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金
泰州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科,江蘇泰州 225300
腦卒中偏癱是一種常見的病癥,這種病癥很容易造成患者出現功能殘疾的癥狀[1]。在現階段的臨床治療中,雖然搶救技術與治療技術有了顯著的提高,但仍會導致患者出現軀干控制與運動功能恢復較差的不良反應,因此必須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治療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2]。該次研究了4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分析了軀干部俞募穴艾灸配合常規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收集了該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的研究資料,以此來作為研究對象。實驗組20例患者中,男患者12例,女患者8例,患者年齡在 43~73 歲,平均(64.61±9.75)歲;對照組 20例患者中,男患者11例,女患者9例,患者的年齡在42~74 歲,平均(66.42±8.58)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康復治療:(1)藥物治療:給予患者能夠控制血壓、增強腦部供血以及改善神經營養的藥物進行治療;②電刺激治療:將電極置于患者癱瘓側上肢外旋肌與伸肌運動點以及下肢踝背屈肌與屈肌運動點上,電流的強度以引起患者的肌肉收縮為標準。電刺激治療進行1次/d,20 min/次;③康復功能訓練: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訓練主要采用PNF法以及運動再學習等方法。訓練的內容主要包含了ROM訓練、床上翻身、站立與行走訓練、上肢關節控制訓練。行 PT治療 1次/d,30 min/次。
實驗組采用軀干部俞募穴艾灸配合常規康復治療: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灸法治療。對患側肝俞、腎俞、脾俞、期門、京門以及章門穴進行艾灸,使用單孔和雙孔艾灸盒,內置點燃的艾條,置于施灸穴位上進行固定,調整好艾條與皮膚距離,以患者穴位感到溫熱感為宜。每個穴位持續5~10 min,1次/d。
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兩個月后軀干控制與運動功能的恢復情況,同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其中軀干控制采用國際Sheikh進行評定;運動功能采用Fugl-Meyer進行評定:①痊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0%以上;②顯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在46%~89%;③有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在18%~45%;④無效:功能缺損評分增加或減少在17%以下;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3]。
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配對設計的計量資料采用配對t檢驗。 計數資料通過[n(%)]描述,計量資料以(±s)描述,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治療2個月后,實驗組患者其Sheikh評分與Fugl-Meyer指數均優于對照組;由此表明,實驗組患者軀干控制與運動功能的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軀干控制與運動功能恢復情況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軀干控制與運動功能恢復情況對比[(±s),分]
組別Sheikh評分 Fugl-Meyer指數實驗組(n=20)對照組(n=20)t P 90.24±13.51 71.78±12.25 4.526 9 0.000 1 84.37±9.56 70.23±9.48 4.696 9 0.000 0
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00%,遠高于對照組的70.0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在臨床治療中,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實施康復訓練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軀干控制功能與運動功能的恢復情況。但僅采用這種治療方式,往往難以達到理想的康復效果,影響了患者的康復進度。因此,艾灸療法被越來越應用在腦卒中偏癱的臨床治療中[4]。中醫學認為,臍為先天之結蒂,后天之氣舍,介于中下焦之下,又是腎間動氣之所,因此,在艾灸療法中通過對于肝俞、腎俞、脾俞的刺激,能夠起到補肝腎、強筋骨的效果;且艾葉的氣味芳香,能夠起到溫經通絡、調和氣血的功效,對于患者體內各功能系統均具有一定的雙向調節作用[5]。在此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經過兩個月治療后,其Sheikh評分與Fugl-Meyer指數分別為:(90.24±13.51)分和(84.37±9.56)分 ;對照組 患 者Sheikh 評分與 Fugl-Meyer指數分別為:(71.78±12.25)分和(70.23±9.48)分;由此可見實驗組軀干控制與運動功能的恢復情況均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在臨床治療效果中,實驗組患者經出現了1例無效情況,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00%(19/20);對照組患者共出現了6例無效情況,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0.00%(14/20);由此表明,實驗組患者神經功能康復療效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軀干部俞募穴艾灸配合常規康復治療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軀干控制與運動功能的恢復情況,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1]陳萍,黃世杏.艾灸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偏癱療效觀察[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16(2):41-42.
[2]聶斌,梁迪賽,孫小翠,等.俞募穴艾灸對腦卒中患者軀干控制及運動功能的影響[J].上海針灸雜志,2016,32(9):706-708.
[3]聶斌,王俊華.俞募穴電針對腦中風患者軀干控制及運動功能的影響[J].針灸臨床雜志,2015,26(2):9-11.
[4]蔡少華,嚴亮華,聶斌.俞募穴電針治療中風偏癱臨床觀察[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6,22(2):124-126.
[5]丁琪.俞募穴艾灸對腦卒中患者軀干控制與運動功能的臨床影響[J].醫藥衛生:全文版,2017,8(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