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時民

近年來,奶茶很是走俏。然而,你知道嗎?有些奶茶里可能既沒有“奶”,也沒有“茶”,只徒有虛名。
最原始的奶茶是牛奶和紅茶的混合飲料。草原奶茶是用磚茶混合鮮奶加鹽熬制而成,是所有奶茶的鼻祖。
后來,各地衍生出不同風味的奶茶,如椰香奶茶、珍珠奶茶、香蕉奶茶、玫瑰奶茶、暖姜奶茶、堅果奶茶等。
天然牛奶及紅茶所制的奶茶可以去油膩、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解毒、消除疲勞。然而市面上出售的很多奶茶不含牛奶及茶的成分,而是用各種各樣的食品添加劑勾兌出來的。
這種勾兌出來的奶茶制作非??旖?,先準備好加熱的水,然后倒入奶精代替牛奶,倒入果味粉代替紅茶,最后將煮好的木薯粉圓加進去,流程完成。果味粉從口感上又可以分為原味粉、巧克力味粉、橙味粉、檸檬味粉等,各種口味的果味粉配料也都差不多。
在價格上,調制一杯真正的天然珍珠奶茶,成本價約5~7元,而且需要具備一定的調制技術,不是街邊奶茶店非專業技術人員所能做到的。而由添加劑勾兌成的珍珠奶茶幾乎不需要任何技術,操作簡單,調出的奶茶聞起來也更香。
另外,有的小奶茶店還存在食品衛生問題。由于商店營業面積太小,貨物擺放雜亂無章。筆者曾見到,一家小奶茶店桌子上放著幾個沒有蓋的罐子,其中裝著黑色的西米、紅茶。柜臺上放著盛有各種顏色的粉末物體的罐子,罐子上沒有任何標識。封口機上蒙了一層厚厚的灰。飲水機里沖奶茶的水呈淡黃色。旁邊一些沒有拆封并貼著“奶茶粉”“紅茶”“奶精”字樣的包裝袋上,都只有一個名稱,均沒有標出生產日期和成分。有的包裝袋上,也只是很簡單地標注了成分為色素、咖啡合成物、香蘭精等。
勾兌的劣質奶茶由于含有大量的化學添加劑,其中奶精的主要成分氫化植物油。這是一種人工油脂,含有反式脂肪酸。若過量攝取反式脂肪酸可讓人發胖,升高人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動脈硬化和糖尿病的發病率,甚至會增加患惡性腫瘤的風險。
反式脂肪酸是一大類含有反式雙鍵的脂肪酸的簡稱。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是,每天來自反式脂肪酸的熱量不超過食物總熱量的1%(大致相當于2克),我國采用了這一目標來做評估。然而,部分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存在超標現象,最高的一杯達6.2克,遠超標準量。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曾專門組織了一次現制現售的奶茶比較試驗,在市內的27家奶茶鋪購買了奶茶樣品共計51件,基本上涵蓋了市場上主流的現制現售奶茶品牌的暢銷產品,其中正常加糖的奶茶有27件,標稱“無糖”的奶茶20件。
在這次試驗過程中,首先檢測了27件標稱正常加糖奶茶的總糖含量。其中一號樣品測出來的總糖含量是每100毫升含13克,以一杯奶茶470毫升來計算,相當于這一杯奶茶當中含有大約60克的總糖含量。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天添加糖的攝入量應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顯然,檢測結果超標。攝入糖分過多,易引發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癥、肝病、癌癥等健康問題。
盡管有的奶茶宣稱“無糖”,但是其味道卻十分“香甜”,而讓奶茶變得“香甜”的就是甜蜜素。
甜蜜素是一種人工合成甜味劑,如不按國家規定使用,它可能會對人體的肝臟、神經系統帶來危害。有些糖尿病患者覺得“無糖”奶茶可以放心飲用。但是,常飲這種加了甜味素等人工甜味劑的奶茶對病情有害無益。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的調查還表明,一杯奶茶中咖啡因的平均含量達270毫克,最高的含量為428毫克,約等于4杯咖啡。而大部分奶茶杯上并未對含有咖啡因做任何提示。
咖啡因攝入過多,容易導致焦慮失眠、消化道潰瘍、骨質疏松等健康問題。因此,喝奶茶應該適可而止。小型奶茶店因原料、設備容易受到細菌污染,由此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會帶來更大的健康風險,需謹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