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聰明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涵蓋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大模塊,并包含了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有人文積淀、理性思維、技術運用等十八個基本要點。
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在新的歷史時期落實立德樹人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是以人為本的時代特征對教育本質認識的催化。核心素養的提出,對我們真正走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確立回歸教育本原的思維邏輯,為學校教育教學實踐,提供了引領性支撐。
在實踐過程中,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通過三個緊密相關的途徑,即課程改革,教學實踐和評價改革。核心素養的落實不僅僅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變更,而是必須以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變革為保障的。在當下的教學中,知識灌輸和技能訓練仍然是教學的基本方式,過度關注固定的解題過程和標準答案的現狀非常普遍。要把“知識為本”的教學轉變為“核心素養為本”的教學,必須大力推進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轉變,而這些改變又必須與評價改革相配套。
“綠色指標”以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為核心
因此在評價改革中,上海市推行了一套綠色指標評價體系。在該體系的1.0版本中,綠色指標以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為核心,涵蓋學業水平指數、學習動力指數、學習負擔指數、師生關系指數、教師教學方式指數、跨年度進步指數、身心健康指數、品德行為指數、學生社會經濟背景對學業成績影響指數、校長課程領導力指數十個方面。這對學校轉變教育管理模式、教學研究方式、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狀態,以及轉變社會價值觀念等都有一定的實踐成效。
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進一步展開總結反思,要在1.0的基礎上提升綠色指標的專業性,更加提升綠色指標對實踐的干預,因此對綠色指標1.0版本進行了“升級”。相比于綠色指標1.0,2.0有以下5點變化:綠色指標框架更完整;評價指標內容更豐富,對原有指標進行了內容的充實;評價指標結構更合理,指標之間的邏輯關系更加合理;數據采集方式更多樣,出于為基層學校減負、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綠色指標2.0將打破“一次測試兼顧全部指數”的方式,探索與綜合素質評價等相關工作共享數據的方式,避免重復性工作;基于結果的改進更明確,基于綠色指標評價結果的實踐改進行動研究,對綠色指標指數本身的深化研究,運用綠色指標評價的思想方法技術開展區本化、校本化實踐。
評價改革還應包括學校內部評價等
評價改革不僅包括高考和中考制度的改革,而且應當包括學校內部與教學過程緊密伴隨的日常性評價,包括以日常性評價為基礎、與學校課程體系相匹配的學校內部評價系統。學校內部評價系統的建設是教育質量保障的基礎性工作,是在“促進人的發展”的根本目標下,推動教育教化與涵養的完整功能,日積月累地直接作用于學生的保障性措施。
長期以來,學校往往過分關注終結性評價,特別是與升學相關的高利害考試評價。教學形成了一個以“結果制約過程”為特征,以高考和中考為龍頭,層層相連、環環相扣的習慣機制和龐大體系。在這樣的體系下,學生在一個真正有趣的課堂里表現出來的興奮和對于知識的興趣,都會被單調乏味、以答題為中心的訓練給驅趕殆盡。
“教學評”交融,實現“評價亦是學習過程”
我們固然要推動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力求使其更多地從學校外部發揮對基礎教育學校教學的正面導向作用,但畢竟招生考試有它的功能定位和實施條件的時空限制,其改革的艱難也非一役之功。但是,即使是在目前的外部條件下,學校通過自身的改革,仍然可以有所作為。學校可從4個方面開展工作:
第一,要以核心素養為綱,制訂學校的課程規劃。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到課程評價應有完整的規劃設計,從全校總課程規劃方案到各學科的子項目方案都要有詳盡的安排。規劃應包括以評價學生核心素養為重點、基于課程標準并且體現教學目標和評價目標一致性的教學目標體系,從而使評價鑲嵌在教學中。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體現出“教、學、評”的交融,實現“評價亦是學習過程”。
第二,評價要以學生的核心素養的落實為重點。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的評價要以多種評價方式來實現,要學會選用更加豐富多樣的學習成果呈現形式進行評價。比如文科類課程可采用撰寫評論、調查報告、口頭講演等方式。多樣的形式更加符合各個學科的特點,也更能衡量學生各學科的“學習結果”。
第三,學校內部教、學、評融合的評價更多的功能是“改進”和“表現”。“改進”對教師而言,要依據評價結果反思日常教學、優化內容、調整策略、完善過程;就學生而言,則要針對其個性特點和具體問題提出建議,促進其改善。“表現”就是讓學生在完成設計的學習任務中不僅表現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能,而且表現出各種能力和品格,比如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學習能力、動手能力等。
第四,設置真實性的學習任務情景,培養和考察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要關注的是復雜的、不確定的、現實問題的解決能力。因此,在學生學習的領域中選擇具有挑戰性的復雜情景和探究任務,它既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又是考查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的場域。在這樣的場域里,激活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積累,激活學習動機和創造性思維,不是讓學生去尋找所謂標準答案,也沒有得出結論的規定路徑,而是讓學生創造性思維和高層次能力得以延伸,興趣與動機、行為與態度、合作與寬容、自信心等都能得以拓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