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筱玉 唐中鋒 吳菊 孫慶梅
【摘要】 目的 分析在胎兒唇腭裂的臨床影像學診斷中, 二維超聲顯像出現誤漏診的具體原因。
方法 1例產下唇腭裂胎兒的孕婦, 生產前接受二維超聲診斷, 根據相關情況對出現誤漏診的具體原因進行分析。結果 該孕婦在孕39+周自然分娩1名胎兒, 胎兒的體重為3120 g, 存在明顯的唇腭裂癥
狀, 唇部的裂隙范圍包括右側的白唇部分, 胎兒的紅唇部位明顯裂開, 經診斷為明顯的單側上唇隱裂伴有Ⅰ度唇裂。該例胎兒唇腭裂被誤漏診的原因主要與掃查的切面及胎兒張口圖像掃查未到位存在直接關系。結論 在利用二維超聲現象對胎兒唇腭裂進行掃查診斷時, 不同原因的影響可能會出現誤漏診的情況, 醫務人員一定要對圖像進行更為科學、動態性更強的掃描, 以免胎兒唇腭裂出現誤漏診。
【關鍵詞】 唇腭裂;誤漏診;胎兒;二維超聲;原因;顯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5.073
胎兒唇腭裂在臨床當中是一種遺傳性疾病, 也是胎兒面部畸形疾病當中十分常見的一種。胎兒在生長發育的過程當中口部出現的局部未融合情況, 就會出現裂口, 這個裂口出現在胎兒的唇部、顎部, 即為唇腭裂[1]。對于胎兒唇腭裂的臨床診斷, 伴隨相關儀器的發展及新技術的出現, 胎兒唇腭裂的檢出率已經明顯提高, 但是二維超聲在實際應用中會受到具體的掃查方式、結構遮擋等因素的影響, 所以在胎兒唇腭裂的診斷中可能會出現誤漏診的情況[2]。如果出現誤漏診, 就會造成孕婦產下畸形胎兒, 這對于母嬰雙方都十分不利。本研究針對二維超聲顯像在胎兒唇腭裂中的誤漏診原因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在本院生產胎兒存在明顯唇腭裂情況的孕婦1例作為研究對象。孕婦年齡28歲, 妊娠期間規范化服用葉酸并且在本院定期接受產檢, 未發現異常情況, 接受唐氏篩查顯示為低風險, 無家族遺傳病史。孕婦在孕24+周時接受中孕期超聲篩查, 但是未發現異常情況。
1. 2 方法 孕婦在本院接受二維超聲顯像掃描, 掃描探頭的頻率為4~7 MHz。醫生在檢查過程當中對胎兒面部前方存在羊水的切面進行重點掃查, 并且利用橫、縱切面及冠狀面三平面方式獲得胎兒唇顎部位的切面。如果出現顯示不清的情況, 醫生讓孕婦適當變換體位, 并且在孕婦的腹壁上輕推探頭[3]。
1. 3 觀察指標 對本例胎兒唇腭裂的誤漏診原因進行分析, 并予以總結。
2 結果
該孕婦在孕39+周自然分娩1名胎兒, 胎兒的體重為3120 g, 存在明顯的唇腭裂癥狀, 唇部的裂隙范圍包括右側的白唇部分, 胎兒的紅唇部位明顯裂開, 經診斷為明顯的單側上唇隱裂伴有Ⅰ度唇裂。該例胎兒唇腭裂被誤漏診的原因主要與掃查的切面及胎兒張口圖像掃查未到位存在直接關系。
3 討論
在胎兒顏面部畸形疾病當中, 唇腭裂最為常見, 可以占到先天性畸形疾病的9%~14%且在不同種族當中發病率也存在一些差異, 目前, 我國胎兒唇腭裂的發生率在0.18%左右。對于該病的發生, 臨床目前尚未形成統一定論, 但是多數認為與遺傳因素、孕婦在妊娠早期階段接受藥物治療、孕婦孕期內吸煙或者喝酒、胎兒父母的職業等相關。胎兒唇腭裂可以與其他類型的畸形疾病共同并存, 且在相關因素的影響下近幾年的發生率略有升高。胎兒唇腭裂不僅會造成其顏面部明顯畸形, 影響顏面部的整體美觀程度, 更會給胎兒的鼻腔及口腔功能帶來影響, 造成其日后生活質量嚴重下
降[4]。因此, 對胎兒唇腭裂進行科學的診斷十分必要, 對其出現誤漏診的原因進行分析也值得臨床加以研究。
