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惠
摘 要:幼兒園新教師在走向工作崗位,毋庸置疑會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職業適應。職業適應期能否順利渡過關乎新教師的職業理想是否得以達成,職業生涯是否得以繼續,職業傾向是否得以實現。新教師若想順利渡過職業適應期,故認為必須從職業生理、心理、人際關系、技能以及環境這五個方面來適應教師的職業要求,以期能夠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新教師;職業適應;對策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1.041
《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基本普及學前教育”,隨著幼兒園數量的不斷增加,大批的新教師進入幼兒園。幼兒教師隊伍的數量及質量直接影響著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并最終影響兒童的全面發展。幼兒園新教師良好的職業適應性能為她們的職業發展開一個好頭,也有利于幼兒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1 生理適應
1.1 遵守《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樹立良好形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育部于2012年頒布出臺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該標準明確提出從事幼兒園教師職業應當滿足的基本條件,按照此標準執行可以促進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以及幼兒園辦園質量的提升。
新教師要盡快完成角色轉換——學生向社會人的過渡。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實現的,這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要把自己在學生時代養成的諸多不良生活習慣摒棄掉,諸如:上課睡懶覺、遲到早退的情況等,這都不符合幼兒園教師的職業崗位要求,必須加以順應。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新教師應該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遵守《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在同事、幼兒及家長面前樹立良好形象,不要化濃妝,不要穿奇特的衣服及高跟鞋,不要做美甲,要把頭發盤起來等。
1.2 直面壓力危害,緩解生理壓力
當今就業形勢相當嚴峻,找不到工作的比比皆是,雖說幼兒園教師相比中小學教師而言面臨的壓力要相對較小一些,比如:與教師職業相關的教育教學、職業聲望、學歷職稱、人際關系等方面也是不容小覷的。尤其是遇到自己喜歡的職業,越會給自己帶來壓力。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轉換成動力,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吉里亞科和薩克里夫于1978年最先在《教育評價》上發表了關于教師工作壓力的文章,將教師職業壓力定義為:由教師的工作而產生的負向情感與癥狀。產生壓力常見的反應有:失眠、焦慮、易怒、抱怨、惡心、易發脾氣、喪失信心、對工作不滿意等。
緩解生理壓力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擁有清醒的大腦和健康的身體;其次要學會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緒,比如聽聽音樂、逛街購物、做深呼吸等;再者,學會轉移注意,在煩悶時可以看書、看電影,或者是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如:畫畫、跳舞、游泳等;還可以找自己的知心朋友互訴衷腸等。
2 心理適應
人的心理機能有高低級之分,低級的心理機能包括感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高級心理機能具有一系列不同于低級心理機能的特征:它們是隨意、主動的;其反映水平以概括和抽象為特征;它們是社會文化歷史發展的產物;具有以符號或詞為中介的間接結構特點。從個體發展來看,高級心理機能是在人們的勞動實踐和交往過程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人的所有心理特性都是外部的東西不斷內化的結果。
新教師要發揮自己的高級心理機能,首先要進行心理調適,其方法有很多,一要充滿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奠基石。自信的人總是能從自己身上找到閃光點,找到前進的動力,使自己的潛能最大限度發揮出來,投射到工作中會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能夠較好地處理教學中的問題;投射到生活中會使周圍的人陽光面對生活;二要學會換位思考。所謂換位思考,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即想人所想。學會換位思考,這是人與人交往的基礎。人與人之間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寬容。
3 人際關系適應
學會正確處理自身同周圍人的人際關系。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中尋求立足之地,一要靠專業技能,二要靠人際關系,而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后者。在處理問題時如何做到得心應手這是新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新教師往往單純、直率,在處理問題時不能像老教師那樣左右逢源,將各種關系化為無形之中。要想構建和諧穩定的人際關系,新教師首先應做到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掌握較扎實的專業知識,加強自身道德文化素養,不斷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其次,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熱愛教育事業。
3.1 正確處理與幼兒的關系
第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當我們接觸到新的人和事物,或者到了新的環境,我們可能會對周圍的人、物、環境等做出初步的評價,這種初步的印象在一定時間或者是相當長的時間內難以改變,甚至會影響到今后與這些人的交往,這就是首因效應。對于幼兒來說,同樣也是這個道理。新教師給幼兒的第一印象如何,將對幼兒的成長乃至一生都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第二,加深師生感情。幼兒對新教師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關鍵在于新教師的性格、素質、組織活動的水平等。第三,尊重和信任幼兒。要想與幼兒建立平等的同伴關系,尊重與信任幼兒是首要條件。每一位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她)們有自己的思想,而老師的主要職責就是要走入他(她)們的內心世界,傾聽他(她)們的真實想法。
