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鳳
高郵市人民醫院骨科,江蘇高郵 225600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是臨床用于關節畸形矯正、關節疼痛緩解的一種重要方法,手術效果明顯,可以使患者膝關節功能得到改善,不過術后容易出現多種并發癥,對手術質量造成影響[1]。健康教育路徑的實施具體是先進行護理評估,完成健康教育方案的制訂,接著針對特定疾病對患者開展健康指導,目的是增加患者對疾病以及相關知識的了解,提升依從度,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2]。該研究選取2014年1月—2017年9月該院收治的2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具體分析在在膝關節置換患者護理中應用健康教育路徑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8例該院收治的接受膝關節置換治療的患者參與該次研究。隨機平分后觀察組14例患者中包括8例男患者,6例女患者,年齡平均為(59.2±10.3)歲,其中有7例為左膝,7例為右膝;對照組14例患者中包括9例男患者,5例女患者,年齡平均為(59.5±10.1)歲,其中有8例為左膝,6例為右膝。兩組基本資料中各項內容相比較,存在良好一致性,能夠對比研究(P>0.05)。
對照組僅按照常規方法開展健康教育,根據患者對于疾病及治療相關知識不了解的地方以及患者主動提出的疑惑進行健康宣教。觀察組則在護理中應用健康教育路徑,內容如下。
1.2.1 制訂路徑表 由護士長責任護理人員組成健康教育小組,通過對患者的需求、病情狀況、臨床情況進行路徑表的制訂,路徑表內容要具體到從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部時間。
1.2.2 健康教育路徑表的實施 ①入院初:在患者剛入院時,主要與患者進行相互的認識,主動向患者介紹住院環境、主管醫生、責任護理人員、醫院住院相關制度等。②入院后到手術前:協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每項檢查進行前均詳細講解注意事項以及檢查的目的。另外在空閑時間要主動講解疾病致病原因、癥狀表現、治療方法、配合事項等,介紹患者能夠進食的食物種類,手術進行的重要性。③手術前1 d:講解手術進行的目的,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鼓勵患者保持良好心態應對手術,提前對患者進行手術時體位的指導以及訓練患者在床上大小便。④手術結束后:向患者介紹術后應該注意的一些事項,指導患者合理飲食,指導患者保持正確體位。⑤術后1~2 d:進行背屈、背伸踝關節練習,訓練患者臀肌以及股四頭肌。⑥術后3~7 d:進行關節活動度的練習,進行膝關節下壓練習,進行彎腿練習。⑦術后8 d到出院前:通過關節持續被動活動器輔助患者進行鍛煉,鼓勵患者借助助行器站起并逐漸練習行走。⑧出院時:講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項,發放醫院聯系卡,叮囑患者出院后繼續堅持鍛煉,鼓勵家屬參與并指導患者鍛煉。告知患者復查時間,叮囑患者遇到問題及時通過電話取得醫院醫護人員專業指導。
在術后1 d及出院前分別利用Lysholm膝關節評分標準評定患者膝關節功能,評價內容包含跛行、支撐、交鎖、不穩定、疼痛、腫脹、爬樓梯、下蹲幾項內容,每項根據嚴重程度均有相應評分,總分100分,患者得分越低,膝關節功能越差。在患者出院前利用該院患者回饋表進行護理滿意度的調查,總分百分制,高出80分為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兩者之間為一般。滿意度以不滿意之外的患者比例計算。
觀察組術后1 d膝關節評分為(70.62±2.37)分,對照組術后1 d為(70.20±1.15)分;觀察組出院前膝關節評分為(86.94±5.04)分,對照組出院前評分為(79.76±4.83)分。兩組術后1 d膝關節功能評價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院前評分結果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為71.43%,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為92.86%,滿意度對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情況比較[n(%)]
健康教育路徑強調在對患者具體情況以及病情進行評估的基礎上開展,全部健康教育內容的制訂以及實施均以患者為中心,充分體現了以患者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3]。通過依據制訂好的路徑表開始健康教育,能夠保證健康教育循序、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因而更能夠保證健康教育的質量[4]。大部分患者術后由于擔心疼痛,不愿意接受術后康復鍛煉,通過健康教育路徑的應用,詳細的講解術后早期鍛煉的意義、具體可以鍛煉的內容、方法,如何在鍛煉中最大程度減輕疼痛、不適感,同時介紹不積極接受早期康復鍛煉可能出現的不良后果,從而改正患者的錯誤認知,主動配合康復鍛煉的進行,因此有助于恢復患者膝關節功能,進而能夠提升患者生活質量[5]。
觀察組接受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后出院前患者膝關節功能評分高于接受常規健康教育的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為92.86%,較對照組護理滿意度71.43%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接受膝關節置換的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路徑,可以增加患者對疾病、手術相關知識的了解主動依從治療,從而能夠保證治療有效性,更明顯改善膝關節功能,同時有助于患者滿意度的提升,值得推廣。
[1]李春會,李惠玲,鄒葉芳,等.中老年髖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綜合干預策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5):532-536.
[2]劉廣秀.健康教育聯合PDCA循環在預防髖、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8):24-26.
[3]王偉,丁小萍.微信健康教育對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14):67-70.
[4]齊維萍,王迎春,焦亞娟,等.階段性持續健康教育在膝關節置換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8):154-155.
[5]宋海燕,李穎,李倩倩,等.圖文式健康教育路徑在膝關節置換中的應用效果[J].安徽醫學,2016,37(7):90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