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雯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經過全黨共同努力,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黨的十九大對全面從嚴治黨作出新部署,強調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關鍵是要鍛造一支對黨絕對忠誠的黨員干部隊伍,由此開啟了全面從嚴治黨新征程。歷史經驗充分表明,有沒有一支對黨絕對忠誠的黨員干部隊伍,是黨取得一切勝利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國有企業;黨員干部;從嚴治黨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的: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在于培養造就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干部隊伍。對國有企業而言同樣如此。為政之要,首在得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對國有企業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說:“黨和人民把國有資產交給企業領導人員經營管理,是莫大的信任。”本文旨在針對新時代國有企業干部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探討如何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信任,鍛造出一支對黨絕對忠誠的國有企業黨員干部隊伍。
一、對黨絕對忠誠既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核心要義又是國企黨員干部必備的素質
全面從嚴治黨,就是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即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都要從嚴,做到“六大建設”全方位、無死角,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管就要真管、管全、管到位。而黨的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組成部分,紀律建設中政治紀律是首要的、第一位的,而政治紀律中最重要的就是對黨要絕對忠誠。關于這一點,早在2015年11月23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就曾明確指出,對黨絕對忠誠是最重要的政治紀律。對黨絕對忠誠雖然是對全體黨員的要求,但全黨同志是否具備這樣的素質,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干部。因為黨是由黨的各級組織、黨員及黨員領導干部組成的,在這些構成要素當中,干部是關鍵。正如毛澤東說過的:“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性的因素。” [i]國有企業黨組織能否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成為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為實施“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的重要力量,成為壯大綜合國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為我們黨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勝利的重要力量,取決于是否擁有一支政治過硬、本領超強的黨員干部隊伍。
1、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
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如果臣下一個個都寡廉鮮恥,貪污無度,胡作非為,而國家還沒有辦法治理他們,那么天下一定大亂,老百姓一定要當李自成。國民黨是這樣,共產黨也會是這樣。” [ii]歷史告訴我們,作為執政黨,必須永遠注意加強黨的建設,必須對干部提出更高更嚴的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成績斐然。關于這一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了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指出:“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堅決改變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推動全黨尊崇黨章,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層層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 [iii]這一成效的取得,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對干部忠誠度教育和對黨不忠誠干部的處理。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2018年上半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168.3萬件次,處置問題線索74萬件,談話函詢15.4萬件次,立案30.2萬件,處分24萬人(其中黨紀處分20.1萬人)。處分省部級及以上干部28人,廳局級干部1500余人,縣處級干部1萬人,鄉科級干部3.7萬人,一般干部4.5萬人,農村、企業等其他人員14.6萬人。其中國有企業占的比例雖然不大,但影響十分惡劣。這些受到處理的黨員干部,雖然受的處分不同、違紀的種類也不同,但有一個共性的問題,就是對黨沒有做到絕對忠誠。
何謂對黨絕對忠誠?習近平總書記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對黨絕對忠誠,要害在‘絕對兩個字,就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iv]就是對黨要毫無保留、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保持高度一致,絕不能嘴上說一套、實際干一套,做“兩面人”,對黨“絕對忠誠”而不是“相對忠誠”。所以抓國有企業黨員干部隊伍建設也要緊緊圍繞“對黨絕對忠誠”這一核心要義來進行。
2、評價干部以是否做到“對黨絕對忠誠”為標尺
