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紅
蘭州市紅古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中心藥劑科,甘肅蘭州 730084
動脈內形成斑塊是誘發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目前除了手術剝離治療外,中藥在該病的治療中也有獨特的優勢,能夠改善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血脂水平,控制并發癥的發生[1]。該文選取該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接診的100例頸動脈粥樣硬化合并斑塊的患者,對其分別使用靈蒲合劑和辛伐他汀治療,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接診的100例頸動脈粥樣硬化合并斑塊的患者,將其按照數字隨機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研究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54~80歲,平均年齡(65.3±5.7)歲,其中合并高血壓者14例,合并糖尿病者17例,合并冠心病者16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 22例,年齡 55~80歲,平均年齡(65.4±5.6)歲,其中合并高血壓者16例,合并糖尿病者15例,合并冠心病者14例。兩組患者的常規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使超聲檢查,1.0 mm<頸動脈內膜-中膜厚度<1.5 mm為頸動脈硬化的病變器,當頸動脈內膜-中膜厚度超過1.5 mm,增厚的內膜同時向血管腔內凸出,認為形成斑塊。
對照組患者使用辛伐他丁聯合阿司匹林治療,每日晚飯后口服辛伐他汀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3910)5 mg+阿司匹林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30078)75 mg。研究組患者使用靈蒲合劑治療,藥物組成:威靈仙飲片10 g、蒲黃飲片10 g、三棱飲片10 g、水蛭飲片 10g、大黃飲片 3 g、三七飲片 3 g,上述藥物研磨混合開水沖服,1劑/d,早晚分服。兩組患者均治療6個月,若患者合并其他疾病,應給與對癥處理。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治療效果,治療效果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和《中藥新藥治療腦動脈硬化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標準:治愈:頸內動脈斑塊完全消失;顯效:斑塊明顯減少或面積縮小超過50%;有效:斑塊減少或縮小超過30%;無效:斑塊減少或縮小低于29%。
該次研究中討論的所有數據均由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其中患者的血脂水平變化使用計量資料(±s)表現,應用 t檢驗;治療效果使用計數資料[n(%)]表現,應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血脂水平對比情況[(±s),mmol/L]

表1 兩組患者的血脂水平對比情況[(±s),mmol/L]
組別 總膽固醇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研究組(n=50)對照組(n=50)t P 4.12±0.42 4.95±0.55 8.787 4<0.05 1.75±0.24 2.16±0.26 8.193 4<0.05 2.41±0.21 2.82±0.29 8.097 0<0.05 1.61±0.21 1.25±0.22 8.369 8<0.05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情況
近些年來,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已經成為嚴重影響人類生命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2]。在我國,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經位于第3位,其中以缺血性疾病的發病率最高,約占60%左右。動脈粥樣硬化是造成各種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控制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的形成,對降低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形成多使用調脂藥物、抗凝藥物、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但尚無明確公認可以治愈的措施。該文使用中藥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合并斑塊,取得一定效果[3]。
西醫認為,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主要有3個方面,分別是脂質浸潤、血栓形成和損傷反應[4]。其中損傷反應這一觀點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同。損傷反應指的是巨噬細胞脂質損傷血管后,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進而發展到斑塊破裂,炎癥參與在這個過程中,且發揮著重要作用。頸內動脈粥樣硬化作為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一種,從我國傳統中醫學角度看,其發病機制為毒損脈絡、絡脈失養,是的毒邪進一步損傷絡脈,靈蒲合劑是以中醫辨證治療作為基礎,結合多年的臨床治療經驗總結出的經驗方劑。藥方中的威靈仙具有行氣道、通經絡、祛風濕痰飲之疾之功效;蒲黃具有祛瘀散血功效;水蛭、三棱等均可以活血散瘀。諸藥聯合使用,能夠散瘀逐痰、活血通絡。經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5],威靈仙及蒲黃在抗炎、降低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中有明確作用,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速度,調節血液粘稠度。結合該次研究結果可見,研究組患者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改善水平均優于對照組,且治療總有效率為9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靈蒲合劑在勁動脈粥樣硬化合并斑塊中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靈蒲合劑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合并斑塊的臨床效果明確,能夠改善患者的耳血流流變學,降低血管通透性,促進微循環,同時還可以消除或縮小斑塊的面積,最終提高治療效果,同時還符合中醫辨證治療的原則,有很強的針對性,安全性高,可作為首選藥物推廣使用。
[1]張憲忠,楊峰,呂國慶,等.靈蒲合劑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合并斑塊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07,14(1):17-20.
[2]張憲忠,林慶娟,李莉,等.靈蒲合劑對頸動脈粥樣硬化合并斑塊患者腦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07,14(4):225-226.
[3]高麗君,齊曉勇,王秀萍,等.瑞舒伐他汀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脂和頸動脈斑塊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36):4153-4156.
[4]劉龍濤,吳敏,王紅霞,等.降脂紅曲微粉治療血脂異常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31(9):1096-1200.
[5]楊麗,沈洋.通心絡膠囊對高血壓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炎性因子及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24(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