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綜合

2018年10月28日,重慶市萬州區一輛公交車墜入江中,造成15條鮮活生命的離去。事后經過調查得知,乘客劉某在乘坐公交車時,因錯過了下車的站點,便與正在駕車行駛的公交車駕駛員冉某發生了爭吵,并發生抓扯的行為,造成車輛失控,以致車輛與對面正常行駛的小轎車撞擊后墜江。同日,江西省新余市發生一起“少年將頭伸出天窗被限高桿撞擊身亡”的事故。該事故導致少年的死亡,令人扼腕嘆息。
其實,任何事故的發生,都或多或少與人們乘車安全意識不足有關。如果劉某沒有與駕駛員冉某抓扯,就不會發生這場悲劇;如果少年未將頭伸出天窗,就不會失去生命。珍愛生命,乘車應將安全放在首位。
乘車中一個小小的不良習慣,有可能帶來傷害。
1.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上車。不宜帶寵物乘車。把寵物帶上車后,不管主人有沒有座位,都得抱著它,這就增加了寵物身上致病菌的傳播機會。行車中,一旦寵物叫鬧,必會影響到其他乘客。如果發生急剎車,寵物有可能被人碰撞到,誘發寵物傷人事件發生。
2.不要在馬路上隨意揮手叫停公交車。乘車前,選擇好自己要乘坐的公交車線路,到公交站亭處排隊依次上車。上車前先看清公交車是哪一路,避免乘錯車次。
3.乘車時,一定要等到汽車停穩后再上,如果人多且擁擠,就等下一班車。上車時先將提包、書包等置于胸前,以免包被擠掉或被車門夾住。
4.上車后不要擠在車門邊,應往里邊走,以免因緊急剎車或擁擠導致摔倒。不要站在車門旁,以免車門打開時被甩出車門外。如有座位,應及時坐好。在沒有座位時,乘客應在空處站穩,并抓住扶手。車輛行駛中,乘客不要找司機攀談,更不能干擾司機,如與司機發生肢體接觸。
5.乘車中,乘客的頭、手、身體不能伸出窗外,否則容易發生事故。乘客也不要在車內吃用竹簽或金屬物串起的食物。不要向車外拋灑物品、跳車、掏耳朵、咬舌頭、打鬧等,更不要用小刀在車上亂刻亂畫。
6.當車輛快到站時,乘客要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等車停穩后按順序下車。在走出車門前,要仔細看看左右是否有通行的車輛,千萬不能急沖猛跑,以免被兩邊的車撞倒。下車后不要急于從自己所乘車輛的前面或后面穿過馬路,應等車輛駛離后再過馬路。
7.車輛發生事故時,乘客不要驚慌,應聽從駕駛員的指揮,有序離開車廂。
帶孩子乘車時,家長不僅要注意孩子的安全,還要讓孩子在路途中盡量保持安靜,不打擾他人。
1.在出行時,家長應提前準備些孩子喜愛的玩具和食物,讓他們在行車中保持“好心情”。如果出現煩躁或哭鬧,司機應在安全的地方停車,讓孩子下車活動一下,分散注意力后再繼續上路。
2.禁止孩子的身體伸出車外(包括天窗),這是因為汽車兩旁有可能出現超車或是路旁有伸出的樹枝等情況。
3.不要給孩子系成人安全帶。成人的安全帶是根據成人設計的,對孩子來說并不合適。家長要為孩子準備兒童座椅或是兒童專用安全帶。
4.父母離開車時,一定將孩子帶離汽車。這是因為將孩子獨自留在車內,孩子可能會因為寒冷、高溫、意外等原因發生意外。
5.家長單獨帶孩子自駕出行時,可以將后視鏡調到可以看見孩子的位置,這樣可以在第一時間觀察到孩子的情況,避免著急時再手忙腳亂地調整后視鏡,導致分神。家長在行車前,應把車門上兒童安全鎖扳到鎖閉位置。
1.老人外出前最好做些“熱身運動”,如甩手臂、轉腳踝、扭腰背,這都能讓肌肉與骨骼活動開,以免坐車時發生意外。
2.老人在公交車上時,雙腳應該分開一些,一前一后站立。這樣可加大支撐面積,防止摔倒。而且,站立時身體不要面向車頭或車尾,應側身站立,且雙手都要握緊吊環或扶桿。這樣的站姿對剎車造成的前后沖力及轉彎時的左右沖力,都能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防止摔倒、扭傷、磕傷。
3.坐公交車時,如果老人坐在座位上,雙手一定要緊抓座位的邊緣或前一個座椅的把手。老人的脊椎骨容易發生壓縮性骨折,雙手緊握把手可以減輕沖撞。此外,老人最好坐在公交車前部,以減少顛簸感。
4.老人要下公交車時,應該提前半站起身,不要等到站再起身,以免在忙亂中摔倒。不熟悉站點的老人最好提前告知司機,或者請周圍乘客提示自己到站下車。快到站時,老人應大聲告訴司機自己要下車,以免因腿腳不便、動作緩慢,使司機誤以為沒有乘客下車關門,從而導致意外。
要想保證行車安全,駕駛員應該知道怎樣集中注意力,怎樣分配注意力,怎樣擴大注意范圍,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
1.駕駛員要養成一進駕駛室就集中思想的習慣。駕駛員在上車前應處理完私事,不帶情緒上車;在行車中,不接電話、不看手機、不閑談、不吸煙,這樣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2.駕駛員應該有較大的注意范圍,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注意所有行車安全的有關信息。有經驗的駕駛員不但能注意到近處的交通信號、行人、障礙等,還能注意到車后及兩側的情況。
3.駕駛車輛要求駕駛員有較強的合理分配注意力的能力。因為在行車中,駕駛員即要注意操縱方向、觀察儀器,又要注意來往行人、車輛及交通標示;即要用手,又要用腳操縱。如果不注意分配注意力,就會抓住這頭,放掉那頭,容易出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