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杰
在體育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受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教學過程中基本上都采用相同的教學方法、相同的教學內容、相同的教學過程。對于同一年級的幾十名學生來說,出現的問題是大多數時候,運動能力出眾的學生沒有達到鍛煉效果,運動能力較弱的學生感覺非常吃力,不同學生其認識水平和智力水平不同,因而學習程度就會有較大差異。因此,本人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結合分層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在體育教學中力爭讓每一名學生都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并且讓每一名學生都能發揮出自己最佳的運動水平。下面,本人談一談分層教學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的幾點看法。
一、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1、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目標的設定都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實際水平而設定的。重視學生主體參與和教學信息的反饋,能夠讓學生始終處于對運動內容感興趣的狀態之中,不斷感受運動所帶來的樂趣,也使每一名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
2、促進學生自身發展
體育教學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分層教學正是遵循這一指導思想,針對每個學生的差異,為了每個學生發展提供了平等的機會,是為了每一名學生的發展學習提供機會,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其自身發展。
3、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
首先,教師針對各層次的學生設計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和練習方法,這使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提高,這樣極大地優化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從而提高了師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在備課的時候,教師事先預想了各層次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做了充分準備,這樣在教學中教師才能有的放矢,目標明確。針對性較強,加大了課堂的容量,更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體育教學中如何實施分層教學
1、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能和性別進行分層
在保證完成總體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差異,能力的強弱,性別差異,愛好差異,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有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目標的確立。
1) 身體素質較好的、運動能力強的學生編為提高組。在選擇教學內容和制定教學目標時可適當加大運動量和強度,提高要求。
2) 身體素質中等的、運動能力一般的學生編為普通組。在選擇教學內容和制定教學目標時可適中,以便保證他們能夠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3) 身體素質較差的、運動能力較弱的學生編為努力組。在選擇教學內容和制定教學目標時可適當降低難度和要求,在教學中,教師應重點關注。
分組后,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男女分組和男女合組進行教學,并且可根據不同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動態管理”,允許個別學生調整組別,針對教學內容的難易度進行上調或下調。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尤其是努力組。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教學順利進行,才能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2、教學目標分層
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從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目標分層遞進的教學方法,制定循序漸進的可接受目標,從而增強學生獲得成功的自信心,激勵他們主動參與體育課的興趣。例如:我在傳授耐久跑課時,根據教學要求制定了總目標與分目標??偰繕藶椋和ㄟ^耐久跑的學習教會學生合理分配體力以及提高耐久跑和耐久力的能力。分目標為:1)、努力組做耐久跑練習時采用走跑交替的練習方法,2)、普通組練習時采用勻速跑的練習方法3)、提高組做定時跑練習。這樣目標層層遞進,不同層次的學生可根據自身素質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進行練習,提高了學生的練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運動能力。
3、教學過程分層
教學過程中多層次教學是分層遞進教學中最重要色環節,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是教師最難操作的部分,但同時它又是教師最富有創造力的部分,這一過程圍繞總目標,服務于總目標。同時還要注重學生主體性和創造性的培養,對于教師自身業務要求和課堂掌控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教師的可操作性提高了,學生接受知識掌握運動技能的能力得到了培養。
4、運動技術評價分層
分層評價,即以適應學生起點,鼓勵進步特點的評價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保持學生良好的心態和學習自信心、積極性。
體育課分層評價必須是因材施教,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體系。在評價時應該對每一名學生在學習這一項技術時給予充分肯定,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在掌聲中、鼓勵中得到進步,即達到了鍛煉身體的目的,又培養了學生的運動興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