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莫爾斯拉
海倫在緬因州莫里斯的圣瑪麗學校教學時,三年級班有34個學生,每個學生她都喜歡,而馬克尤其突出。他外表整潔,生性快樂,偶爾淘氣也顯得逗人喜歡。
馬克上課愛說話,海倫一次又一次提醒他,上課不經允許而說話是不守紀律。海倫印象最深的是,每當她批評他不良舉止時,他馬上做出反應說:“謝謝您糾正我,小姐!”盡管他說得誠懇,但第一次聽見時海倫還真不知怎么好。一天聽他說好多次,不久也就習慣了。
一天上午,上課時馬克說得太多了,海倫克制不住,犯了一個見習教師式的錯誤。海倫盯著馬克說:“如果你再講一句話,我就把你的嘴封起來!”
剛過了不到10秒鐘,查克告發說:“老師,馬克又講話了。”海倫并沒有要學生幫她監督馬克,可因為她當著全班說過懲罰方式,她不得不付諸行動。
海倫走到講桌旁,拉開抽屜,拿出一卷膠紙帶。沒說一句話,走到馬克課桌旁,撕下兩條膠紙帶,在他嘴巴上貼出一個老大的“×”,然后走回講臺。
海倫瞥一眼馬克,看他怎樣反應,他朝海倫直眨著眼睛,就這樣,海倫笑開了,全班學生齊聲大笑。海倫又走到馬克身邊,揭掉膠紙,并聳聳雙肩。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謝謝您制止我,小姐。”
這年年底,學校要海倫改教初中,馬克不知不覺又坐進了海倫的教室。他比以前更標致,也更禮貌了。由于他認真聽海倫講解《新概念數學》,三年級時上課說話的毛病改掉了很多。
一個星期五,課堂感覺不輕松,因為大家整個星期都在為一個新概念學得吃力,學生們有些灰心,每一步都進展緩慢。海倫得趕快設法消除這種急躁情緒。于是她要學生們用兩張紙,寫下其他同學的名字,每個名字后面留出空白,空白里列出這個同學的全部優點。
這堂課的剩余時間就完成這一任務,每個同學離開教室時,都交給海倫各自對全班同學的最好評語。馬克說:“謝謝您的課!小姐。周末愉快。”
那個星期六,海倫用34張紙,分別寫下每個學生的名字,然后在每個名字后面抄下其他人寫下這個學生的優點。星期一再把這些優點單發給他們,有些評語多達兩張紙。不一會兒,整個教室笑開了。“真的?”海倫聽到竊竊私語,“我可沒料到這會對誰有什么意義!”“沒想到有人會這么喜歡我!”
此后,沒人再在課堂里提及這事,海倫也不知道他們下課后互相之間或跟父母在一起時討論過沒有,不過這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海倫達到了她的目的,學生們都恢復了信心。
那一批學生繼續深造。若干年后,海倫一次度假回來,父母到機場接海倫,驅車回家,母親照例問海倫一些旅行經歷,關于氣候,關于她的見聞感受。談話短暫停頓。母親斜眼掃一眼父親,提醒什么似的說:“老頭子,你說吧!”父親清清嗓子,每當講出什么重要事情前他總是這樣。“昨晚馬克家里打來電話了。”他開口說。
“是嗎?好些年沒聽到他的消息了,不知馬克如今怎樣?”海倫說。
父親平靜地回答:“馬克在越南死了,明天舉行葬禮,他的父母希望你能出席。”
海倫從未看見軍人躺在軍用棺材里,馬克看上去很帥很成熟。當時海倫一門心思地想:“馬克,只要你開口對我說話,我可以銷毀全世界的膠紙帶。”
教堂里擠滿了馬克的朋友,查克的妹妹唱著葬歌。葬禮的日子下起了雨,墳場的路泥濘難走。牧師念了禱文,號手放了錄音。愛戴馬克的人們一個一個繞著靈柩走了一圈。
海倫最后一個在墓前畫十字,肅立致哀。抬棺的一位戰士走到海倫跟前,“您是馬克的數學老師吧?”他問。海倫點點頭,眼睛沒有離開靈柩。“馬克講過您的許多事情。”他說。
葬禮之后,馬克過去的大部分同學都去了查克農場的住處吃午餐。馬克的父母也在那里,他們都在等待海倫。
“我們要讓您看一樣東西。”馬克父親說著從口袋里掏出一個皮夾,“這是馬克死時在他身上找到的,我們想,您認得它。”
打開皮夾,他小心抽出馬克隨身攜帶的、曾經打開折合過許多次的兩張筆記本紙。海倫一眼就認出是全班同學列出的馬克優點單。
“非常感謝您費過的這番苦心,”馬克母親說,“正如您看見的,馬克視若珍寶。”
馬克的同學們開始圍上來。查克顯得忸怩不安地說:“我一直保存著我那一份,放在家里桌子最上層的抽屜里。”
查克的妻子說:“查克要我把這個夾在結婚紀念冊里。”
“我的也還留著。”瑪里琳說。
接著,另一位同學維基把手伸進提包,從皮夾里取出她那張全班同學贈言的優點單,它已經磨得缺損了,“我隨時隨地都帶著它。”維基眼睛一眨也不眨,“我想我們都保留著海倫老師寫的優點單。”
海倫一下子跌坐下來,流淚了,她哭馬克,哭所有的朋友們再也看不到馬克了。
(舒暢摘自中國工人出版社《感恩老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