伴隨醫學的快速發展, 超聲影像技術在臨床當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 這也提高了胎兒唇腭裂的產前診斷準確
率[5]。對于胎兒唇腭裂的診斷, 此前醫院一般會選擇單一性質冠狀切面進行篩查, 但是這種方式很容易受到胎兒臍帶遮擋等偽像的干擾而導致胎兒的診斷出現誤診或者漏診。與這種方法相比, 二維超聲三平面顯像診斷方式可以將胎兒的唇腭裂單一冠狀切面的信息顯示的更為豐富, 并且可以同時發揮橫切面、縱切面及冠狀面的自身優勢, 彌補單一切面掃描的不足之處, 這樣就可以對疑似出現唇腭裂的胎兒進行三切面的相互印證, 但是對于裂口相對較小的腭裂及單純性質的腭裂, 在診斷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最近幾年, 臨床當中已經有學者經由胎兒的一側面頰向對側方向進行掃查, 利用這種斜橫切面對探頭一側的原發及繼發腭裂情況進行相應的觀察, 并且會利用梨狀的孔聲束向胎兒的足側方向進行掃查, 向其頭側的方向斜冠狀切面進行觀察, 這樣可以對胎兒的二維超聲掃描及唇腭裂的診斷進行完善[6, 7]。
對于唇腭裂的胎兒而言, 單純唇腭裂的胎兒顏面部冠狀切面及橫切面觀察較為明顯, 具體表現為胎兒的一側上唇或者雙側上唇出現了連續性的回聲中斷情況, 并且出現了暗帶回聲, 胎兒完全性唇裂出現的豁口可以延伸至鼻孔部位。胎兒出現單側缺裂, 其上唇弓一側的回聲就會出現中斷, 造成受累的側鼻孔出現變形與變扁, 胎兒的鼻尖部位也會出現歪斜, 而如果出現雙側缺裂的情況, 胎兒上唇人中雙側的唇弓回聲也會出現中斷, 胎兒的病變部位會出現明顯的塌陷, 鼻翼及鼻孔還會向兩側拉寬, 且鼻小柱或向一側偏斜[8, 9]。對于單純不完全腭裂的胎兒而言, 在對其進行超聲掃描時很難直接將具體的征象顯現出來, 并且由于受到胎兒上頜骨壓槽突部位的遮擋, 會造成腭裂口很難被顯示出來。一些胎兒在患有完全唇裂的同時還會合并有完全腭裂或者出現壓槽突裂的情況, 如果患兒合并有單側的壓槽突裂, 其上頜骨壓槽的回聲會出現明顯中斷, 胎兒的正常弧形也會明顯消失, 裂口中線一側的牙槽突還會向前突出, 但其裂口往外側的牙槽突則會出現較為明顯的后縮, 在橫切面部位會出現明顯的錯位情況。如果這類胎兒出現了雙側的牙槽突裂情況, 其雙側上唇及牙槽突會出現連續中斷的情況, 其鼻部的下方可以出現明顯的向前強回聲突起, 也就是臨床中所講的頜骨前突。此外, 一些胎兒為不規則的唇裂癥狀, 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主要是與羊膜帶綜合征相關, 這種類型的胎兒面部、唇部都會出現嚴重變形, 且裂口的形態較為怪異, 存在明顯的不規則特點, 并且可能造成胎兒出現肢體發育異常及軀干發育異常的情況。endprint
在胎兒的唇腭裂癥狀當中, 上唇隱裂是一種十分少見的唇裂畸形癥狀, 其主要表現為胎兒的上唇部位出現一處垂直狀的皮膚隆起或者皮膚凹陷, 內部的口輪匝肌出現部分中斷的情況, 這種唇腭裂疾病可以單獨發生, 也可以與其他類型的唇裂畸形癥狀協同出現。在本研究中, 胎兒接受檢查后為上唇隱裂并存在Ⅰ度唇裂情況, 患病部位較為明顯, 但是在孕婦的產前診斷當中未能作出明確診斷[10]。醫生在對該例孕婦的孕中期篩查超聲圖片進行回顧分析后, 將胎兒唇腭裂出現誤漏診的情況分析如下:①醫生在進行掃查的時候切面的深度出現了過深情況, 探頭的聲束已經切過了胎兒的口輪匝肌部位, 但是這一部位的結構并沒有出現中斷, 超聲掃描的結果顯示正常, 此時如果醫生沒有進行由淺至深的動態反復性掃描, 就很難發現胎兒存在的異常情況。②醫生在進行掃查的過程當中曾經采集到了胎兒的張口圖像, 并且根據此前的臨床經驗認為如果可以采集到胎兒的張口圖像, 就可以排除胎兒的唇腭裂及面斜裂情況。但是, 正是由于胎兒在張口之后唇部組織出現了明顯的拉緊, 造成在Ⅰ度唇裂的情況下可以見到的溝槽狀異常回聲出現了消失的情況, 從而造成了胎兒唇腭裂被誤漏診。
