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瑩
【摘要】 目的 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3種較為常用血液凈化方法的血清甲狀旁腺素清除效果作出分析和總結。方法 45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 按照血液凈化時不同的操作方式將其單位數據樣本按照隨機性分為X組、Y組、Z組, 每組15例。X組給予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 Y組給予血液透析治療, Z組給予血液透析濾過治療。對三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清甲狀旁腺素含量進行記錄并對比。
結果 X組患者治療后血清甲狀旁腺素的含量為(132.43±126.43)pg/ml;Y組患者治療后血清甲狀旁腺素的含量為(250.76±117.86)pg/ml;Z組患者治療后血清甲狀旁腺素的含量為(91.76±87.76)pg/ml;治療后X組、Z組血清甲狀旁腺素含量均低于Y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2.651、4.191, P<0.05);治療后X組血清甲狀旁腺素含量與Z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023, P>0.05)。結論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在臨床治療中接受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或者血液透析濾過的方式來進行血液凈化, 擁有顯著的臨床效果,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 血清甲狀旁腺素;血液凈化;慢性腎功能衰竭;清除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5.029
現如今, 血液透析作為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方法, 因其具有相對良好的療效而普遍被應用于臨床, 但是在實際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時, 經常會出現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產生過多血清甲狀旁腺素的現象, 這對患者的治療造成了一定的影響[1]。為探究3種在臨床中應用較為普遍的血液凈化方式降低血清甲狀旁腺素含量的效果, 選取在本院接受治療的45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三組進行研究, 對三組患者進行不同的血液凈化操作, 并對降低血清甲狀旁腺素含量的效果進行比對分析, 現整理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45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 按照血液凈化時不同的操作方式將其單位數據樣本按照隨機性分為X組、Y組、Z組, 每組15例。X組中男8例, 女7例;年齡25~66歲, 平均年齡(43.6±7.5)歲;Y組中男9例, 女6例;年齡26~69歲, 平均年齡(44.3±8.2)歲;Z組中男8例, 女7例;年齡24~67歲, 平均年齡(43.1±8.0)歲。三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X組患者通過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的方式進行血液凈化, 具體操作為將血液灌流與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療合并進行, 將血液灌流的灌流器以串聯的方式置于透析器前端, 并且在治療時使用孔徑較大的樹脂吸附器, 同時將血流量的控制范圍維持在200 ml/min[2]。Y組患者通過血液透析的方式進行血液凈化, 具體操作為在臨床治療中僅使用常規性的血液透析, 通過臨床中常用的醋酸纖維素血液透析器來對患者進行治療。Z組患者通過血液透析濾過的方式進行血液凈化,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置換液的流量進行一定的控制, 其值需要維持在70 ml/min左右, 并且將血流量的控制范圍維持在220 ml/min[3]。三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均需要使用臨床治療中常用的肝素抗凝法對其進行抗凝操作。
1. 3 觀察指標 在三組患者經過不同血液凈化操作之后, 使用免疫試劑盒(天津市天碩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對其血清甲狀旁腺素的含量進行測定, 并進行組間比較。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X組患者治療后血清甲狀旁腺素的含量為(132.43±
126.43)pg/ml;Y組患者治療后血清甲狀旁腺素的含量為(250.76±117.86)pg/ml;Z組患者治療后血清甲狀旁腺素的含量為(91.76±87.76)pg/ml;治療后X組、Z組血清甲狀旁腺素含量均低于Y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2.651、4.191, P<0.05);治療后X組血清甲狀旁腺素含量與Z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023, P>0.05)。
3 討論
在臨床中,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相對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 該疾病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很大的損害[4-7]。基于該疾病的危害性, 盡快研究出能夠安全有效且迅速的治療方法便顯得尤為重要。經過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 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血液透析能夠取得相對不錯的臨床療效[8, 9], 但是實際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時, 經常會出現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產生過多血清甲狀旁腺素的情況, 這將會對患者的治療造成一定的影響。
所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在進行血液凈化時, 選擇不一樣的凈化方式將會對血清甲狀旁腺素的含量有著不一樣的影響[10-12]。通過研究表明, 進行血液透析后的患者, 其血清甲狀旁腺素含量明顯高于進行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的患者和進行血液透析濾過的患者,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進行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的患者與進行血液透析濾過的患者其血清甲狀旁腺素含量相差不大,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 在臨床治療中使用常規性的血液透析降低患者血清甲狀旁腺素含量的效果不明顯, 而使用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或者血液透析濾過來凈化血液卻對降低患者血清甲狀旁腺素含量有顯著的效果。
綜上所述,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在臨床治療中接受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或者血液透析濾過的方式來進行血液凈化, 擁有顯著的臨床效果,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endprint
參考文獻
[1] 田鎖臣, 常振芹, 劉志軍, 等. 急性腎損傷診斷分期標準在老年危重病中的應用.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11, 10(3):
229-232.
[2] 紀鎮華, 孫藝, 鄭華, 等. 組合式血液凈化對尿毒癥患者血磷及甲狀旁腺素的影響. 山東醫藥, 2011, 51(49):67-68.
[3] 李周齊. 不同血液凈化方式治療慢性腎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 10(6):31-32.
[4] 王成, 婁探奇, 唐驊, 等. 常用血液凈化方法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狀旁腺素的清除效果.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05, 14(1):61-63.
[5] 王成, 婁探奇, 唐驊, 等. 不同血液凈化方法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狀旁腺素的影響.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 2004, 16(12):753-755.
[6] 劉俊, 劉志強, 陶惠琴. 血液凈化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全段甲狀旁腺激素的影響.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 2004, 24(2):234-235.
[7] 杜曄, 郭丹, 溫小軍, 等. 不同血液凈化方法對腎衰合并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患者血清甲狀旁腺激素水平的影響. 山東醫藥, 2010, 50(29):7-9.
[8] 史應進, 王彩麗, 董玉紅, 等. 不同血液凈化方法對慢性腎功能哀竭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狀旁腺素和β2-微球蛋白的影響. 包頭醫學院學報, 2011, 27(2):44-47.
[9] 孫愛東.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甲狀旁腺素血癥的臨床治療觀察. 中國基層醫藥, 2010, 17(20):2767-2768.
[10] 程永衡. 不同血液凈化方法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和甲狀旁腺激素清除率的探討. 中國血液凈化, 2012, 11(8):433-435.
[11] 方建江, 裘曉惠. 不同血液凈化方法對慢性腎衰患者甲狀旁腺素和β2微球蛋白的影響. 現代實用醫學, 2006, 18(2):108-109.
[12] 杜建軍, 蘿莉, 黃文. 常用血液凈化方法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狀旁腺素的清除效果.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4(9):
701-702.
[收稿日期:2017-08-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