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過對溫州市部分市民的問卷調查,了解市民對食用油的使用情況和認識程度。驗證了幾種食用油品質的簡單檢驗方法。
關鍵詞:食用油;查問卷;油品;簡易檢驗
食用油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是提供人體熱能和必需脂肪酸、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的重要食物。食用油的品質和用量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本文以食用油為研究對象,通過調查,了解食用油在市民中的使用情況、市民對食用油的認識程度,通過實驗初步了解食用油的品質。
1.市民使用食用油的調查
本研究選取了浙江省溫州市市民作為調查對象。本次調查發放問卷113份,回收113份,其中有效卷112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9.12%。
本調查問卷共分三個方面:市民主要使用的食用油品種和品牌;市民對食用油品質及其檢測的知曉度;市民對每日食用油的攝入量的了解程度。
1.1市民主要使用的食用油品牌和品種
從表1可知,食用橄欖油的人數最多,占42.86%,其次是調和油和玉米油。橄欖油在西方被譽為“液體黃金”,“植物油皇后”,原因就在于其極佳的天然保健功效和健康價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消化系統功能、保護皮膚、提高內分泌系統功能、對骨骼系統有益處、有防癌作用、防輻射作用、抗衰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1]。橄欖油成了現代人崇尚的油品。
調和油,又稱調合油,它是根據使用需要,將兩種以上經精煉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調配制成的食用油。調和油的發展前景是好的,它將成為消費者喜愛的油品之一。值得提倡的是4:1健康調和油,含有4份亞油酸、1份亞麻酸,針對人們攝取的亞油酸過量,亞麻酸不足,其成分配比彌補了當前幾乎一統天下的亞油酸類食用油的營養缺陷[2]。但目前調和油只有企業標準,沒有國家標準,國家標準出臺后,調和油的市場將更加規范,更有利于消費者選擇和信任,所以,調和油的使用今后可能會呈上升趨勢。
中國是玉米的生產和消費大國,然而玉米油產業在中國食用油家族中并非處于優勢地位,本次調查中,使用玉米油的人數占33.93%,排在第三位。專家稱,玉米油含有的特殊營養成分,可對心腦血管患者起到保健作用[3]。
1.2市民對食用油品質及其檢測的知曉度
調查中,有一半的市民對食用油的品質只是略知一二,37.5%的市民不了解,可見,我們每天在食用的食用油,市民對他們了解的太少。顯然,應該加強食用油品質的知識普及,讓更多市民了解自己的需要,做出更有利于健康的選擇。
通過調查得知,在食用油品質如何判斷或檢測這個問題上,不知道的人占了大多數(53.57%),略知一二的人占40.18%。在購買食用油時,人們需要一些簡單的判斷食用油品質的知識,這樣更有利于選擇好的油品。因此,這方面知識的知曉度是令人擔憂的。
1.3 市民對每日食用油的攝入量的了解程度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每人每天油脂類攝入量不超過25克,大多數市民對此數據不了解。市民對此知識的了解,有利于合理飲食,健康生活。由調查可知,對合理健康飲食的了解,在普通民眾中的普及程度還遠遠不夠。
在每日的飲食中,約三分之二的市民每日油脂的攝入量是合理的,對比表4和表5的數據可以看出,盡管大多數市民并不清楚每人每天油脂類的適宜攝入量,但是基本知曉不宜大量攝入的基本常識。但是,還有三分之一的市民攝入量過多。這是一個不可輕視的問題。
2鑒別橄欖油實驗
2.1 橄欖油是否純正的鑒別
通過網絡查閱得知,鑒別橄欖油的摻偽可用硝酸試驗:橄欖油與硝酸作用不呈顯色反應。其它油與硝酸作用則呈棕色[4]。
我們隨機選用九種市售食品油品進行了實驗。取食用油1mL于10mL試管中,滴加硝酸(濃度1mol/L,10滴),充分振蕩后觀察顏色變化,結果列于表6。
實驗結果顯示,滴加硝酸振蕩后靜置20min后,橄欖油顏色略變淺,花生油變渾濁,其余油品都有不同程度的顏色加深,因此此種方法可以用來檢驗橄欖油是否純正。
2.2 是否摻入米湯的鑒定
不法商販為牟利,在食用油中摻小米湯、濃茶水,甚至摻礦物油或用工業用油冒充食用油等事件時有發生。米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可用淀粉遇碘變藍的特性來鑒別食用油是否摻入米湯。
分別取上述九種食用油試樣于試管中,分別滴加碘水(濃度0.5 mol/L),均沒有出現藍色,表明所測試的各食用油都沒有摻入米湯。
2.3 不飽和度的測定
食用油中的脂肪酸等化合物含有不飽和鍵,可用高錳酸鉀酸性溶液來檢驗食用油中不飽和程度。
分別取等量九種油品(約2mL)于試管中,分別加入1mL0.5 mol/L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觀察油品褪色時間,結果列于表7。
由表7結果可知,橄欖油的不飽和程度最大。食用油可以提供人體所需脂肪酸,尤其是人體不能直接合成但又是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亞麻酸、花生四烯酸、EPA和DHA等),這些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起到降低血脂,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促進智力,增強記憶,延緩大腦衰老的作用。因此我們需要食用不飽和程度較大的食用油,如深海魚油,橄欖油等。當然還要關注油品中各種不飽和脂肪酸的配比,適當的配比對人體才是有益的。
結論
普通市民食用橄欖油的人數最多,其次是調和油和玉米油,基本符合健康飲食發展趨勢。
市民基本知曉不宜大量攝入食用油,但對食用油品質及其檢測和每日食用油攝入量的了解程度不夠理想,還有三分之一的市民攝入量過多。
用硝酸試驗鑒別橄欖油的摻偽、用淀粉遇碘變藍鑒別食用油是否摻入米湯、用高錳酸鉀酸性溶液檢驗食用油不飽度,方法簡便易行。
參考文獻:
[1]金科.教你如何吃對橄欖油[J].今日科技,2012(8):49.
[2]趙欣.美味還要慧眼識,健康食油有學問[J].科技智囊,2007(12):71.
[3]李文娟.活性炭處理玉米油中苯并芘的工藝和機理研究[D],濟南:齊魯工業大學,2016:
[4]王蘭.油中嬌子——橄欖油[J].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10):15.
作者簡介:池程浩(1999.9-),男,浙江溫州人,溫州第二高級中學高三學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