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海平
摘要:現階段,配電網形式的多樣化,就相繼出現了很多關于配電網的規劃,比如,主動配電網就是當前新時期重要的運行產物,同時是電力市場中不斷改變的重要需求。在本文中,就簡單的研究了傳統配電網以及微電網和主動配電網的規劃過程,還探討了當前發展形勢下關于主動配電網規劃過程中的主要問題,而且還對主動配電網日后的運行方向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主動配電網;規劃;關鍵問題;研究展望
在主動配電網中,它和被動配電網相比較而言,主動配電網有著自己的特點,比如,在自主控制和間歇性控制上就可以很好的進行優化,并且良好的運行,其目的是要在完全發揮出對能源的利用效率,以此提高對主動配電網的穩運行。然而主動配電網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經常會加入一些分散式的電源入網,而這樣就會有著比較大的變化。因此需要對主動配電網加以重視。
1、對主動配電網的技術的含義
主動配電網簡單來講就是ADN,其含義和技術在范圍內沒有很好的解釋。所以按照國際上帶有權威性的電力專家提出的含義來看,就僅僅認識,主動配電網是跟電網中的能源進行主動的配置,進而就可以進行管理和控制。不僅如此,在主動配電網的運行方式下,它和傳統的配電網更加靈活,特別是在技術結構上會比較復雜。但是,主動配電網可以適當的改變以往電網中的電流分布,并且可以在電力人工控制和管理下以合理的方式對電網中的能源進行分布。
2、分析當前配電網的規劃框架
2.1 傳統配電網規劃分析
其實在傳統的配電網使用過程中,其配電網的主要任務還是需要在一定范圍內滿足對電力的需求即可,當然還需要對輸電線路和回路數量的類型以及特點等多種內容的發展前提進行重要的分析,更要不斷壓縮對投資的主要成本。而近些年的不斷發展,環保保護的相關的體系也會對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節能減排這方面內容已經逐漸加入到配電網范圍內,由此,經濟性原則在不斷打破,相應的,在規劃技術的方式中,其目標函數或者是限制都會得到很大范圍的擴展,然而,如果是作為成熟的系統來講,在傳統的配電網技術中,面對負荷的檢測,就可以提前設計出容量比較大的裕度,還可以對多類型系統運行情況進行管理,而且可以快速的確定出適合的方案,從本質上來講,傳統的配電網規劃還是比較簡單的。
2.2微電網規劃分析
這些年的發展變化,就使得配電網在內容體系上有了很大的變化。為了使得節能減排政策可以良好的運行,那么在這個階段就對分布式能源并網進行了支持,進而出現了微電網技術。首先,面對微電網技術而言,它就可以直接形成保護網以及自我控制的網格狀,并且在整體上這個是性能比較好的系統,所以在微電網技術中,其最終的任務需要對分布式的內部容量進行總體配置。比如,如果微電網是以技術為總目標的話,需要先將分布式能源的樁機容量進行或者是功率波動設備當做限制條件,這樣就可以直接制定出微電網系統分布式能源最近的資源方法;其次,微電機技術是以全生命周期為主要的目標,這就包括到了分布式能源中的微電網規劃合理方式。
除了以上所說,微電網在進行設立時需要先管理好對能源傳輸或者是和配電網系統的合理性,比如,需要形成科學的接線方式;要全面的考慮到電壓整體質量等多種因素,最后建立起合理的接入容量和多個目標的規劃方式。
2.3主動配電網規劃以及關鍵問題分析
通常情況下,主動配電網和微電網存在的區別是供需求側的互動或者是對分布式的能源使用上。而主動配電網重點問題是,首先,在分布式的基礎上,需要考慮到主動兼容性,由此就可以使得主動配電網在規劃上表現出多樣化的形態,當然還需要全面考慮到對主動配電網的穩定性和科學性等多種原則;第二,由于電力企業的不斷發展,我國電力市場也在上升,而主動配電網在投資方也是會進行轉變,是由單一的方式逐漸變為分布式能源投資方和配電運行方等多元化的布局,這樣也是要求主動配電網在規劃上需要不斷表現出對經濟效益的運行發展。第三,按照科學化資源和系統穩定性等多種要素的融合,就會使得該配電網規劃約束條件和決策變量會不斷加強,其目的是要建立起多元化的協調方式。與此同時,在分布式的發電要求上需要順應多種不確定因素,從而就可以使得主動配電網在運行上有著一定的可預測性,以此規劃出最佳的配電網方案。此外,在配電網規劃方式中,需要對多樣化不確定因素進行合理的運行,并且在這個條件上需要確定出合理方案。
3、關于主動配電網的負荷預測和發電預測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間歇式電網接入系統,這個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以往的配電網接入選擇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在規劃時只能是對負荷預測進行,經常會忽視了對網絡的不確定性和對配電網的規劃產生的直接影響。而在主動配電網中,是接納高滲透率的配電設施,并不能直接忽視對內部系統的隨機性,所以負荷預測或者是間歇性預測是當前要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與此同時,主動配電網預測的最終目的是要先提供出大量的分布式能源發電運行水平,更要規劃在本范圍的供電運行情況,從而優化對主動配電網的網絡。另外,發電預測需要和當地的氣候和天氣結合起來,并且需要和創新的負荷連接起來。
4、當前對于主動配電網規劃研究展望
在促進供給側改變的發展階段中,我國對于智能化電網的建設也是在不斷加快,而主動配電網在進行規劃時需要跟上新時代的腳步,并且在以后的時間內,進而將重點帶動到以下范圍內:第一,要求主動配電網系統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對自身技術進行研究,并且要不斷探索出對主動配電網典型資源發展方式,其目的是要順應不同應用的要求,更要建立起有關主動配電網系統對碳排放的有效評價;第二,還需要不斷加強對分布式能源的有效利用,以此對主動配電網的規劃方案進行規劃。因此在這個階段上需要從市場的體系和技術應用上出發,從而分析出主動配電網的自身需求,與此同時,需要以分布式能源為目的進行優化;第三,我國電力市場的不斷改革下,面對主動配電網的研究已經成為新的發展格局,并且需要對市場相關的限制以及投資和成本效益等多種關系進行研究,以此建立起可以直接反映出主動培單位的經濟利益和全面的指標制度,而在這其中,需要將帶有節能減排的原則和可再生資源原則當做重點進行研究。另外,在多元化的主體發展下,需要研究出決策的參與體系和規劃方式的協調制度,最后使得各方的效益和能源效益達成一致。
5、小結
以上所述,我國新能源政策的改觀,為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適應可再生能源的需要,而此時的主動配電網已經成為新的發展方向。在此基礎上,以往的配電網也不適合用于當前的發展形勢。所以在主動配電網的發展下,要重點考慮到分布式能源的主動性。從配電網的表面出發,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是電網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主動配電網可以直接作為新一代的配電網技術占據主導地位。
參考文獻:
[1]姜智文.張守軍.王雪峰城市智能配電網規劃建設中的關鍵技術問題與研究展望[J].科技與企業,2018(06):127-128+124.
[2]丁明.石雪梅.新能源接入對主動配電網的影響[J].電力建設,2015.44(02):30-31.
[3]宋旭東.張曉平.余南華.等.考慮分布式能源接入的配電網規劃及其關鍵技術綜述[J].陜西電力,2016.35(0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