在此次研究當中, 本院選擇了1例產下唇腭裂胎兒的孕婦作為研究對象, 并且對具體的誤漏診情況進行了相關分析。在對相關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后本院對胎兒唇腭裂的誤漏診原因進行了總結, 需要醫生注意的是, 在胎兒唇腭裂的二維超聲顯像掃描當中, 一定要進行由淺至深的動態性掃描, 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存在的隱患問題等。此外, 醫生在對孕婦進行掃查時, 即便是采集到了胎兒張口的圖像, 也需要進行全面分析, 以免出現誤漏診的情況。與此同時, 醫生也需要不斷完善個人能力, 掌握胎兒唇腭裂的篩查技巧等。
綜上所述, 對于胎兒唇腭裂的診斷, 二維超聲顯像在不同因素的影響下可能會出現誤漏診, 醫生在實際掃查時需要選擇科學的方式, 并且對可能出現誤漏診的隱患問題進行排查, 確保胎兒接受科學的掃查診斷, 以此降低臨床中唇腭裂胎兒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曹黎. 二維超聲對胎兒唇裂的診斷.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3, 24(4):886.
[2] 張映蘭, 吳文燕, 梁江維. 超聲容積斷層顯像技術在胎兒唇腭裂診斷中的價值.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12, 26(11):55-56.
[3] 何敏, 曾靜, 黃秋媚. 胎兒唇腭裂的二維及三維超聲顯像及漏診原因分析. 當代醫學, 2013, 19(21):25-26.
[4] 胡卯秀, 喻林. 二維及三維超聲在胎兒唇腭裂產前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中國婦幼保健, 2015, 30(9):1432-1434.
[5] 席梅, 劉衛星, 曾莉, 等. 二維及三維超聲在胎兒唇腭裂產前診斷中的應用. 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 2013, 10(4):281-285.
[6] 楊珊. 二維超聲和三維超聲聯合應用診斷胎兒唇腭裂的臨床意義. 中國農村衛生, 2013, 23(z1):104.
[7] 朱秀香. 胎兒唇裂四維超聲漏診原因分析. 中國民康醫學, 2014(20):66.
[8] 何光智, 張輝, 楊建恩, 等. 胎兒單純腭裂的產前超聲診斷. 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 2014(7):561-570.
[9] 徐亞蘭. 胎兒唇腭裂的超聲診斷及誤診原因分析.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6):70.
[10] 于金華, 李丹丹, 代培鳳, 等. 二維與三維超聲聯合在胎兒唇腭裂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濰坊醫學院學報, 2013(5):338-340.
[收稿日期:2017-09-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