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梅
【摘要】目的:臨床分析乳腺腫瘤患者,分別給予患者超聲彈性成像與常規超聲診斷,對比研究2種方法判定腫瘤良惡性的應用價值。方法:本組探究共計選取54例患者(共計62個病灶),疾病類型是乳腺腫瘤,選取時間段:2016年5月開始,2017年4月停止,分別給予患者實施超聲彈性成像(A組)與常規超聲診斷(B組),對照手術病理結果,對比分析2組結果判定腫瘤良惡性差異性。結果:B組結果是38例良性病灶中診斷出32例,誤診率是15.78%(6/38),24例惡性病灶中診斷出21例,誤診率是12.50%(3/24),診斷符合率是85.48%(53/62);A組結果是38例良性病灶中診斷出37例,誤診率是2.63%(1/38),24例惡性病灶中診斷出23例,誤診率是4.16%(1/24),診斷符合率是96.77%(60/62)。對比2組診斷符合率以及總誤診率可發現,對比結果存在統計學意義且P<0.05。結論:給予乳腺腫瘤患者超聲彈性成像可準確判定腫瘤良惡性,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乳腺腫瘤;超聲彈性成像;常規超聲診斷;良惡性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2--02
乳腺腫瘤屬于臨床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且發病率逐年劇增,可導致女性身體健康受到嚴重不良影響。臨床分析發現,乳腺腫瘤分良惡性,需要盡早鑒別診斷,盡早發現、盡早治療可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預后[1]。目前臨床上主要利用超聲彈性成像有效診斷乳腺腫瘤良惡性,臨床優勢諸多,對比常規超聲診斷而言,誤診率明顯更低,臨床應用價值較高。本次探究入組54例乳腺腫瘤患者,探究目的是對比分析分別給予乳腺腫瘤患者超聲彈性成像與常規超聲診斷判定腫瘤良惡性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入組患者例數是54例(62個病灶),均選自我院,疾病類型是乳腺腫瘤,研究選取時間段:自2016年5月開始至2017年4月停止,共計2組(分組方法是隨機數字表法;每組27例):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患者(22歲~72歲)平均年齡是(45.65±6.6)歲,對照組患者(23歲~73歲)平均年齡是(45.14±6.2)歲。本組手術病理結果:良性病灶38例,惡性病灶24例。所有患者均經過手術治療。對比分析2組患者入組時組間數據得出對比結果是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超聲診斷:掃描患者雙側乳腺,記錄患者腫瘤大小、腫瘤邊緣、腫瘤部位以及腫瘤形狀、血流信號等,診斷分級依據是:BI-RADS-US,共計6級:乳腺未發現異常為Ⅰ級;單純性囊腫,隨訪(間隔時間是1年)未見明顯變化、腺體內淋巴結腫大可考慮為良性腫瘤,為Ⅱ級;與皮膚平行或者寬大于高、橢圓形或者圓形、邊界清晰且不累及周圍組織、周緣窄、周緣銳利、鈣化程度在0.5mm以上等條件中另外符合3條以上且同時符合1條和2條則判定為Ⅲ級;為可疑惡性且需要進行組織活檢則判定為Ⅳ級;幾乎認定為惡性病變且建議患者手術切除則判定為Ⅴ級;已經證實為惡性病變則判定為Ⅵ級[2]。
超聲彈性成像:利用雙幅實時顯示功能給予患者實施SR測定并觀察患者二維超聲圖、彈性圖,利用超聲探頭給予患者腫瘤勻速按壓,次數是3次至5次,可獲得連續加壓-釋壓正弦曲線,選取1次標準的釋壓曲線給予患者病情深入分析并利用超聲儀器給予患者具體SR值計算并測量3次取平均值,臨界點:3.08,大于則判定為惡性,小于則判定為良性。
1.3 判定標準[3]
手術病理結果是金標準且需要對比分析2種方法判定腫瘤良惡性的應用價值。
1.4 統計學辦法:計量資料利用SPSS19.0軟件分析并經t檢驗(均數±標準差);計數資料利用SPSS19.0軟件分析并經檢驗(率)。存在統計學意義評定標準:P<0.05。
