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偉



摘要:企業財務分析工具主要有沃爾評分法、平衡計分卡、杜邦分析法等。沃爾評分法的綜合性高,方便信息使用者直觀的對不同公司的業績進行比較,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現代公司經營的復雜化,沃爾評分法對企業業績分析逐漸顯得力不從心。鑒于此,為了更加客觀了解企業財務情況,文章認為有必要對沃爾評分法進行優化,使其滿足當前公司財務分析的要求。
關鍵詞:沃爾評分法優化;因子分析;農業行業
一、傳統沃爾評分法的缺陷
沃爾評分法,是指通過對選定的幾項財務比率進行評分,計算得分,并據此評價企業的綜合財務狀況的方法。1928年亞歷山大·沃爾在《信用晴雨表》和《財務報表比率分析》兩本著作中采用評分方法對企業的信用狀況進行綜合評價,同時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數的概念,其發明初衷是用于評價企業的信用水平,現在多用于企業業績評價、價值評估、財務預警等方面。沃爾通過選取流動比率、產權比率、固定資產比率等七個比率指標,構建指標間的線性關系,通過構建指標間的線性聯系,進而評價企業總體信用水平,經過一系列的發展與應用,該方法現在多用于評價企業的綜合財務狀況,因此又被稱為財務比率綜合評分法。表1為較為常用的沃爾評分表。
通過日常的應用與研究發現,沃爾評分法的主要弊端有以下幾方面。
1. 指標選取有待探討。一是沃爾評分法所選取的七個財務比率未給出理論證明,客觀性不足。二是指標未對現代企業的應用進行改進,主要體現在僅涉及企業的償債能力與營運能力,缺少對企業的盈利能力與發展能力的研究。
2. 指標賦予的權重缺少理論支撐。沃爾評分法對于七個指標給予的權重是符合常識的,但是缺少理論支撐。除此之外,對于不同行業來說,各指標的權重也會有所不同,對此沃爾評分法并未涉及。
3. 各項評分的計算公式存在漏洞。假設企業某一指標存在異常情況,根據總評分=Σ[(實際值/標準值)*權重]公式,或造成企業評分的不準確,影響企業財務狀況評價結果。另外,也未能排除企業通過粉飾關鍵指標來提高總評分的可能性。
二、沃爾評分法的優化
(一)沃爾財務評價體系中財務指標的優化
對于沃爾財務評價體系中指標的優化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指標的確定,二是指標權重的賦予,采用一定的方法使指標選取與權重給予具有客觀性與科學性。首先要確定目標行業,目標行業決定相關指標的選取與權重的賦予,因為不同行業存在本行業企業的財務特點,其財務評價的側重點肯定有所不同。在選定行業之后,第一步確定指標,從企業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成長能力四方面篩選財務指標,利用因子分析法確定進入最終財務評價模型中的財務指標;第二步確定指標權重,在確定相關財務指標之后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
(二)計分規則的改進
有時同行業間企業的同一指標相差過大,為了減少異常指標對目標企業業績評價造成的不合理影響,對各指標的單項評分采取極值限定的原則,比如極大值設定為正常值的3倍,對于極小值或不設置極小值或為正常值的0.5倍,針對具體指標進行差異化設置,正常值需要加以說明的是,本文模型設置的正常值不是某一指標的行業均值,而是某一指標的眾數的均值,當然對于眾數也是一個區間,即出現數值最多的區間,而非某一個值。另外,在計算得分的過程中加入調整分項,進一步減少異常數據的影響。改進后的計算規則如下。
每分比率=(行業最高比率-標準比率)/(最高評分-最低評分)
調整分=(實際比率-標準比率)/每分比率
最終評分=評分值+調整分
三、改進沃爾評分法的實際應用
(一)采用因子分析確定財務指標
選取2016年前三季度農業上市公司相關財務指標為樣本數據,基于國泰安構建原始數據庫。指標庫的構成為,盈利能力:總資產凈利潤率、流動資產凈利潤率、固定資產凈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息稅前利潤與資產總額比、營業利潤率;營運能力: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償債能力: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利息保障倍數、資產負債率、權益乘數、產權比率、長期資本負債率;發展能力:總資產增長率、基本每股收益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率。
利用IBM SPSS 20.0對樣本數據采用因子分析法進行分析,針對樣本提取10個因子時,得到85.976%方差貢獻率,大于85%,解釋效果較好。所以提取的這10個因子包含了原始數據的大部分信息,提取的10個因子滿足企業總體財務情況的表達。為進一步分析選取的10個因子對原始數據的意義,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轉法得出旋轉成份矩陣,如表2所示。
