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梅
摘要:融入了波點裝飾的學生陶件作品,仔細去品味它,你能發現陶件造型線條有充足的想象空間,陶件的外輪廓線條從足底還在繼續延伸。也就是說融入波點藝術給陶藝作品留下來繼續創作的余地,韻致陶外!小創作者們把灑脫、奔放的激情通過圓點的疏密,大小等排列,不受具象要求的約束,而圖樣卻沒有再現了,從側面體現了普通裝飾審美與波點裝飾審美的區別。
關鍵詞:或大或小;或聚或散;大波點;小波點
根據國家2017年倡導的“美術核心素養下的中小學美術創新常態課”精神,旨在美術課堂上培養學生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情趣、創新創造及文化理解的能力。
陶藝課是我校個性拓展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周二、四下午第7-8節開設,從中、小學生中選拔組成社團成員。學生陶藝作品總是會有很多生活的痕跡,他會在不經意間捕捉到生活中某一個點用在陶藝捏塑上,如今天他到了草間彌生的巨型南瓜,他會在今天的陶藝主題《筆筒》課中,捏塑南瓜外形的筆筒,圓點或大或小,或聚或散排列,初步實現陶件與波點藝術相結合的雛形,獨一無二,待到干后,上底釉,畫波點,再施釉,直到1200℃燒制而成陶器藝術品。
自2014年秋季以來,我校經過3年多的陶藝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創新能力可以從陶藝制作與國際相結合,吸取波普藝術的精髓,其中草間彌生的波點藝術更是波普藝術的杰出代表,陶藝與波點相結合,給學生陶藝作品注入一股清泉。筆者在陶藝課程教學實踐中從以下兩方面闡述。
一、陶件主題系列在裝飾上以“波點”為主的實踐研究
波普藝術是一種流行風格,它以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定義,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誕生于英國,又稱“新寫實主義”和“新達達主義”,它反對一切虛無主義的思想,通過塑造那些夸張的,視覺感強的,比現實生活更典型的形象來表達一種實實在在的寫實主義,波普藝術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就是圖形,尤其是圓點圖形。
融入了波點裝飾的學生陶泥作品,仔細去品味它,你能發現陶泥造型線條有充足的想象空間,陶泥的外輪廓線條從足底還在繼續延伸。也就是說融入波點藝術給陶藝作品留下來繼續創作的余地,韻在陶外!學生們把灑脫、奔放的激情通過圓點的疏密,大小等排列,不受具象要求的約束,而圖樣卻沒有再現了,從側面體現了普通裝飾審美與波點裝飾審美的區別。
筆者通過八年級14個班的608份學生問卷調查,得出圓點的聯想數據如下,50%聯想到漢堡、餅干食物;10%聯想到方向盤;8%聯想到足球;12%聯想到西瓜;10%聯想到太陽,剩下10%為各種答案。原來,草間彌生波點怪婆婆會飛的辣椒,巨大的南瓜,葡萄、蝴蝶、小花竟然全部是由各種波點組合畫成的。
波普藝術,尤其是草間彌生波點怪婆婆的波點藝術自帶復古感,通過特定圖案與元素不斷增生,繁殖,大波點象征著自由與豪放,而小波點代表了法式的浪漫與優雅。無窮無盡的圓點與條紋,艷麗的花朵疊成海洋,混淆了真實空間存在,營造一種無限延伸的空間。
筆者指導學生在陶泥制作上刻圓點,劃圓點,拓印圓點,通過圓點的大小、輕重變化、或變形與空心、小泥片增生、牙簽戳圓圈等手法,讓學生陶泥作品與波點藝術相結合。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學生創新能力在波點與局部陶泥之間或精致或夸張的表現中培養形成。
二、波點為主的陶泥系列作品與波普“裝置藝術”的實踐探索
波點藝術非常有趣,也是學生所熟悉的圖形,裝置藝術始于60年代,也稱為“環境藝術”。作為一種藝術,它與六七十年代的“波普藝術”、“極少主義”,“觀念藝術”等有聯系。在短短幾十年中,裝置藝術已經成為當代藝術中的時髦,許多畫家、雕塑家都給自己新添了“裝置藝術家”的頭銜。在西方已經有專門的裝置藝術美術館,例如英國倫敦的裝置藝術博物館,美國舊金山的卡帕街裝置藝術中心,由1983年的一棟樓發展到2000年的四棟樓。紐約新興的當代藝術中心,幾乎就是一個裝置藝術展覽館,在它的庭院中,修筑了露天裝置藝術的專用隔間。美術院校也開始開設裝置藝術課程。在英國,哈德斯費爾得大學已經設有專門的裝置藝術學士學位。在西方當代美術館的展覽中,裝置藝術也占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以美國圣地亞哥當代藝術博物館為例,在1969年至1996年期間,就舉辦了67次裝置藝術展覽。在美國美術院校畢業的碩士生很多人都成了裝置藝術家。
裝置藝術需要經費等綜合財力,在我們陶藝教學中,裝置藝術還處在摸索階段,計劃在陶藝作品展覽大環境的氛圍中,波點藝術作品噴繪在陶藝(融入了波點裝飾的陶泥)后面,同時讓觀者看見同樣主題的立體與平面不同的表現藝術,不同的材質,不同的表現手法的對比視覺沖擊力,使得學生陶藝作品形象更加豐實、飽滿,令人震驚!波點藝術無限延伸的可能性,令陶藝作品充滿神秘、美妙的氣息,而波點豐富的細節,密集的波點和網狀圖案給火與土的陶藝作品帶來新的生命力。
筆者從波點與陶泥結合實踐及波點陶泥與裝置藝術探索實踐兩方面,粗淺的探究了陶藝課程的創新教學模式,拋磚引玉。
參考文獻:
[1]《波普藝術》Pop Art李黎陽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草間彌生》劉易斯·卡羅爾著,2014.10.上海文藝出版社
[3]《瓷器的秘密》徐朝輝著,2016.1.四川美術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