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
【摘 要】為了對新鮮果蔬供應鏈進行精益化同時規避傳統供應鏈所面臨的風險,本文通過調查物聯網環境下的新鮮果蔬供應鏈運作模式,依據物聯網的三個基本層次對整個新鮮果蔬供應鏈上存在的風險加以識別。基于OWA算子對風險因素進行的定量評估與排序建立供應鏈風險擴散收斂模型,從而篩選出相應的指標,其中最重要的風險指標是信息安全風險、信譽風險以及配送風險。最終根據其指標計算出所需的結果,有正對性的提出物聯網環境下的新鮮果蔬供應鏈風險管理與控制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物聯網;新鮮果蔬供應鏈;供應鏈風險管理;風險評估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鏈接物品的網絡,近年來,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推進與創新,物聯網環境下的新鮮果蔬供應鏈也受到人們高度重視。它能夠有效控制與規避傳統供應鏈模式的風險。然而,物聯網是一把雙刃劍,所有新技術手段的應用,特別是新的供應鏈運作模式在投入到新鮮果蔬供應鏈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了新的風險。那么我們將如何挖掘出這些新風險并且做到規避,而我們需要規避風險所承擔的成本是否能夠從投資回報方面得以抵消,引起許多學者的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基于物聯網環境下針對新鮮果蔬的供應鏈風險評估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國外學者Deloitte認為供應鏈風險是指對一個或多個供應鏈成員產生不利影響或破壞供應鏈運行,是其達不到預期目標甚至導致供應鏈失敗的不確定性因素或意外事件。也有學者從降低供應鏈運行效率,增加成本等方面研究供應鏈的風險因素。我國學者丁偉東認為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是環環相扣的,彼此依賴,相互影響,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涉及其他環節影響整個供應鏈的運行。當前經濟形勢下,供應鏈斷裂事故時有發生,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Snell指出由于供應鏈各節點企業的合作伙伴關系重要性日益加強,供應鏈風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1]。Barnes研究了在連續的供應鏈中二級供應商所面臨的風險問題。綜上所述,供應鏈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明顯,研究角度也越來越豐富,而本文創新之處在于,按照物聯網的三個層次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把整條農產品供應鏈上存在的風險加以歸類。從而根據OWA算子方法構建模型,并且加以計算,從而得出各個風險值的大小,最終進行排序,從而有正對性的提出具體的風險管控措施建議。
一、物聯網環境下新鮮果蔬供應鏈分析
新鮮果蔬不同于物流中的普通商品,他在傳輸,銷售,運輸等過程中會不同程度受到季節的影響,并且具備易耗性,當前主要存在的問題就是品種多,數量大,但是供應鏈較為單一;新鮮果蔬的供應鏈技術落后,損耗大;第三方服務的缺失;基礎設施不健全;社會化物流服務信息的意識和手段十分缺乏。
整個農產品物聯網可以劃分為三個基本層次: 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物聯網環境下的新鮮果蔬供應鏈是在傳統供應鏈的基礎之上,融合物聯網的技術特點,實現新鮮果蔬的安全生產、實時監控、市場參與者之間的信息共享等。
根據物聯網的組成以及新鮮果蔬供應鏈的基本要素,提出物聯網環境下的新鮮果蔬供應鏈模式。將新鮮果蔬供應鏈按照物聯網的三個層次依次劃分,整條鏈簡化為:生產環節+加工環節+配送環節+零售環節+最終消費。生產環節中用到溫度、濕度傳感器等實時監測農作物的生長狀況;在加工環節中,生產商給相應的加工產品配上RFID電子標簽,便于讀取商品信息;在配送環節中,為保證果蔬安全,給每輛車配備GPS衛星定位系統,便于客戶實時查詢貨物的具體位置等信息;在零售環節,消費者根據產品包裝上的條碼,查詢產品的生產日期、生產地點、保質期等相關信息。在網絡層,傳感器會將相關信息處理并傳送到互聯網上,實現信息共享,這些信息可能包括產品的產地、生長狀況、市場價格、車輛位置以及各個節點參與者等信息。
二、物聯網環境下的新鮮果蔬供應鏈風險識別
物聯網技術的引進,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了傳統供應鏈的風險。比如在果蔬生產環節,各種檢測設備的使用,極大地解決了果蔬在生長過程中由于監管不到位,溫度、濕度等因素的變化,造成減產的問題;在果蔬流通市場,消費者也可以讀取電子標簽的相關信息,了解產品的生產日期、產地以及保質期等相關信息,從而買得放心。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新鮮果蔬具備了自己的“身份證”。當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時也可以使用追溯系統找出問題出現的關鍵點,從而能夠及時解決問題并能明確劃分責任歸屬。但是,在使用新技術帶來方便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出現新的問題。比如在網絡層,信息共享的同時也可能會帶來信息泄露、信息丟失等風險。這就需要我們有正對性的做出正確的反映,采取恰當的措施。
三、基于OWA算子的物聯網環境下的新鮮果蔬供應鏈風險評估
除了新鮮果蔬供應鏈風險內部的復雜性與多樣性給風險評估造成阻礙之外,外部物聯網環境因素下的新鮮果蔬供應鏈,也會因為新技術的引進而引發新的風險。因此,本文鎖定OWA算子的風險評估方法主要考慮到它能夠對一些未知的、影響幅度較大且導致較大損失的風險能夠給出較為準確的評估。事實上,任何技術都無法完全避免供應鏈出現損耗,作為管理人員,要明確意識到,供應鏈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優化,不去達到精益管理,盡量降低供應鏈維護成本的同時提高整條供應鏈的價值,它并非會一成不變的存在下去。綜上所述,本文在供應鏈風險評估階段使用基于OWA算子的供應鏈風險評估模型,并結合下一節給出的供應鏈風險擴散收斂模型,為供應鏈管理者確定出良好的風險控制時機,確保供應鏈在風險可控的范圍內穩定運行,從而達到整個供應鏈的價值最大化。
可以看出,物聯網環境下的新鮮果蔬供應鏈面臨的主要風險是信息安全風險、信譽風險以及配送風險。
四、物聯網環境下的新鮮果蔬供應鏈風險控制
為了避免由于過多的調整所造成的成本風險,同時對整條供應鏈的運作狀況做出很好的評價,為供應鏈的管理者和參與者提供準確的預警信息,本文結合以上目標選定定量衡量供應鏈風險上下浮動的指標,從而做出合理的調整計劃。
在這里,主要綜合模型的計算結果,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物聯網環境下新鮮果蔬供應鏈風險管理與控制的具體措施:
(1)加強信息監管力度,規范信息流通的渠道,加強對流通信息的審核、審查力度顯得尤為重要。
(2)提高自身信譽度,加強市場辨別能力。
(3)加強物流服務的承諾和兌現
(4)改善物流環節重視壞過包賠的策略。
(5)尋求成本績效與外觀結果的平衡。
五、結論
本文基于物聯網的視角,討論了新鮮果蔬供應鏈的風險問題,通過定性分析,對目前新鮮果蔬供應鏈的風險加以分類分析;再通過OWA算子建立數學模型,通過定量分析提煉出三個風險因素:信息安全風險、信譽風險以及配送風險;最后,在計算結果的基礎上,有正對性的提出了物聯網視角下新鮮果蔬供應鏈風險管控的有效方案。
【參考文獻】
[1]Snell P.Beware of the risks and snap up the opportunities in 20l0[EB/ OL].IFPS Magazine Highlights,11 January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