由表2得出,因子1代表盈利能力,主要是因為相關性比較大的有息稅前利潤與資產比指標、總資產凈利潤率指標等,均為企業盈利能力相關指標;因子2代表短期償債能力,相關性比較大的指標有速動比率與流動比率等,體現了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因子3代表長期償債能力,相關性比較大的指標為權益乘數與產權比率,一般來表現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因子4代表營運能力,相關性比較大的指標為總資產周轉率與流動資產周轉率,二者一般表示企業的營運能力;因子5代表發展能力,主要相關指標為營業利潤增長率與基本每股收益增長率;因子6代表盈利能力與發展能力,相關性比較大的指標有固定資產凈利潤率與總資產周轉率,其中前者與企業盈利能力相關,后者與企業發展能力相關;因子7代表盈利能力,相關指標為營業利潤率,屬于企業盈利能力指標;因子8代表長期償債能力,相關指標為利息保障倍數,該指標一般表示企業長期償債能力水平;因子9代表發展能力,解釋指標為凈利潤增長率,該指標屬于企業發展能力范疇;因子10代表營運能力,相關指標為固定資產周轉率,該指標屬于企業營運能力指標。結合實際情況,上述結果與實踐經驗存在著較大的吻合性,說明分析的結果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通過因子分析為沃爾評分法選取評價指標提供理論依據,并非單一的出于主觀經驗,使得指標的選取更為科學。endprint
結合表2結果,與農業企業的實際情況,基于評價體系的易用性與可靠性,本文選取的評價指標庫為,盈利能力:息稅前利潤/資產、總資產凈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償債能力:速動比率、流動比率(短期償債能力),利息保障倍數、產權比率(長期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固定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發展能力:凈利潤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率。
(二)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指標權重
根據層次分析法相關理論構建層次分析模型,如表3所示。
根據層次分析法的1~9標度法,結合相關專家的建議構建能力層與指標層的判斷矩陣如下:
以能力層A的判斷矩陣為例進行能力層權重的計算與一致性檢驗。本文采用根法進行權重的計算。首先對矩陣A的每一行元素求幾何平均,然后對該向量進行歸一化處理,該向量為權重向量,經計算權重向量WA=[0.14109,0.14109,0.26260,
0.45501]T。
對判斷矩陣A進行一致性檢驗。
設新矩陣B=A*WA=[0.56515,0.56515,1.0545,1.82675]T,新矩陣C=n*WA=[0.56436,0.56436,1.0504,1.82004]T,其中n為矩陣階數;
λmax=∑Bi/Ci=4.01039,其中Bi、Ci 分別為矩陣B,矩陣C的第i個元素;
CR=CI/RI,其中CI=(λmax-n)/(n-1)=0.00346,查閱RI標準值表,此處RI=0.90,經計算CR=0.00384<0.1,說明能力層的判斷矩陣A具有一致性,權重向量WA可以被接受。同樣的,本文得到指標層T的各矩陣的權重向量與CR值。
WT1=[0.25,0.25,0.25,0.25]T,CI=0,CR=0<0.1;
WT2=[0.5,0.5],CI=0;
WT3=[0.5,0.5],CI=0;
WT4=[0.2,0.4,0.4],CI=0,CR=0<0.1。
由結果可知,矩陣T1、T2、T3、T4的CI值為0,說明指標層的各矩陣具有完全一致性。
將能力層權重與指標層權重對應相乘,得出指標層最終的權重,其結果如表4所示。
WT=[0.03527,0.03527,0.03527,0.03527,0.07055,0.07055,0.13130,0.13130,0.09100,0.18200,0.18200]
(三)農業行業改進沃爾評分體系的構建
結合上文的相關結論,農業行業改進后的沃爾評分法體系構建如表4所示。
四、結語
本文從模型的客觀性出發,針對沃爾評分法在指標選取、指標權重給予時主觀性太強的缺陷進行改進,針對評分算法的不嚴謹性進行修正,并以農業行業公司為例進行實際應用,為企業應用沃爾評分法評價自身業績提供了更為科學的方案。
參考文獻:
[1]陳超,周朔.運用沃爾評分法評價房地產企業財務績效——以萬科地產為例[J].經濟與管理,2015(01).
[2]戴芳.改進沃爾評分法下的石油工程財務預警體系[J].會計之友,2016(18).
[3]黃倩,趙惠惠.沃爾比重評分法改進及評價效果的驗證研究[J].會計之友, 2011(06).
[4]王躍武.沃爾評分法的缺陷及其改進[J].財會月刊,2011(03).
[5]張迪.沃爾評分法在實踐應用中的改善——基于制造企業的實證研究[J].會計之友,2012(04).
(作者單位:中鐵現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