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兒科,四川內江 641003
手足口病多在學齡前兒童中出現,屬于小兒人群中較嚴重的一類傳染性疾病,腸道病毒感染是導致手足口病出現的重要原因,患兒患病后手足口臀部等各處有皰疹,另外還會出現發熱反應[1]。手足口病會直接影響患兒消化、神經以及呼吸系統,嚴重的患兒會同時出現腦脊髓炎型、腦炎型、腦膜炎型的神經系統損害[2]。藥物仍是當前臨床治療手足口病的主要方法,該研究針對該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合并神經系統損害患兒利用丙種球蛋白、甲潑尼龍進行治療,現報道如下。
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之間選取120例該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神經系統損害患兒參與該次研究。隨機平分后觀察組60例患兒中包括32例男患兒,28 例女患兒,年齡平均為(3.29±1.31)歲(1~5 歲);病程均值為(3.64±2.19)d(1~7 d),癥狀表現:25 例持續高熱,22例肢體抖動,13例頭痛嘔吐。對照組60例患兒中包括33例男患兒,27例女患兒,年齡平均為(3.55±1.14)歲(1~5 歲);病程均值為(3.37±2.51)d(1~7 d),癥狀表現:24例持續高熱,21例肢體抖動,15例頭痛嘔吐。2組各項基本資料比較具有均衡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兒均接受常規藥物利巴韋林、呋塞米以及甘露醇治療,其中甘露醇每次給予劑量為1~2 g/kg,間隔6~8 h給藥1次;選取10 mg/(kg·d)利巴韋林實施靜脈滴注,持續治療5d;呋塞米每次使用劑量為1~2 mg/kg,間隔6~8 h進行1次靜脈推注。對照組另外接受甲潑尼龍治療,每天甲潑尼龍使用劑量為10~15 mg/(kg·d)持續治療3 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使用丙種球蛋白,劑量選取1 g/(kg·d),持續治療2 d。
療效標準:痊愈:患兒經治療后手足口各處的皰疹均消失,沒有留下瘢痕,神經系統恢復;好轉:患兒經治療后手足口各處的皰疹消退超過60%,消退的皰疹沒有留下瘢痕,神經系統有輕微癥狀遺留;無效:患兒經治療后手足口各處的皰疹消退不足60%,消退的皰疹留下瘢痕,神經系統有明顯癥狀遺留。總有效率為痊愈率和好轉率之和。比較兩組治療后發熱消退時間、神經系統癥狀恢復時間以及治愈時間。
研究中所用軟件為SPSS 19.9統計學軟件,對涉及的計量資料進行統計時,選(±s)代表,t檢驗;對涉及的計數資料進行統計時,選[n(%)]代表,χ2檢驗;客觀對照分析兩組入選對象臨床數據,如果其對照結果,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接受聯合治療后總有效率結果為95%,對照組接受單一治療后總有效率為80%,對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如表1。

表1 兩組治療結束后效果對照分析[n(%)]
觀察組治療后發熱消退時間為 (3.16±1.18)d,對照組治療后發熱消退時間為(5.61±1.54)d;觀察組治療后神經系統癥狀恢復時間為(2.15±0.67)d,對照組治療后神經系統癥狀恢復時間為(4.87±1.10)d;觀察組治愈時間為(4.88±1.49)d,對照組治愈時間為(6.97±1.55)d。觀察組發熱消退、神經系統癥狀恢復、治愈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手足口病一般在夏季以及秋季較多出現,潛伏期在一個星期之內,患兒大多會出現發熱,熱型多不規則。手足口各部位出現的皰疹特點主要包括不結痂、不痛、不癢。初期患兒僅有皮膚以及口腔上的表現,病情不斷進展后會對患兒內部器官形成侵害,及時的治療是改善患兒預后的關鍵[3]。該研究應用的丙種球蛋白可以有效控制細菌性疾病以及病毒性疾病,合理聯合抗生素使用,治療效果將會更加明顯。丙種球蛋白是人體血漿得到特殊處理后得到的一類產物,包含的元素主要有IgG、IgM、IgA,該藥物可以對毒素產生中和作用,可以對單核巨噬細胞Fc受體形成封閉作用,對抗原形成抑制。該藥物能夠對炎癥因子的釋放形成抑制,抑制其繁殖,可以對機體免疫能力起到有效調節[4]。另外應用的藥物甲潑尼龍屬于一類水溶性藥物,能夠發揮明顯抗炎效果,可以對非特異性免疫形成抑制,通過靜滴方式給藥可以幫助血藥濃度得以提升,在較短時間內使腦組織內濃度得到迅速提升,于中樞神經中發揮明顯非特異性抑制效果[5]。同時甲潑尼龍可以避免中樞神經受到免疫活性細胞、血清中有害因子的負面影響。通過聯合兩種藥物治療,可以幫助患兒免疫力得到提升,對病毒的傳播以及感染形成有效抑制,延緩病情進展。從該研究結果可以得知,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5.00%,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總有效率80.00%;觀察組治療后發熱消退、神經系統癥狀恢復、治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選擇丙種球蛋白聯合甲潑尼龍治療手足口病合并神經系統損害患兒可以更明顯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加快患兒康復,值得推廣。
[1]李方.大劑量丙種球蛋白聯合甲潑尼龍治療小兒手足口病合并神經系統損害療效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4):192,185.
[2]趙莉.探討大劑量丙種球蛋白聯合甲潑尼龍治療小兒手足口病合并神經系統損害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學,2016,22(32):144-145.
[3]史貽芳.大劑量丙種球蛋白聯合甲潑尼龍治療小兒手足口病合并神經系統損害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4):129-130.
[4]梁曉華.大劑量丙種球蛋白聯合甲潑尼龍治療小兒手足口病合并神經系統損害[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6,37(3):31-32.
[5]文丹寧,胡繼川.大劑量甲潑尼龍及丙種球蛋白聯合機械通氣治療重癥手足口病的療效觀察[J].廣西醫學,2017,39(3):30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