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燕
成都天府新區精神衛生中心精神科(成都天府新區精神病醫院),四川成都 610213
精神分裂癥是典型的持續且通常表現為慢性的一種嚴重精神疾病,經醫學鑒別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病中最為嚴重的一種疾病,它體現在患者的性格個性、感情、思維能力及行為表達的分裂方面,患者的思維活動和周圍的環境呈現出一種強烈的不適應感,這種疾病在近年來已經慢慢演變為世界最為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了,它的發病范疇大多在青年人及面臨著巨大壓力的人群之間,對患者的行為與情感的表達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臨床上精神分裂患者的癥狀通常表現為各種不同的綜合征,它聯動了人體各個方面的障礙,例如各種感觀、思維能力、情感及行為的表達等方面。普遍的患者意識都較為清晰,智力方面也表現為正常狀態,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患者在患病的過程中損害了認知功能,喪失了部分感觀或智力部分缺失,患者在患病的過程中其病程通常會遷移,表現出病情反復發作、惡化等現象,有些患者在后期甚至會表現出智力衰減與精神殘疾等癥狀,但是部分患者通過合理的治療后能夠維持痊愈及基本痊愈的狀況[2],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從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兩個組類,其中實驗組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8例,組內平均年齡為(27.59±12.73)歲,常規組有男性患者 21例,女性患者14例,組內平均年齡為(28.31±11.54)歲。所有患者均符合出院標準,并自愿接受整個護理干預過程,有患者家屬簽署護理同意書,所有患者的身體均無其他方面的重大疾病。對比兩組的年齡、癥狀等基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符合臨床醫學上的對比條件。
常規組:患者出院前對其采取常規的出院指導手段進行干預。實驗組: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對患者采取院外延續護理的干預手段,具體方案如下:①組建一支院外延續護理干預小組,與患者的家屬保持密切的聯系與良好的溝通,對患者出院后的情況進行具體的了解,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對護理方案進行調整[3]。②關于藥物方面的延續護理。護理人員必須對患者和其家屬宣講所用藥物的作用、吃藥的時間與方法、藥物所產生的具體不良反應、服用藥物的重要性。藥物對患者病情的穩定與痊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醫護人員一定要將藥物的宣講貫徹到底,并讓患者做到嚴格按醫囑用藥,杜絕私自停用藥物的現象[4]。③關于心理方面的延續護理。護理人員應該多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為患者解除心中對病情所有的疑慮,有效地減少其悲觀情緒產生的次數,增強患者抵抗病魔的信心,并指導家屬耐心的照顧患者,排解家屬心中對患者病情的不安與煩悶,防止家屬將不良的情緒帶給患者。④關于鍛煉方面的延續護理。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的身體情況進行一個全面且具體的分析,根據不同患者的實際身體狀況為患者制定出不同的鍛煉計劃,合理的為患者安排日常的活動力度、方式及時長。⑤關于飲食方面的延續護理。依據患者的日常飲食習慣、患者家庭的經濟狀況及患者的實際身體狀況,為患者制定一份營養涵蓋全面的飲食清單,讓患者可以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狀況抵抗疾病。
根據兩組護理人員對患者具體狀況的記錄,對兩組患者的康復狀態與生活質量數據進行對比,以此判定兩種護理干預方式效果的優劣,對患者康復狀態及生活質量的評分越高說明護理干預的效果越顯著。
該次試驗的所有數據均利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比對,對計量資料均采用(±s)表示,對兩組數據的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常規組出院時的康復狀態評分為(45.27±8.01)分,實驗組患者出院時的康復狀態評分為(45.32±7.34)分,兩組患者出院時關于康復狀態方面的數據相差無幾,出院1年后實驗組的康復狀態評分為 (57.13±9.46)分,而常規組的康復狀態評分僅為(32.75±7.16)分,實驗組的生活質量評分也遠遠高于常規組。由此可見,實驗組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關于康復狀態及生活質量評分方面的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關于康復狀態及生活質量評分方面的對比[(±s),分]
組別 康復狀態評分出院時 出院1年后 生活質量評分實驗組(n=35)常規組(n=35)(45.32±7.34)(45.27±8.01)(57.13±9.46)(32.75±7.16)(60.17±4.87)(39.26±3.96)
我國精神分裂患者的比例一直較高且治愈能力低下,在經過近30年的醫學研究后,終于在精神分裂的治療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近些年來的精神病患者絕大多數能通過合理的治療方式穩定病情或痊愈[5],而院外延續護理干預方式便是治療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它能夠讓患者有效的維持住出院時的良好狀態,并可以將康復狀態提升至(57.13±9.46)分,讓患者的康復狀況產生明顯的變化,還能夠推動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讓患者的生活質量高達(60.17±4.87)分,極大地促進患者邁入正常生活的步伐。通過院外延續護理的干預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關于用藥醫囑方面的服從性,也能夠適時適量的減少患者對神經性藥物的依賴性,讓患者可以早日擺脫病魔與藥物的糾纏,回歸正常人的生活。
綜上所述,院外延續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顯著,值得在各大醫院進行廣泛的推廣。
[1]章文峰.淺析院外延續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7,23(20):195-197.
[2]徐金海.院外延續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今日健康,2016,15(2):238-239.
[3]謝德升.分析院外延續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美學美容,2015,24(6中旬刊):75-76.
[4]張悅龍.院外延續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12):207-208.
[5]高文萍.院外延續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6):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