和珍珠河周邊地形和區域防洪要求,結合規劃用地范圍、地基承載能力、景觀效果和工程投資及優缺點等選擇三種堤型斷面比較見表2。
通過上述三種堤型比較,綜合規劃用地范圍、場地限制和不同堤型斷面銜接以及后期規劃等,確定:饒峰河段采用斜坡式土堤斷面,珍珠河段采用C25鋼筋砼輕型扶壁式擋墻,其銜接段堤身斷面為“上部防浪墻+中部斜坡式土堤+下部輕型鋼筋砼擋墻”復合斷面。
(1)饒峰河段,設計堤線長度306m,斷面型式見圖3。

圖3 物流園區饒峰河斷面圖
(2)珍珠河段:設計堤線長度227m,高度13.5~14m,墻面板厚度0.6m(見圖4)。

圖4 物流園區珍珠河斷面圖
(3)珍珠河與饒峰河銜接段:設計堤頂長度85m,堤身斷面為“上部防浪墻+中部斜坡式土堤+下部輕型鋼筋砼擋墻”復合斷面。見圖5。

圖5 物流園區饒峰河與珍珠河銜接段斷面圖
根據《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2013)[3]附錄中D.2.2-1和D.2.2-2計算公式,平行岸坡沖刷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hs為局部沖刷深度,m;H0為沖刷處的水深,m;U為斷面平均流速,m/s;
η為水流流速不均勻系數,m/s,可查附表D2.2;n為與防護岸坡在平面上的形狀有關,取n=1/4~1/6。Uc為泥沙起動流速,m/s,按照規范附錄D.2.1-5張瑞瑾公式計算,中值粒徑d50=2~3 cm偏于安全本次取饒峰河遭遇20年一遇洪水計算新建堤防沖刷深度,計算成果見表3。

表3 新建堤防沖刷計算表
由表3沖刷計算成果表明,局部沖刷深度很小,但根據水工擋墻基礎和護岸腳槽埋置深度一般應不小于1.0m,考慮到本工程堤身高度較大確定基礎埋置深控制在1.0~1.5m。
3.2.1 斜坡式土堤及護岸穩定分析
工程位于三條河流交叉口,主要受漢江水位影響,堤身滲流以漢江設計洪水漲落工況進行計算;整體穩定計算選擇斷面高和坡面較陡的三個典型斷面,抗滑穩定采用瑞典條分法。
堤身填筑土料、新近回填石渣和河床砂卵石均為非粘性土,計算工況典型斷面和不同時刻堤坡穩定安全系數匯總見表4。

表4 工況2堤坡抗滑穩定最小安全系數匯總表
通過計算知,典型斷面各種運用情況下的抗滑穩定安全系數均滿足規范要求。
3.2.2 輕型鋼筋砼擋墻穩定分析
對不同高度扶壁式鋼筋砼擋墻選取4個典型斷面以及擋墻前后無水(工況1)和水位差0.5~1.0 m(工況2)兩種工況計算,并考慮墻自重、土壓力、車輛等荷載,計算結果見表5。

表5 鋼筋砼擋墻穩定及應力計算成果表
由上表計算成果知,擋墻抗滑、抗傾穩定系數、基底應力和應力比均滿足規范要求[4-5]。
本工程結合實際情況和城鎮區域規劃,采取輕型鋼筋砼擋墻和斜坡式土堤以及兩者結合的斷面形式,既滿足了物流園區的防洪要求,又通過完善堤頂道路和堤腳濕地公園等基礎設施建設,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親水平臺,產生生態效益,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為類似工程建設提供了借鑒。
[1]孫東亞,董哲仁.關于堤防工程規范中增加生態技術內容的建議[J].水利水電技術,2005,36(3):4-7.
[2]嚴飛.生態景觀型江堤設計理念在城市防洪工程中的應用[J].中國市政工程,2013,10:48-53.
[3]GB 50286-2013.堤防工程設計規范 [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3,5.
[4]GB/T 50805-2012.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3,12.
[5]SL 379-2007.水工擋土墻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