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紅
摘 要:現代化的教育體系當中,小學生之所以在成績上非常不理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們的注意力不夠集中,總是會不自覺地出現開小差的情況,或者是在課堂學習上搞小動作,以至于出現遺忘和錯漏,在運用方面也非常不足。為此,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將會成為日后教學的重點工作。文章就此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培養;學生;注意力;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4-009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4.055
相對而言,小學生注意力的培養,要盡量避免通過強制性手段來完成。現如今的很多小學生,都受到了時代的熏陶和家庭的影響,他們崇尚自由的學習方式,同時開始敢于和教師站在對立面,如果我們采取傳統的教育方法,有可能引起小學生的抵觸心理,再加上家長的干預,會在注意力培養上出現相反的效果。為此,在注意力培養過程中,要堅持良性循環模式。
一、小學生注意力現狀分析
(一)注意力不集中
小學知識學習過程中,很多小學生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小學生的成績、能力等,都沒有得到較大的提升,不利于自身的進步。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主要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小學生天生好動,很多小學生都喜歡在課堂上搞小動作,同時,在回家做作業的過程中,也無法達到專心致志的效果,這就促使他們在知識掌握水平上不斷下降,自身的成績也沒有得到良好提升,對于今后的發展和特長培養,造成了很大的阻礙[1]。第二,小學生在學習方面,總是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有相當數量的小學生,都存在學習拖沓現象,未形成規律的學習模式,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促使小學生的多方面能力,未有效形成,在最終的學習效率、學習質量方面,會出現很大的隱患。第三,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沒有得到良好的落實[2]。
(二)注意力培養過于強硬
就小學生本身而言,針對他們開展注意力方面的培養,并不能通過強硬的手段來開展,這是超出小學生承受范圍以內的。例如,部分教師針對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采用體罰的方式完成,雖然能夠在短期內取得一定的效果,可是通過調查后發現,當小學生長期處于高壓學習環境當中,自己的身心狀態會受到嚴重的摧殘,雖然在學校以內表現非常良好,可是在放學后就會恢復本性,長此以往很容易在心理問題、疾病上有所形成[3]。另一方面,在注意力的培養手段上保持強硬以后,特別容易觸發小學生的極端心理,他們對教師的怨恨程度會不斷地增加,做出極端行為的概率是比較高的。所以,針對小學生注意力的培養,是絕對不能開展過于強硬手段的。從近幾年的教育發展來看,任何錯誤手段的應用,都會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輿論壓力,幾乎所有的關于教育部門,都會遭到強烈的譴責,在家長的投訴方面也不斷增加,這就為國家今后的人才培養構成威脅。
二、學生注意力的培養對策
(一)保持嚴格的課堂紀律
小學生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必須得到良好的干預和引導,要促使他們保持規律學習,減少各種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要最大限度地幫助小學生獲得較多的進步,從而改善自身的不足。結合以往的教育經驗和當下的教育標準,認為學生注意力的培養過程中,需要對課堂紀律充分地嚴格。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課堂也是一樣。如果沒有嚴格的課堂紀律是無法保障課堂教學正常進行的,同時嚴格課堂記錄也是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的重要保障。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維持嚴格的課堂紀律,為學生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規定學生在課堂上不允許做小動作也不能打擾其他學生的學習,從而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由此可見,為了讓小學生的注意力得到充分的提升、鞏固,必須將課堂紀律保持在嚴格狀態,同時要針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例如,當班級內部的學優生犯錯誤,或者是在課堂上違反了紀律,依然要接受懲罰,這樣做的好處在于,能夠給其他同學樹立較好的榜樣。
(二)優化課堂設計
從主觀的角度來分析,小學生之所以出現了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與課堂設計的缺失存在一定關系,如果教師所講解的內容,不能讓小學生十分感興趣,或者是產生強烈的厭煩情緒,肯定會在具體的學習上,達不到預期效果,最終造成的不良影響,將會難以在短期內解決。建議優化課堂設計,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第一,運用多媒體技術完成教學。多媒體在播放過程中,可以利用音頻、視頻、PPT等方法來展現,促使課堂學習內容更加生動、有趣,讓學生在感受現代技術的同時,對課堂知識有一個深入的學習,逐步在正確的軌道上前進,減少過往的不良習慣。第二,在課堂設計過程中,可以適當地邀請小學生來講解。例如,在某一道典型例題的分析過程中,可以讓掌握較好的同學上臺講述,這樣可以對小學生形成充分的吸引,教師也可以對小學生的表情、學習習慣、學習狀態等,做出詳細的記錄,便于在下一堂課程中做出相應的改正。優化課堂設計,是提高小學生注意力的重要方法,日后要高度關注。
(三)密切關注學生動態
小學生注意力的培養過程中,不能總是從教師的角度來出發,還要對學生的動態做出密切的關注。例如,有些小學生在課堂上會出現精神恍惚的現象,此時,教師不能急于對學生開展批評,應該觀察小學生是否出現了強烈的身體不適,是否遭受到了較大的精神打擊,要帶領小學生到辦公室進行休息,或者是讓其在課桌上暫時趴一會兒、緩解精神緊張。如果小學生依然沒有好轉,則需要趕緊就醫,避免造成身體狀況的進一步惡化。從既往的教育來看,有很多教師并沒有對學生的動態積極關注,總是在學習上提出強烈的要求,這就很容易促使教育工作在錯誤的道路上前進,造成了很多的不好現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日后,我們培養學生注意力,要根據他們的動態狀況來完成,掌握好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身心狀態,才能實施有效的調整,才能在引導方面更好地落實。
參考文獻:
[1] 梁麗英.淺談低年級學生注意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1(19):103.
[2] 艾拜都拉·艾依提. 如何培養學生課堂注意力[J].赤子(中旬),2014(4):232.
[3] 石立志.淺談學生課堂注意力的培養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6,3(6):2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