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萬潤
【摘 要】當前農村電子商務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但是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很多的問題和障礙擺在面前,克服了這些問題,農村經濟就能得到飛速的發展,農民就能快速地富起來,如果不能,農村的電子商務和經濟發展就會跟城市的差距越拉越大,不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本文從人才培養與挖掘、改變思想觀念、農產品整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四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農村電子商務;農產品整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普及,電子商務在我國經濟貿易中占據的比重也越來越大。雖然我國經濟和貿易取得了日新月異的進步,但國內電子商務發展不平衡卻始終未得到良好的改善,特別是城市和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差距較大,城市中電商發展相對完善和活躍,而農村則相對沉寂,個別農村對電子商務應用幾近于零,很多農村仍然靠常規的營銷模式在本地銷售一小部分農產品,而一大部分則低價批發給商販代銷,“打不開銷路”、“賣不出好價錢來”成為目前很多農民最頭疼的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農村經濟就沒法更好地發展,農民就沒法快速地富起來。
當前農村面臨這種情況,我們不難分析得出其中幾個原因所在:
一是落后的觀念和認知。在假期三下鄉支農做調查問卷時,我們了解到當前農村中仍有大部分農民觀念較為滯后,不能接受網絡、電子商務等新時代的新事物,甚至不少農民認為這是歪門邪道,對走上門來的電子商務合作機遇半信半疑,錯失了不少好的機遇。近幾年來,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農產品市場上的供需信息和交流還具有相當大的障礙,很多農民群眾在思想觀念上仍覺得農業電子商務僅僅是個口號,跟自己的農產品銷售毫無關系,甚至覺得介入農村電子商務將給自身帶來新的風險,同時也不相信農村電子商務會為自己企業帶來巨大的效益。
二是農村落后的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我國城市建設發展日新月異,但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不夠,基礎設施建設仍然十分落后,難以滿足快速發展的現代農業電子商務之要求。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僅有25%的農村有電子商務配送站點,覆蓋率十分低,部分農產品因為規模不夠大,交通不便利,農產品的配送只能由自身送到附近的鄉鎮才能完成,交通物流的落后和不健全極大影響了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另一方面,由于農村地區非經濟發展的重點區域,分配的資源也十分有限,電子商務基礎的設施包括家用電腦、移動通信、互聯網普及情況都遠落后于城市地區。
三是落后的資金支付方式。相比城市地區的網上銀行、電子銀行以及電話銀行等多方式資金結算支付,農村地區大多依賴傳統的現金結算或者郵政儲蓄、信用社等金融機構,難以享受到電子商務業的資金及時結算之優勢。雖然目前農村手機用戶比例已經相當高,但是移動支付和移動電商的普及尚存在諸多困難。
四是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匱乏。當前農村中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而且對于新興的網絡事物和電子商務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明顯不足,在農產品銷售中不具備電子商務業務的基本操作能力。而從農村中走出來的年輕人雖然接受了較高的教育,具備接受電子商務業務操作的能力,但是大都選擇外出到城市就業而非留在農村進行新農村建設。高等院校畢業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又不愿意到農村基層去工作,導致農業領域電子商務人才奇缺,從而影響到我國農村電子商務之發展。
眾所周知,廣闊的農村市場發展得潛力是巨大的,全面繁榮我國農村市場,挖掘農村電子商務的巨大潛力,上合國家三農政策,下順民心,帶動農村經濟發展,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工程,同時也是建設新農村、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有鑒于此,積極發展我國的農村市場,全面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市場勢在必行。筆者認為發展和普及農村電子商務需要從下面四個方面入手:
一、積極挖掘和培養電商人才
挖掘和培養人才這是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重中之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的挖掘和培養要比基礎設施建設難度更大。當前農村應該積極搭建培訓平臺,通過培訓、講堂等方式將農村中有一定學習能力的中青年培養成為電子商務的基礎人才,從而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選拔培養的基礎人才中的優秀者積極參加高級電子商務職業經理人培訓,培養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農村電商帶頭人;千方百計引進一批電子商務高端人才,為農村電子商務提供人才支撐;鼓勵從農村走出去的年青人學有所成后返鄉甚至帶領同學好友一起返鄉創業。
二、基層干部帶頭積極改變落后陳舊思想
當前農村中農戶和企業不懂技術、營銷、電商平臺操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陳舊落后的思想觀念使得他們對農村電子商務了解太少,大部分農村對此半信半疑,導致不會用、不敢用、不愿用電商平臺。因此,鄉鎮政府基層工作人員、農村基層干部要帶頭多搞宣傳、現場培訓、溝通交流,讓更多的農戶和鄉村企業真正從內心接受電子商務的理念。
三、挖掘農村農產品和特產,形成品牌
農村電商必須要有實際的農產品來落實。一種方法是整理當地的地標性農產品,將當地有特色的農產品做好、做大,形成品牌化;提煉農產品的優勢和特色,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改變原有的“游兵散勇”的分散式種植銷售,要聯合起來形成規模,將農產品品牌化;積極發展綠色農產品的種植和銷售,主打天然、綠色、無污染特色,形成優質品牌。另一種方法是針對個別農村尚無特色農產品,鄉鎮基層干部和村干部應該積極聯手,挖掘和引進農產品項目,帶動當地農戶一起做好農產品的種植和營銷,收獲后積極幫助農戶解決銷售問題。
四、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農村電子商務想要快速發展,必須要有相對完整的網絡設施和物流配送體系。一方面要在農村中普及網絡和家用電腦的設施;另一方面,做大做好自己農產品,形成規模后積極聯系適合農村市場的第三方物流,降低農產品配送的物流成本,從而降低農村電商成本。
綜述,雖然我們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大環境趨于良好,自身的發展也越來越成熟,但是我們得看到面臨的問題還很多,存在的困難還很大,當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路還十分漫長,仍然需要社會、政府、基層干部、中青年人才和農戶、農村企業的合作共同努力。但我們堅信上有國家惠農政策,下有電子商務技術的全面普及,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這是必然的趨勢,這也勢必帶動農村經濟甚至全國經濟實現更好更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