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潔
【摘 要】伴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軌道交通事業的發展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各地軌道交通建設都在加速推進中。地鐵建設成果日益凸顯,現在有很多城市都在享受地鐵建設所帶來的成果,這些成果不外乎減輕當地交通壓力等。但成果與問題總是并存的,現在很多地鐵企業都將面臨一個問題:運營成本管控問題,對此,以“提高運營效益”為目標的地鐵運營成本管控是很有必要性的。
【關鍵詞】地鐵運營;成本;運營效益
一、引言
現在全國各地的地鐵在建項目或規劃中項目數量基本呈現上升趨勢,這說明地鐵已經成為了許多城市的基建標志之一,因而未來全國各地的地鐵線路將會高度發達,屆時地鐵企業將會面臨巨大的成本耗費,而成本管控是地鐵企業有效降低成本耗費的重要舉措之一,所以,對地鐵運營中產生的成本耗費進行科學的管控是提高地鐵運營效益的有效途徑。
二、地鐵特征闡述及地鐵運營成本結構分析
(一)地鐵基本特征。作為現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地鐵在城市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軌道交通系統在日常運營中可以承載極大的客運量,因而它可以在城市發展中起到緩解交通壓力的作用,如減少地面交通資源的使用等。在為城市發展帶來的益處同時,地鐵的獨有特性也是不可忽視的,地鐵有自己固定的線路和軌道,同時它還有自己的運輸車輛等配套設備。地鐵出行依靠的動力是電能,地鐵通過軌道車的快速運輸來實現居民的快速出行。地鐵發展到今天,它呈現的主要優勢是:出行效率高、能耗不高、舒適性強等。正是由于這些優勢的存在,地鐵出行已經漸漸成為很多人首選的出行方式之一。
(二)地鐵運營成本結構。就成本的一般定義而言,它指的是人或企業完成某項生產經營活動或達成某個目的所耗費的資源的貨幣體現。在地鐵運營中,軌道交通系統正常完成乘客的空間轉移所耗費的一切資源是在一定的范圍內,而這些資源的貨幣體現則稱為地鐵運營成本。地鐵的運營成本,就是設計出好的,可行性高的地鐵運營模式,盡量減少地鐵在運營中的損耗,最大限度的降低運營成本,達到地鐵運營的最大的經濟效益。一般情況下,地鐵運營成本的分類是很精細的,如人工和管理方面就分為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再或者是能耗、生產維修以及運營上的分類,又分為運營經費、生產維修成本、能耗成本。在地鐵運營成本中,人工成本、能耗成本、生產維修成本和運營經費的耗費不小。就它們的四種成本的定義而言,它們耗費成本較高是情有可原的。地鐵是為解決城市交通而產生的,客運成本是地鐵在運行過程中的主體部分。客運成本包括地鐵列車的運行的車輛磨損、自動售票系統的磨損以及檢票閘機的磨損等運營中的經濟損耗,主要是方便為乘客服務。客運經濟成本是通過列車的運行來實現其成本作用,當然它還有一些其他業務損耗(如短途的快件傳遞等),對這些運營成本的附加成本,在運營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極小,完全可以在地鐵運營管理中來解決。首先,人工成本的涵蓋范圍比較廣,“人工”拆開來說就是“人”和“工作”,而地鐵運營成本中的“人工”指的是維持地鐵運營所投入的勞動力花費的費用,這些費用包括職工薪酬、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等。所以,人工成本是地鐵運營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是能耗成本,它指的是在地鐵正常運營過程中出現的各項能源支出,如電能等。由于軌道車的動力主要是電能,地鐵運營成本的耗費必然少不了能耗支出。第三個是地鐵長期運營中出現的生產維修成本,它指的是地鐵運營所需設備的維護管理費及配套設施的日常維護費用。這一部分成本是地鐵長期發展中不可避免的成本耗費。最后一個是運營經費,它包括保安、保潔等等。
(三)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的分類。除了以上細致的地鐵運營成本分類,地鐵運營成本還可以分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前者指的是在一定業務量內不會變化的成本總額,如財務費用等。后者指的是隨業務量發生變化的成本,如電力成本等。分析這兩種成本分類,我們可以幫助地鐵企業“降低固定成本,控制可變成本”,以期提高地鐵的運營效益。
三、關于地鐵運營成本管控的對策
(一)完善預算管理制度。現在的地鐵企業需要做好運營成本管控,而預算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加強成本管控的途徑之一。對此,地鐵企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預算管理制度:第一,做好項目預算的申報。在實際的預算申報工作中,相關者要做到“大類清晰,小項不模糊”,以增強地鐵運營成本管控。第二,加強審批流程的嚴謹性。在預算審批的過程中,相關者要遵循嚴格的審批制度審批,堅決杜絕紕漏的出現。第三,做好預算支出的使用記錄。預算的目的是節省開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財務人員要做好款項的使用記錄和說明,以確保預算使用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二)做好運營成本設計。地鐵運營成本基本取決于地鐵設計的全局性,如果設計方案不夠完善,那么地鐵的正常運營就會成為一個大問題,問題背后面臨的是成本的不可控性。對此,地鐵企業在設計線路之前就要考慮到運營成本的管控問題,如站間距長短問題,這個問題是要考慮到多方面因素的,一個是居民出行的便捷性,另一個是運營成本的合理性。所以地鐵線路的前期設計務必要做好運營成本設計,以期運營成本的有效降低。
(三)降低損耗,提高效益。地鐵運營中應當采用自動化設備,以降低人力成本的耗費。除此之外,還要做好人員崗位的優化配對,確保每一個員工都能盡職盡責。考慮好人的因素后,還要考慮物對運營成本的影響,在地鐵相關設備的維護和修理上,地鐵企業要推進“降耗增益”,具體途徑分為兩種,一種是技術革新推進維修損耗的降低,二是細化費用核算工作推進設備折舊的降低。
(四)優化各類損耗。關鍵是地鐵的損耗和自動售票系統的損耗的成本控制。地鐵的這些運營成本中,地鐵的列車磨損是不可避免的,為了盡量的減少磨損,最大限度的延長地鐵的壽命,可以根據時段合理的增減列車的運行列次。如在上下班的高峰期(早上7:00—9:00,下午5:00—7:00)可以5分鐘開出一輛列車,來緩解交通壓力。其他非高峰時段每10分鐘開出一輛。自動售票機也可以根據上下班的高峰和非高峰來打開和關閉,一般的地鐵站都有售票員,在人流量多的上下班高峰期,打開自動售票機。其他的時間可以酌情開放數量相應的自動售票機。閘機的最優控制上面的損耗在地鐵的運行過程中處于一個幾乎平穩的狀態,但是地鐵的檢票閘機損耗則可以通過一個最優方案,使地鐵站在一輛地鐵進入的時候不會滯留旅客,也能損耗最小,即以最小的成本支出和最高的運營效益,解決進展擁擠問題和閘機開關的問題。
四、結語
關于地鐵運營成本的管控問題,我們要從實際出發,結合社會現狀和企業現狀,在不降低地鐵服務質量和效率基礎上,做好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工作,為地鐵企業提高運營效益做貢獻。具體對策可以是做好運營成本設計、降低損耗等,望以上分析和對策能對相關從業者產生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趙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成本管理研究[J].財會學習,2018(01)
[2]李鵬凱,劉永平,張寧,孫文博.香港地鐵運營成本分析及其啟示[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7,20(10)
[3]陳文.基于地鐵成本控制分析以提高運營效益的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