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欣
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四川綿陽 621000
腦梗死是眾多腦血管疾病中常見的一種疾病類型[1]。該疾病得以發生是由于局部的腦組織或者腦細胞缺血或缺氧,組織腦細胞死亡。據統計腦梗死的發生在腦血管疾病中的比例為75%,且其死亡率在15%左右[2]。腦梗死可引發較多的并發癥,其中以吞咽障礙與癡呆最為常見,患者發生吞咽障礙后容易導致窒息,其生命健康因此遭到威脅[3],為尋求有效的治療方式,該院針對2016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多例腦梗死后吞咽障礙患者利用綜合康復治療的效果展開研究,現將研究所得作以下公布,現報道如下。
該組研究所涉及的所有樣本均選取于在該院接受治療的腦梗死后吞咽障礙患者106例,將其隨機分層基礎組與綜康組,其中基礎組患者的男女比例為24:29,年齡為 48~79 歲,平均年齡為(61.8±4.7)歲;綜康組患者的男女比例為27:26,年齡為50~81歲,平均年齡為(62.3±4.9)歲;兩組患者在年齡以及性別等一般病例信息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用于客觀的比較。
基礎組患者給予常規的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案為:患者每天執行1次靜脈滴注,需連續滴注兩周;除此之外,該組患者還需每天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國藥準字:J20130078)0.1 g,對患者執行血壓的控制、抗感染以及維持體內水電解質的平衡。綜康組患者則在上述的治療措施上加上綜合康復治療,該療法包括的治療項目有:運動訓練、吞咽訓練、心理指導、以及飲食指導等。具體措施如下:①運動訓練:以伸縮舌頭以及用力頂腮的方式獲得舌肌的訓練,對于咽喉部的訓練則以發“啊”音或者空吞咽的方式進行;指導患者床上翻身等,并且根據患者的承受能力逐漸為患者進行站立或步行的指導,后期也可逐漸針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做訓練規劃。②吞咽訓練:利用屈伸運動對患者的頸部實施訓練,唇部的訓練則通過咂唇、吮唇以及鼓氣的方式進行,實現患者唇部肌肉的鍛煉。③心理指導患者在發病后極易出現焦慮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可只是患者的康復進程以及治療效果受到影響,因此醫生與護士應加強與患進行及時溝通與親切的交流,或者給患者施予音樂療法,使其心情獲得放松,建立抗病信心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④飲食指導:患者的頸部向前傾以半坐的方式進食,治療前期的進食主要是以稀粥等半流食為主,后期可逐漸加入較易咀嚼的食物每次進食的時間不超過1 h,食量應控制在20 mL以下。
對比來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療效的評定分為療效顯著、有所好轉以及治療無效,療效顯著為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吞咽功能恢復正常;有所改善為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好轉,且吞咽功能有所恢復;治療無效為病情無好轉。對比兩組患者恢復吞咽時間、吞咽評分以及治療滿意度。
該次研究的數據所得均由SPSS 20.0統計學軟件實施對數據的分析與處理,以百分比(%)呈現研究中的計數資料,并執行χ2檢驗,計量資料則以均數±標準(±s)差表示,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治療,綜康組患者療效顯著的例數為33例(62.3%),治療無效的為3例(5.7%),總體的有效治療為94.3%,基礎組患者療效顯著的例數為23例(43.4%),治療無效為11例(20.8%),總體的有效治療為79.2%;兩組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綜康組患者的吞咽恢復時間以及評分均優于基礎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吞咽恢復時間以及吞咽評分(±s)

表2 兩組患者的吞咽恢復時間以及吞咽評分(±s)
組別 吞咽恢復時間(d) 吞咽評分(分)基礎組(n=53)綜康組(n=53)7.42±3.18 5.04±2.27 2.71±2.69 5.84±3.15
綜康組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為96.2%,明顯高于常規組的 84.9%(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
隨著社會的發展速度加快,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也不斷提高,而腦梗死是其中最為常見的疾病類型之一[4]。據研究統計,腦梗死在眾多腦血管疾病中所占比例為75%,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吞咽障礙腦梗死患者中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患者發生吞咽障礙后容易導致窒息,其生命健康因此遭到威脅。臨床上應用綜合康復治療該疾病甚微效果較為理想[5]。綜合康復治療是基于常規治療上輔以運動訓練、吞咽訓練、心理輔導以及飲食指導等內容的治療方式,促使患者的運動功能得到快速恢復。
在該組研究中所有患者被分為兩組分別執行常規治療以及綜合康復治療,經治療后,綜康組患者的有效治療為94.3%,吞咽評分為(5.84±3.15)分,組間的比較均優于基礎組(P<0.05),說明患者在綜合康復治療下,獲得的治療效果較好,吞咽功能恢復快,在滿意度的對比上,綜合康復治療收獲的認可度也較高(P<0.05)。
綜上所述,對腦梗死后吞咽障礙患者實施綜合康復治療的治療效果較佳,不僅可使患者的吞咽功能較快恢復,減輕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生活的質量,而且該方式的實施使得患者較為滿意,值得在臨床救治中獲得廣泛應用。
[1]馮楠楠,陶琳.腦梗死后吞咽障礙采取綜合康復治療的效果分析[J].雙足與保健,2017,24(8):41-42.
[2]阿曼古力·拜哈提,李欽.綜合康復治療腦梗死后吞咽障礙的療效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3(94):17+27.
[3]上官書輝.綜合康復治療腦梗死后吞咽障礙的療效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7):3390-3391.
[4]阿依努爾·艾尼,吐魯娜依·萬力.腦梗死并發吞咽障礙患者的早期綜合康復治療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8):25-26.
[5]段佳麗,張會春,郭曉玲,等.Vitalstim吞咽治療儀聯合綜合康復訓練治療腦梗死吞咽障礙[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3):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