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贇
【摘 要】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傳統管理會計體系并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管理會計體系也必須要順應時代潮流不斷更新和完善,所以“業財融合”管理會計思想也開始滲透,“業財融合”的管理會計體系也應運而生。本文就首先介紹了大數據思維的“業財融合”管理會計體系,和傳統的管理會計進行了比較,進而說明了“業財融合”管理會計體系改革的必要性,同時也分析了現階段基于大數據思維“業財融合”管理會計體系存在的不足,并相應地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本文可以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思維;業財融合;管理會計
一、大數據思維的“業財融合”管理會計體系介紹
(一)關于“業財融合”的介紹
“業財融合”指的是融合企業的業務部分及財務部分,從業務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可行性的評估報告,并結合財務管理的預測來推動企業的發展,進而為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創造條件。其中,財務部門主要負責整理分析業務部門提供的數據信息,為企業業務發展提供保障。“業財融合”的主要內容包括配置資源、分析財務、管控風險這三個方面。在“業財融合”管理模式下,分析財務時就更加注重整合財務和業務信息,所以就必須要保持業務部和財務部的良好溝通和合作,這樣才能保證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在“業財融合”背景下配置資源和客戶及企業自身的價值有這密切的聯系,因為客戶是企業持續發展業務活動的重要條件,所以企業除了要保障自身的價值,還要滿足客戶的需求;“業財融合”背景下的管控風險主要是在企業的業務部和財務部的共同努力下,對企業的風險進行提前的預估,并使之盡量減少對企業的影響。
(二)基于大數據思維“業財融合”管理會計體系的相關介紹
企業在大數據背景下的主要商業模式是通過免費的業務或個性化的定制服務來提高產品和服務的銷量。所以企業的管理會計信息都是在大數據管理系統上獲得的,形成了以單個客戶或單筆業務作業的成本管理體系。管理會計體系需要處理海量的數據和信息,所以必須要通過“業財融合”和大數據思維重構業務系統,以實現數據對接和信息共享。
二、“業財融合”管理會計和傳統觀念里會計的對比
(一)傳統管理會計存在小數據的慣性思維
很多進行批量生產的工廠,工廠代企業生產加工需要的產品,其總成本中有直接材料、間接材料、直接人工等,把總成本加和平均到每件產品上,主要利用了平均成本的思想。小型加工企業需要的數據計算量小、容易統計,但是在大數據時代,產品的數量巨大、客戶的需求也有千差萬別,收益計算起來就變得復雜起來,傳統管理會計并不能很好地勝任。
(二)傳統管理會計以標準成本為核心
標準成本指的是通過最優的生產條件,以現有設備和規模所能獲得的最低成本,是平均標準的成本,屬于平均數的相關概念。標準成本是傳統管理會計的核心,通過盈虧平衡分析和預算管理等方式有效地節約了人力和物力,是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重要決策依據。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營銷成本和服務體驗的成本比重在增加,標準成本強調的以產品成本為核心的思想出現了問題。
(三)傳統管理會計缺乏聯系
在傳統的管理會計中,作業成本法、平衡記分卡、預算管理等模塊是互相獨立的,財務管理和業務系統也是分離的,這樣的模式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公司管理。但是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如果想要準確地核算大數據的服務和產品的成本,就必須要遵守發生業務的邏輯即以業務驅動財務、業財融合,實現精細化的管理來提供信息,傳統的管理會計是無法實現的。
三、基于大數據思維“業財融合”管理會計體系存在的不足
(一)企業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數據庫
基于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企業的“業財融合”的管理會計體系離不開數據,是建立在分析和利用數據的基礎上的,但是很多企業十分重視財務管理,忽視了數據業務活動的價值,并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數據庫。這樣一來企業搜集的用于會計管理的數據,在進行綜合運用時,很難滿足企業的需求,影響企業“業財融合”管理會計體系的實現。
(二)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缺乏有效的溝通
“業財融合”的管理會計體系是建立在企業內部的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合作溝通的基礎之上的,反之,如果這兩個部門沒有有效的溝通和聯系,企業內部的管理構架就會失去平衡,也就不能實現“業財融合”。現如今,很多企業內部的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就缺乏有效的溝通,企業的業務目標和財務目標沒有保持一致,這就導致了企業“業財融合”管理會計體系的實現和開展。
四、實現“業財融合”的相關策略
(一)建立起企業自有的數據庫
基于大數據思維的“業財融合”管理會計體系是以數據為基礎的,但是很多企業的數據比較碎片化,比較零散,影響了數據發揮價值,所以企業要堅持“業財融合”的理念,建立起企業自有的數據庫,并不斷整理、搜集、擴充數據,不斷完善數據庫。
(二)加強企業內部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溝通聯系
首先,如果企業內部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出現了沖突,財務人員應當了解清楚企業的業務內容,并為業務部門講解清楚財務部門的工作性質和工作內容,以互相理解,消除誤會。第二,可以建立起部門的考核制度,比如,把財務部門參與的業務決策、業務部門給財務部門提出的建議納入對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考核內容,并建立起這兩個部門的反饋溝通機制。最后,還可以建立起相關的規章制度,為溝通創造渠道,減少溝通障礙。兩個部門還可以建立QQ、微信群,在群里兩個部門的員工可以及時溝通。
(三)建立起“業財融合”的專業團隊
建立起“業財融合”的專業團隊是基于大數據思維的“業財融合”管理會計體系的重要前提。“業財融合”的專業團隊包括業務人員、財務人員、相關的運營人員,這些成員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進行合作,分析產品的效益和成本、預算風險、完成決策。但是在專業團隊中,必須要注意,員工必須要明確自己的崗位和責任,以保證團隊的穩定運行。
(四)對管理會計體系進行轉型升級
轉型升級包括:同步共享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信息,減少信息資源的浪費,提高工作的效率;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要注意提高分析、預測、決策的能力,提高使用大數據技術的能力,以實現精細化的成本管理;管理會計要充分發揮控制和監督的功能,全流程監控企業的業務活動,并實時監督計劃的落實、預算的執行等環節。
五、結語
基于大數據思維的“業財融合”管理會計體系的應用是實現企業轉型的必經之路,可以降低財務風險對企業的影響,提高財務管理的水平和經營管理的效益。可以通過建立起自有的數據庫、加強企業內部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溝通聯系、建立起“業財融合”的專業團隊、對管理會計體系進行轉型升級等方式推動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企業的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都要積極配合“業財融合”管理會計體系的需要,為“業財融合”管理會計體系的應用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 周莉 . 引入跨級管理理念,促進業財融合 [J]. 管理會計,2015(10).
[2] 馬貴蘭.基于大數據思維的“業財 融合”管理會計體系應用[J].財會月刊, 2015(32).
[3] 馬海燕 . 互聯網 + 時代業財融合的思考 [J]. 財經界,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