3.2 正確處理與家長的關系
現在的家庭模式基本為“四二一”模式,即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父母、一個孩子。自然而然小孩兒就成了家中的“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給孩子的一切都是最好的,所以,在幼兒園小孩兒如果不小心發生磕碰或是小伙伴之間發生爭執,家長便會百折不撓,要求幼兒園必須給出交代。正因為此,教師與家長的相處難免會使新教師產生壓力。我認為,新教師首先應該熟悉每一位幼兒的家長,了解其職業、家庭背景、文化水平等,在與家長初次見面時,應主動擔負起建立彼此相互信任的責任,介紹幼兒在幼兒園各個方面的表現,諸如幼兒的行為、人際關系、情緒、飲食等,幼兒的優點、點滴進步都要告訴家長,不要吝惜對幼兒的贊美,當然,對于幼兒在園出現的問題也要及時告訴家長,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取勝,但一定要講究方法和技巧。endprint
3.3 正確處理與同事、園長的關系
同事之間的關系很重要也很微妙。尤其是女性和女性之間的相處,如若一個人排斥,久而久之便會造成全體都會排斥那個人,以至于被迫離開工作崗位。因此,同事之間要相互幫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盡可能避免出現上述情況。在新教師遇到難題時老教師不要吝嗇自己的經驗、知識,要悉心教給新教師,幫助其處理問題,以期能夠縮短新教師的職業適應期。同樣的,新教師在遇到問題不要礙于面子要悉心向老教師請教、學習。
園長的性格特征及領導能力對整個幼兒園的發展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新教師對園長應做到尊重而不奉承、服從而不盲從,以一種等距離的原則處理好與園長的關系。
4 技能適應
4.1 擁有不斷學習的意識
當今時代處于21世紀,社會不斷發展、科技不斷進步,知識日新月異。要想不被世界所淘汰,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該擁有不斷學習的意識。博覽群書,各科書籍,如哲學、社會學等均要涉獵到,俗話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用知識武裝自己,不斷給自己“充電”,了解本專業的最新動態,掌握第一手資料。
4.2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理論沒有實踐會造成假大空,遇到實際問題不能解決,只有實踐沒有理論就會缺乏相關的理論支撐,沒有說服力。所以,只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會產生應有的作用,發揮應有的效果。初入職的教師,往往已具備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沒有實踐經驗,要想使自己的教學能力得以提高,不僅需要教育理論的支撐,而且需通過教師本身的經驗積累和實踐探索,并進一步內化為個人的理論,形成正確的教育觀。
5 環境適應
5.1 物質環境方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幼兒園應為新教師創設良好的工作教學環境。人類的不斷發展,同周圍的環境密切相關,俗話說:“環境是第三任老師”。工作環境是開展工作的外在條件。只有具備了相應的條件,才有可能實現組織目標。對于教學工作的開展,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環境,根本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5.2 非物質環境方面
5.2.1 工資待遇
這個世界是物質化的世界,有人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的確,金錢對我們來說真的很重要。所以,幼兒園教師工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新教師的去留。要想留住優秀教師,要想使幼兒園變得更加出色,必須要提高新教師的工資待遇。所以為了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工資待遇,教育部提出了以下措施:第一,擴大發展普惠性民辦園和城鄉公辦園。以區縣為單位制訂幼兒園總體布局規劃,逐年安排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園。第二,實現非在編教師同工同酬。通過多種方式補足配齊各類幼兒園教職工,有條件的地方出臺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標準。通過生均財政撥款、專項補助等方式,支持解決好公辦園非在編教師、農村集體辦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問題,逐步實現同工同酬。第三,堅持小學一年級“零起點”教學。完善區域教研和園本教研制度,充分發揮城市優質幼兒園和農村鄉鎮中心幼兒園的輻射帶動作用。堅持小學一年級“零起點”教學,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第四,健全幼兒園家委會制度。各地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和隨機抽查制度,落實幼兒園年檢制度及幼兒園信息公示制度。幼兒園要建立健全定期自查自糾制度和家長委員會制度,對事關幼兒和家長切身利益的事項應充分征求家長委員會的意見。
5.2.2 教師支持
學校應積極提倡新老教師之間的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共同進步。人道是:“合作共贏”,不僅僅指的是企業與企業之間,也可以是員工與員工之間,在幼兒園指的是教師與教師之間。只有新老教師之間相互合作,取長補短,實現共贏,對自身來說可以豐富自身的知識,擴充知識面;對幼兒園來說,師資力量雄厚了,自然而然會獲得更好地發展;對幼兒來說,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者”,教師的知識豐富了,相應地就能夠給幼兒更好的教育,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可謂:“一舉三得”。
5.2.3 幼兒園管理制度
每一位新人步入新的工作崗位都會受到單位管理制度和組織紀律的約束。相應的,每一位新教師進入幼兒園,也會受到幼兒園管理制度的要求。要想盡快融入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新教師應該遵守幼兒園的各項管理制度。在建立健全幼兒園各項規章制度時首先要做到人性化,“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應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要一味按照“死的”規章制度辦事,一旦發現不合理的地方,必須盡快予以調整。其次,制度應具有公平性。一定要做到一視同仁,力求公平、公正,保證每一位幼兒園教師都能受到合理的對待;園長更要以身作則,處處做表率,為幼兒園其他教師樹立榜樣。再者,堅持獎懲制度,賞罰分明。
參考文獻
[1]石英.提升幼兒園新教師崗位適應能力的思考與實踐[J].當代學前教育,201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
[3]駱國英.如何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及職業適應能力[J].職業時空,2007,(21).
[4]任平.三元交互決定論對幼兒園新教師職業適應的啟示[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