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國龍
眉山市中醫醫院骨四病區,四川眉山 612060
頸型頸椎病,又稱為韌帶關節囊型頸椎病,這類頸椎病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頸部疼痛、頸部活動受限等方面[1-2]。頸型頸椎病的主要發病原因在于慢性勞損或者急性損傷引起頸椎間盤退行性變。臨床上以慢性勞損為多見。頸型頸椎病的治療方法種類繁多。小針刀的治療方法,將傳統的針刺術與外科松解術相互融合[3-4]。用小針刀對頸型頸椎病患者進行治療時,患者若感覺酸、麻、脹、放射感,就意味著小針刀術發揮了一定的作用。該文主要針對該院2015年10月—2017年7月之間接受治療的120例頸型頸椎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回顧分析,現報道如下。
該文中的研究對象選取于2015年10月—2017年7月之間在該院接受治療的頸型頸椎病患者,一共選取了120例頸型頸椎病患者,隨機地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平均每組為60例。觀察組男性病例30例,女性病例 30例,年齡為35~59歲,平均年齡為(47.23±12.08)歲,病程為 14~25 h,平均病程時間為(19.17±6.24)h;對照組男性病例30例,女性病例30例,年齡為 34~58 歲,平均年齡為(46.21±12.25)歲,病程為15~26 h,平均病程時間為(20.13±5.21)h。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之間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對照組的頸型頸椎病患者采用塞來昔布+功能鍛煉的治療方法,塞來昔布膠囊200 mg/次,2次/d,米字操早晚各一組;觀察組的頸型頸椎病患者采用小針刀+功能鍛煉的治療方法,小針刀1次/周。兩組的頸型頸椎病患者都要堅持治療3周。最后,將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評價分析兩種治療方法的優劣情況。
頸型頸椎病患者的頸部疼痛,頸部活動受限等臨床癥狀完全痊愈,則為顯效;頸型頸椎病患者的頸部疼痛,頸部活動受限等臨床癥狀得到緩解,則為有效;頸型頸椎病患者的頸部疼痛,頸部活動受限等臨床癥狀沒有得到緩解,或者疼痛狀況出現加重的趨勢,或者發生不良反應,則為無效。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n(%)]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結果表明,對照組的頸型頸椎病患者的總有效率為61.66%,觀察組的頸型頸椎病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5.00%,觀察組的頸型頸椎病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示兩者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頸型頸椎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的比較[n(%)]
頸型頸椎病是各種類型頸椎病的早期階段[5]。頸型頸椎病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以頸部酸、痛、脹及不適感為主,這類疾病多發于青壯年[6]。自我牽引、理療、按摩、中草藥外敷、頸圍外用以及間斷性或者持續性的頸椎牽引等治療方法,都對頸型頸椎病患者的臨床癥狀起到非常好的緩解作用。頸型頸椎病患者應該注意睡眠以及工作時的體位,避免長期屈頸、頭頸部外傷、勞損及寒冷刺激,清淡飲食等方面。
對照組的頸型頸椎病患者采用塞來昔布+功能鍛煉的治療方法,觀察組的頸型頸椎病患者采用小針刀+功能鍛煉的治療方法。小針刀是由金屬材料做成的在形狀上似針又似刀的一種針灸用具。小針刀療法,是一種介于手術方法和非手術療法之間的閉合性松解術。小針刀的治療方法,將傳統的針刺術與外科松解術相互融合。采用用小針刀療法對頸型頸椎病患者進行治療時,頸型頸椎病患者如果感覺到有酸、麻、脹、放射感,就意味著小針刀療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治療效果。根據研究結果可以得到,小針刀+功能鍛煉的治療方法,不僅能夠有效的緩解頸型頸椎病患者的頸部疼痛,頸部活動受限等臨床癥狀,而且對患者的身體傷害小,預后狀況十分良好,臨床治療效果比對照組的好很多。對照組的頸型頸椎病患者的臨床癥狀雖然有所緩解,但不及觀察組的頸型頸椎病患者的有效率高。因此,觀察組的頸型頸椎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小針刀結合功能鍛煉的治療方法,在治療頸型頸椎病的過程之中,具有十分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可以廣泛應用于頸型頸椎病的治療之中。
[1]胡波,韓森寧,郭長青,等.針刀療法對肩周炎兔血請和肌肉組織中5-羥色胺和前列腺素E2含量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2,19(6):38-40.
[2]趙昱,雷亮,馮潤,等.中藥熱敷加手法治療頸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2,24(2):30-31.
[3]徐偉攀,華江,王瑋.非手術治療各型頸椎病研究進展[J].黑龍江中醫藥雜志,2013,42(1):47-48.
[4]徐林娟,彭麗輝.針刺頸夾脊結合董氏奇穴治療頸型頸椎病30例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雜志,2012,4(13):2536-2537.
[5]鄭秀華,張挺,旁國軍,等.仰臥拔伸手法治療頸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6(10):1130-1131.
[6]王喜,林建平,陳少清,等.推拿配合頸椎導引術治療頸型頸椎病 30 例[J].福建中醫藥雜志,2015,46(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