2 結果
本組探究中,手術病理結果是:良性病灶38例,惡性病灶24例。B組結果:診斷出良性病灶32例,誤診率是15.78%(6/38),診斷出惡性病灶21例,誤診率是12.50%(3/24),診斷符合率是85.48%(53/62);A組結果:診斷出良性病灶37例,誤診率是2.63%(1/38),診斷出惡性病灶23例,誤診率是4.16%(1/24),診斷符合率是96.77%(60/62)。經過臨床分析,明顯最佳的組別是A組患者,對比對照組患者而言,統計學結論是:P<0.05且意義存在。組間數據包括:診斷符合率以及總誤診率。
3 討論
乳腺腫瘤按照疾病分型可分為良性、惡性,主要包括:乳腺腫塊、糜爛、腋窩淋巴結腫大等[4],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部分患者可表現為輕微乳房疼痛,一般情況下為鈍痛、隱痛,極少數患者可出現針刺樣痛,晚期時,疼痛劇烈,臨床診斷中易出現誤診以及漏診,可影響患者后期對癥治療。臨床上為了促進乳腺腫瘤患者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以及早期治療,提出了常規超聲診斷以及超聲彈性成像,臨床目的是準確鑒別患者腫瘤良惡性以及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進展。
臨床分析發現,常規超聲診斷具有以下臨床優勢:無創、重復性強且簡便,在乳腺腫瘤影像診斷中應用較為頻繁[5],但是,由于本病良惡性患者聲像特征間特異性不強,因此,利用常規超聲診斷乳腺腫瘤患者良惡性的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臨床上在乳腺腫瘤患者良惡性診斷中提出了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符合率較高。
超聲彈性成像成像機理不同于常規超聲成像機理。常規超聲成像機理是借助假設聲速在不同介質中直線傳播(介質均勻、程度相同)聲像相同[6],臨床操作中聲像圖像可出現失真,影響因素是:位置、亮度等,可影響疾病準確診斷以及可導致誤診率增加;超聲彈性成像成像機理是借助測量探頭軸以及壓縮組織間位移分布、預估彈性系數,若彈性系數增加則應變量減少且彈性分數升高,臨床符合率較高,依據是:良惡性腫瘤存在彈性系數差異。
臨床實踐發現,給予乳腺腫瘤患者良惡性鑒定,可有效排除良性乳腺腫瘤患者心理負擔,可為惡性患者及早進行手術治療以及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進展提供可靠臨床依據,臨床意義重大。本組研究結果:A組診斷符合率是96.77%、總誤診率是3.22%,顯著性優于B組。
綜上,給予乳腺腫瘤患者超聲彈性成像的應用價值較高,明顯優于常規超聲診斷,可準確判定腫瘤良惡性,有利于給予患者及早發現、及早診斷以及及早治療,可促使患者病情進展得到有效控制,值得臨床推薦。
參考文獻:
阿慶玲.對比超聲彈性成像和常規超聲診斷乳腺腫瘤良惡性的應用意義[J].中外醫療,2017,36(1):188-190.
官宏勇,張勇,陳華鋒等.彈性成像與常規超聲診斷乳腺腫瘤良惡性比較[J].醫療衛生裝備,2017,38(4):88-90.
曹蓉蓉,盧麗麗,費維等.超聲彈性成像及常規超聲對乳腺腫瘤良惡性診斷對比[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8):179,183.
魯旭.用超聲彈性成像與常規超聲技術診斷乳腺腫瘤良惡性的臨床價值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4(16):31-32,33.
劉蘭志.探究超聲彈性成像與常規超聲診斷乳腺腫瘤良惡性的應用價值[J].保健文匯,2017(5):66.
肖芳.超聲彈性成像與常規超聲診斷乳腺腫瘤良惡性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學,2015(31):82-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