2017年9月1日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黨校校長劉云山在中央黨校2017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所作報告中談到:“我們黨對領導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政治標準是衡量領導干部的首要標準。”[v]習近平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是黨在經濟領域的執政骨干,是治國理政復合型人才的重要來源,肩負著經營管理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的重要責任。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必須做到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國有企業領導人要堅定信念、任事擔當,牢記自己的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把愛黨、憂黨、興黨、護黨落實到經營管理各項工作中。因此,國有企業干部是否合格、是否優秀,是否做到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首要的是用政治標準、政治能力來衡量,很大程度上來講,就是用“對黨絕對忠誠”這把尺子來衡量,而且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具體來講,就是要做到黨叫干啥就干啥,黨不叫干啥就堅決不干啥,黨叫干啥就一定干好啥,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構成“對黨絕對忠誠”的要素,成為衡量干部政治能力的有力抓手,所以它不是虛幻的,更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有血有肉、看得見摸的著、實實在在的體現在國企黨員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之中的。缺少其中一點,就會掉隊,就會給黨和國家、人民事業帶來損失甚至是巨大損失,也就不可能成為稱職的國有企業干部更不可能是黨和人民信賴的好干部。
二、始終保持“對黨絕對忠誠”的清醒認識
政治是政黨的靈魂,是政黨的根本性問題。就國有企業來講,黨員干部做到“對黨絕對忠誠”就是最大政治,國有企業黨員干部應有這樣的政治頭腦,保持這樣的政治定力,這是我們取得“四個偉大”勝利的前提之一。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強調:“我們黨面臨的執政環境是復雜的,黨員隊伍構成是復雜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復雜的,黨內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一些老問題反彈回潮的因素依然存在,還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一些黨員干部對全面從嚴治黨認識上不到位、思想上不適應、行動上不自覺。”[vi]這種不到位、不適應、不自覺在對黨忠誠度不夠上體現的尤為突出。
在改革開放40年后的今天,思想多變、文化多元、利益多樣,對黨還要不要忠誠?關于這一問題在國有企業黨員隊伍中同樣存在著不同的認識,有些是模糊甚至錯誤的認識。不對這些模糊、錯誤的認識予以澄清,就會把人們的思想搞亂,而這對黨和人民的事業發展將是極為有害的。因此,我們必須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加以剖析,以認清其實質,保持戰略定力。
一是認為和平時期無需強調對黨“絕對忠誠”。一些人認為,在革命戰爭年代對黨不忠誠就會出現脫黨、反黨、叛黨行為,也就不可能做到“永不叛黨”、“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到底”、“保守黨的秘密”、“為全人類徹底解放奮斗終身”,因此,在戰爭年代強調對黨忠誠是可以理解而且也是必要的。但在今天的和平發展時期,只要不反黨、不反對黨的領導,應當允許黨員干部自由發表個人主張、追求自身利益,因為這些對黨組織造不成致命傷害,沒必要小題大做,更不應該上綱上線,把它上升到政治的高度。然而,不管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能否做到對黨忠誠都事關黨的生死存亡。雖然和平與發展成為這個時代的主題,是否對黨忠誠這一問題變得不像戰爭年代那么直截了當,外在體現也不明顯。但是,對黨忠誠的要求并沒有過時而且永遠也不會過時。革命戰爭年代,由于殘酷環境的影響,對黨絕對忠誠成為檢驗黨員干部黨性和革命意志的試金石。比如,參加黨的四大的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有11人先后犧牲,也有一些人革命意志不堅定,脫離革命隊伍甚至叛變,比如張國燾、彭述之、朱錦棠、尹寬。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要想有效應對“四大考驗”、克服“四種危險”,確保全黨意志、行動、步調一致,就必須強調對黨絕對忠誠,雖然對黨絕對忠誠的內容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但總體要求并沒有變,而且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在新的長征路上其重要性更加凸顯,需把它作為最重要的政治紀律來要求。
二是認為強調對黨“絕對忠誠”難以兼顧黨的利益與個人利益。認為黨員干部是人不是神,也有自身的追求、自身的合法利益,只要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即可,沒必要一味強調“對黨絕對忠誠”,過于強調反而很難兼顧黨的利益與個人利益,進而影響其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對此,我們必須辯證地、全面地進行分析。我們強調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而且黨章也明確規定:“必須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同時規定了黨員的八項權利,包括黨員享有“對黨的工作提出建議和倡議”的權利,黨員干部可以通過組織程序反映自己的意愿和建議,這是黨章賦予我們的權利,所以對黨絕對忠誠并不意味著否定、排斥黨員的主體地位、民主權利甚至個人合法利益。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黨有黨規黨法。迄今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只享受權利而不受約束的政治組織,連一向標榜民主、自由、開放的西方政黨同樣如此,中國共產黨也不例外。作為無產階級政黨,更強調政治紀律。因為我們是靠鐵的紀律組織發展起來的政黨。它是我們的看家本領,也是我們繼續前行的堅強保障。
