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蘭 李曉明 張海學 許多紅 張佐鋒
【摘 要】為適應大用戶直接交易業務發展要求,對市場化售電業務應用系統進行改造,以滿足甘肅大用戶直接交易業務發展要求。
【關鍵詞】直接交易;售電模式;措施
一、引言
隨著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市場化主體增加,市場化交易量逐年增大,需對市場化售電業務應用系統進行改造,以滿足甘肅大用戶直接交易和零售交易業務發展要求,根據營銷業務應用建設標準和規范,遵循信息集中管理、統籌規劃、整體設計、分步實施的方針,開展直接交易業務規則進行適應性改造。
二、現狀分析及存在問題
1.現狀分析
大用戶直接交易電量分割、當月確認交易電量、全年確認交易電量等方面與國網市場化售電系統存在差異,當前系統無法滿足,迫切需要根據甘肅的具體業務需求對當前市場化售電系統進行完善。
2.存在問題
2.1大量業務仍依靠手工處理線下流轉。從用戶簽訂合同、交易電量、電費計算、交易電費支付到報表統計,采用手工計算和以線上退補方式完成,工作效率低,數據的實時性低。
2.2現有系統無法滿足甘肅差異化業務需求。市場化合同管理、市場化屬性變更、關聯戶合并算費、市場化交易電量、電費結算月結季清、售電公司檔案管理等核心業務無法滿足。
2.3缺少全過程管控工具與監控手段。當前市場化售電系統及營銷系統缺少全過程管控功能,主要依靠手工計算統計相關的指標信息,不便于對市場化售電業務進行監控管理。
三、具體措施
近幾年,電力公司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建設了SG186營銷業務應用、營銷稽查監控等大型信息化系統,在建設的過程中培養了一大批具有豐富實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隊伍,現有的人力資源下,完全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營銷市場化售電業務應用系統適應性改造項目的建設,支撐直接交易和零售交易業務開展。
基于甘肅市場化售電業務差異及個性化要求,在市場化售電系統中針對直接交易和零售交易完善和改造以下業務功能:
1.市場化合同管理
在供用電合同管理的基礎上新增功能,實現用戶、售電公司、電力公司三方合同匯總明細表數據批量導入和合同掃描件上傳功能。
2.市場化屬性變更
新增批量維護功能,實現直接交易用戶的市場化關系建立、解除市場化屬性變更以及交易電價、合同電量等變更。
3.關聯戶合并算費
目前市場化售電系統電費結算功能不支持上述業務,因此需要對系統算費功能進行改造以滿足甘肅直接交易用戶的市場化交易電費結算業務的開展。
4.實際直接交易電量結算原則
目前市場化售電系統算費功能的分割電量子功能不支持上述業務,因此需要對分割電量功能改造,以滿足甘肅直接交易和零售交易分割電量業務開展。
四、投資效益分析
1.管理效益
通過項目實施,完成市場化售電相關系統功能改造,為日常業務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降低直接交易和零售交易對公司經營風險與收益影響,為建立統一、規范的電力市場提供技術支撐,服務直接交易和零售交易業務經濟、高效運行。
2.社會效益
通過本項目的建設,切實解決了大用戶直接交易用戶業務開展過程中信息化程度較低的問題,通過業務線上辦理及系統核算等自動化流轉處理機制,加快了業務處理的速度,提高了結算的準確性,提升了對直接交易用戶等市場化售電主體的服務水平,提高了客戶服務滿意度。
3.經濟效益
原來直接交易業務主要采用手工方式結算,省公司與地市公司之間采用線下方式進行信息交互,既耗時耗力,又容易出錯,通過本項目的建設,轉變原手工模式為自動化模式,信息線下交互為線上實時共享,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提升了工作規范性,減少了電費結算差錯,確保公司的效益。
五、結束語
通過對市場化售電業務應用系統進行適應性改造,解決甘肅市場化售電業務差異及個性化需求,提供關聯戶市場化合同管理、市場化屬性變更、關聯戶合并算費、電費結算月結季(年)清、關聯戶電量電費退補、市場化口徑報表統計、售電公司檔案管理等業務功能,全方位支撐甘肅公司市場化售電業務的線上流轉,提高公司在售電側放開形勢下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江文娟.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的電力營銷服務創新[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8(2):71-71.
[2]勞衛倫.智能電子服務渠道信息化支撐的研究與應用[C]//全國電力行業兩化融合推進會暨全國電力企業信息化大會.2014.
[3]趙建平.電力市場環境下大用戶直購電管理模式及實施方案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8.
[4]王倩.通遼市電力大用戶直接交易管理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