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大勝,張佳敏
宜賓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宜賓 644000
該研究選擇2016年7月—2017年1月期間就診于全國11家省級以上或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就診于神經內科門、急診或住院治療的急性腦卒中患者,研究經過家屬或患者本人同意并簽署同意書。該研究選擇患者1 200例,按腦出血、腦梗死分層,各層患者以組、區隨機收納的方法選擇進入對照組(593例)和康復組(607例);參與研究的醫院11家,以各醫院、醫療康復機構為研究分站,隨機分組。比較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一般資料采集表
以2017年度第十七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協會研究通過的腦血管病診斷要點作為診斷依據[2],確診腦出血、新發腦梗死患者經過磁共振檢查或顱腦CT檢查證實。將患者有以下癥狀的收入該研究范圍,入選標準:①為腦出血、腦梗死患者,1周以內生命體征穩定;②格拉斯昏迷指數評估(GCS)>8分;③肢體功能出現障礙患者;第四,年齡在41~81周歲。排除標準:①充血性心率衰竭患者,腦出血、腦梗死病程≥3周;②肝腎功能不全或損傷嚴重患者;③惡性腫瘤、癡呆、精神類疾病患者;④四肢癱瘓、聾啞患者;⑤因原有腦血管疾病導致功能障礙、外地無法隨訪患者。
康復治療患者按照一般三級康復治療步驟和階段進行治療,詳見圖1。

圖1 三級康復治療步驟圖
根據謝世麒,周建榮等研究[4],老年健康綜合評估量表對患者1月末、3月末、6月末評價測定,每一個研究分部設有評估員1名,盲評結果并不參與治療,涉及認知和運動兩大功能評估。每項6分,依照功能逐漸遞減,最低1分。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理學統計,計量資料用(±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2 康復階段治療綜合功能測評比較(±s)

表2 康復階段治療綜合功能測評比較(±s)
腦出血康復組 對照組人數 測評分數 人數 測評分數 人數 測評分數 人數 測評分數腦出血康復組 對照組入組時1月末3月末6月末3 9 8 3 9 7 3 9 6 3 9 4 4 4.3 0±1 0.9 3 6 1.9 8±1 8.9 8 8 3.8 7±1 7.9 7 9 6.0 1±1 3.9 9 3 1 7 3 1 5 3 0 8 3 0 4 4 2.5 6±1 4.3 1 5 3.4 1±1 8.8 9 6 7.2 1±2 0.0 2 7 4.7 9±2 1.0 2 3 0 9 3 0 8 3 0 6 3 0 5 5 0.1 1±1 4.4 5 6 8.1 1±1 9.0 2 8 4.0 7±1 8.6 9 9 4.0 3±1 5.0 6 2 7 6 2 7 4 2 7 0 2 6 8 4 7.9 9±1 6.0 2 5 8.9 8±2 2.0 3 7 0.0 1±2 1.2 4 7 6.0 2±2 1.0 3
在康復治療期間,康復組有8例患者遺失,對照組有21例患者遺失。綜合各階段治療評分比較,對照組的綜合功能明顯低于康復治療組測評分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將患者入組時與1月末康復情況差值記為V1~V0;入組時與3月末康復情況差值記為V2~V0;入組時與6月末差值V3~V0。采用T檢驗方法,各階段綜合功能積分差值的比較發現,腦出血組、腦梗死組與綜合比較組中康復治療患者的綜合功能改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綜合功能測評分數差值比較(±s)

表3 綜合功能測評分數差值比較(±s)
V1~V0V2~V0 V3~V0腦出血腦梗死康復組對照組康復組對照組18.47±14.04 11.02±11.95 8.03±15.02 11.71±11.25 40.02±16.35 24.58±16.56 33.76±16.06 20.54±14.97 50.76±15.88 32.58±17.89 42.54±15.78 26.86±16.37
6個月的隨訪治療后,腦出血、腦梗死患者康復組和康復組的總體情況綜合測評分數為51.61分、43.19分和46.78分,對照組患者的綜合測評分數為31.89分、27.11分和29.32分。綜合比較:康復組患者腦出血測評分數高于對照組19.72分,腦梗死測評分數高于對照組16.08分,總體測評分數高于對照組17.46分。以各個階段綜合評斷標準,康復組積分增長速度高于對照組,恢復期更明顯。
認知與運動障礙做為腦瘁中患者最常見的功能障礙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應該成為引起人們關注的社會問題。該文研究發現腦出血、腦梗死患者經過三階段康復治療癥狀明顯改善,綜合各階段治療評分比較,對照組的綜合功能明顯低于康復治療組測評分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患者入組時1月末V1~V0差值;入組時與3月末V2~V0差值;入組時與6月末V3~V0差值,各階段綜合功能積分差值的比較發現,腦出血組、腦梗死組與綜合比較組中康復治療患者的綜合功能改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6個月后康復組患者腦出血測評分數高于對照組19.72分,腦梗死測評分數高于對照組16.08分,總體測評分數高于對照組17.46分。可以用于臨床推廣使用。
[1]姜福卿,毛穎出,董春霞,等.腦中風患者后遺癥偏癱的早期康復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2):2244-2245.
[2]Eric E.Smith,Gustavo Saposnik.無癥狀腦血管病患者的卒中預防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卒中協會對醫療衛生專業人員發布的科學聲明[J].國際腦血管病雜志,2017,25(1):1-26.
[3]謝世麒,周建榮.老年健康綜合評估量表的研制[J].護理學雜志,2016,31(13):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