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洋
摘要: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印發通知,決定設立國家級新區——雄安新區,并將其定位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雄安新區的設立是京津冀一體化中的重要一環,其可以疏解北京的非首都職能,在雄安新區形成投資洼地,促進資本和人口的流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并且雄安新區也是新的發展理念的“試驗田”,其對于綠色、創新、協調、開放、共享理念的踐行將為其他城市發展提供借鑒。為了發揮雄安新區對于京津冀一體化的作用,建議要對雄安新區的房地產實行嚴格的管控、爭取打造科技新城、控制城市人口數量以及讓雄安新區成為改革高地,而不僅僅是政策洼地。
關鍵詞:雄安新區;京津冀一體化;改革高地
一、引言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國家級新區——雄安新區。雄安新區位屬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境內,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等3個小縣及周邊部分區域都在規劃范圍之內,對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區域實行托管。雄安新區的設立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有人認為它是中國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重要的空間戰略選擇,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甚至將其定位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雄安新區一經設立,就產生了引爆效應,雄安新區之所以會產生引爆效應主要是因為其以極高的姿態出現,直接比肩深圳特區和浦東新區,而且戴上了“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璀璨光環,從設立的方式來看,此前18個國家級新區的成立,一般以國務院致省級政府批復函的形式批復,而雄安新區設立,是黨中央、國務院共同發文宣布,規格高于一般國家級新區。雄安新區引爆效應的最直接體現就是當地房價的暴漲,在政策公布前后,雄安新區的平均房價由6000元/平米漲到20000元/平米,之后地方和中央政府相繼出臺了禁止房產交易過戶、關閉售樓部、管控土地和房地產交易等措施,以避免雄安新區淪為房地產驅動型的新區。
雄安新區的設立在前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關于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有關情況的匯報》;2017年2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到河北省安新縣考察期間,對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工作作了部署。但是這些都是在2017年4月1日之后才報道出來,前期保密工作做得相當嚴格。
雄安新區的建設要從京津冀一體化說起,京津冀一體化提出并不是在近兩年中。從2001年起京津冀一體化就在兩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提出的大北京規劃中有所體現;2004年,在國家發改委的協調下,京津冀不同城市的負責人在討論和協商的基礎上,達成了“廊坊共識”;2005年,《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在提出北京城市規劃的基礎上,提到分散北京職能,京津冀需要相互協作;2006年,“十一五”規劃中提到了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問題,各部門正式啟動對京津冀一體化的研究和執行工作,國家發改委開始編制京津冀一體化規劃;2011年3月,“十二五”規劃綱要在兩會上發布,進一步強調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提出打造“首都經濟圈”。京津冀整體定位是“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區域整體協同發展改革引領區、全國創新驅動經濟增長新引擎、生態修復環境改善示范區”。為達到這一目標,中央對三省市分別作了具體要求,三省市定位分別為:北京市的城市定位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天津市的城市定位是“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改革開放先行區”;河北省的定位是“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現階段,京津冀在稅收、海關等方面的一體化在逐步推進,另外,交通等基礎設施的一體化也在加速推進,社會保障機制也處于不斷協調中。而雄安新區則是實現京津冀一體化的重要戰略舉措,作為京津冀三省的中心點,將會形成經濟增長新的支撐點,尤其是對于河北省的經濟發展將會形成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雄安新區在京津冀一體化中的意義
第一,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首都功能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別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所以目前要將眾多的國企、醫院和科研院所等遷往雄安新區,國企總部的轉移預期帶來10萬基礎性的高消費能力人口導入,預期未來5~10年人口達100萬,多為北京轉移人口,所以雄安新區的設立有利于疏解北京的經濟職能,分散北京的人口壓力,促進京津冀一體化。
第二,雄安新區將形成新的投資洼地,以60億/平方公里的投資強度計算,其在短期、中期、長期的投資規模分別為0.6萬億元、1.2萬億元和3萬億元,投資加強,有利于減小收入差距,從而有利于京津冀一體化,雄安新區政策推進力度大、定位高,初期入駐機構和人員可以通過高效的行政命令手段實現,這也會加強雄安新區的經濟效益。隨著包括央企、以中關村為代表的IT產業、部分大學和科研院所(包括中科院、社科院一部分)等機構的不斷遷入,人口的不斷增加,商業街、醫院、學校等配套設施將會更加完善,屆時雄安新區的經濟發展將會取得新的飛躍。
第三,雄安新區是新的發展理念的“試驗田”,突出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范區、開放發展先行區”的新區定位,努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這種“試驗田”主要是對新的發展理念的貫徹,也就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種探索對于其他城市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雄安新區將被建成為一個重技術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新城,這對于后續新城的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雄安新區發展的對策建議
第一,雄安新區不會是一個依靠房地產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區,所以對房地產的管控措施將會相當嚴格,未來在雄安區內規劃新建的商品樓盤,必須在同地塊同時配套數量在2倍以上的廉租房、公租房等非完全產權性質的房屋,并且在目前雄安新區內商品房存量不大的情況下,其將是房產稅征收的一個很好的試點,一方面充實稅源,另一方面抑制房地產投資。
第二,雄安新區不會是傳統工業集聚區,而是要打造成為科技新城,雄安新區可供借鑒的經驗不止是作為副首都的韓國世宗和馬來西亞布城,還有日本的科學城筑波和以色列的創新之城海法等,未來,這里的高校、總部企業、金融機構、科研院所將會圍繞科技創新和產業孵化發揮作用。
第三,雄安新區的定位是二類大城市,根據新華社公布的消息,河北雄安新區遠期將承載200萬~250萬人口,考慮到遠期控制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該地區的人口密度將比深圳、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都低。此前根據國家發改委新的城市標準,城區人口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因此,雄安新區的定位不是要成為特大城市,更不是像北上廣深一樣,成為超大城市,而是建設為類似地級城市的二類大城市。但是,北京可以借此機會,打造世界級都市圈,類似于日本的東京都市圈。
第四,雄安新區應該成為一個改革高地,而不僅僅是一個政策洼地。所謂政策洼地主要是說雄安新區依靠自己的政策優勢,讓大量國有企業、科研院所和醫院等轉移過來,從而實現財富的簡單轉移,從而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而改革要求雄安新區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吸引其他企業的到來,并且提供能夠促進創新、改善企業經營的環境,包括改善基礎設施、促進產業集聚、加強產權保護等,讓企業不只是因為政策上的優惠而被吸引,而是可以提高自身的技術研發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真正發揮改革高地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皮海洲.雄安新區的房價為啥不能炒[J].中國外資,2017(09).
[2]鄒毅.雄安新區的三個關鍵詞:3萬億投資、100萬人口導入、世界級都市圈[J].中國外資,2017(09).
[3]陳甬軍.雄安新區:實現南北平衡的突破口[J].黨政研究,2017(04).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