三是認為對黨“絕對忠誠”就是對主要領導個人唯命是從。認為對黨“絕對忠誠”壓制了干部的創造精神,不利于企業的改革發展,是搞人身依附,是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糟粕,我們必須要摒棄。持這種觀點的人搞混了“黨”和“領導個人”的概念。我們強調的是“對黨絕對忠誠”,即對黨絕對忠誠的對象是黨,是黨組織,不是某個領導干部。所以《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等黨內法規明確規定黨內不準搞小山頭、小圈子、小團伙,搞門客、門宦、門附那一套。否則就是違反黨的政治紀律,效忠個人的后果只有一個——一損俱損。因此,國企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嚴守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實際行動踐行對黨的忠誠。
四是認為對黨“絕對忠誠”是對黨政干部的要求,對國企干部不必小題大做。認為企業與機關不同,企業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企業干部只要遵循市場規律把生產搞好了,為國家多納稅就是好干部,對黨忠誠不忠誠無關緊要。在此,我們必須清楚,“對黨絕對忠誠”是對全黨的要求,不是針對某一個領域某一個行業某一個部門而言的,加強黨的領導同樣要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強調對黨忠誠同樣也是對國企黨員干部的要求。當然,國有企業具有企業的基本特征,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是國企黨員干部不容推御的職責,因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但我們不要忘記,國有企業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如果國有企業黨員干部不能做到對黨絕對忠誠,就不能實現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黨的建設就會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就無法實現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體現在哪里,也無法把國有企業真正做強做優做大。
綜上所述,對黨絕對忠誠,其本質是忠誠于人民,這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繼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優良作風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基因,這是保持對黨絕對忠誠的“定海神針”。反之,如果信仰動搖,淡忘了黨旗下的錚錚誓言,背離黨的性質和宗旨,也就談不上對黨忠誠更談不上絕對忠誠了。
三、在全面從嚴治黨進程中鍛造一支對黨絕對忠誠的國有企業黨員干部隊伍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的大黨老黨,不但具備了服務人民的更好條件,同時也使黨員領導干部面臨腐化變質的危險,因而對黨絕對忠誠仍是新的長征路上的一次“大考”。因此,如何在全面從嚴治黨進程中鍛造一支對黨絕對忠誠的國企黨員干部隊伍,就成為各級黨組織工作的重中這重。
1、加大對國企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掌握好“看家本領”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成熟是政治堅定的基礎。國企黨員干部能否做到對黨絕對忠誠,馬克思主義理論儲備是前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全黨同志要“不斷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理想”,要“真正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精悟透用好”。只有掌握了共產黨人的看家本領,把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必修課,加強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特別要重點學習習近平系列講話精神,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懂原理。加強對國有企業黨員干部的黨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引導他們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增強黨性修養,從思想深處擰緊螺絲。通過培養,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維護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做到一心向黨、以身許黨、在黨為黨。
2、加大國企黨建工作考核力度,建立有利于培養“對黨忠誠”的選人用人機制
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選人用人原則。今天,針對國有企業黨員干部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選拔、使用和考核干部時,應細化考核標準和考核內容,增加“對黨絕對忠誠”的權重。比如,危難關頭、艱巨任務面前,是往前沖、往上頂,還是向后躲、向外推;對違紀違法的人和事,是敢于斗爭、敢于碰硬,還是和稀泥、得過且過;在大是大非面前,是旗幟鮮明、敢于亮劍,還是態度曖昧、不敢表態……只有細化考核內容,考核才更科學完備,才能避免帶病提拔、帶病上崗,才能使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干成事的干部登上為人民服務的大舞臺,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引領者。
3、加大營造“關心關懷愛護”氛圍的力度,促進國企黨員干部健康成長
國有企業干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骨干力量。關心愛護國企黨員干部,是激發他們干事創業積極性、創造性的重要前提。我們黨培養一名國企干部不容易,毀掉一個國企干部可能就是一瞬間的事情,所以只有盡心幫助,使其健康成長,才是珍惜、愛護國企干部。如何愛護保護國企黨員干部?有人說愛護保護國企黨員干部,就是指導、提高、約束、挽救四者相統一。此話頗有道理。實踐證明,對國企干部的約束就是一種愛護與保護。因此,要以嚴格的標準要求國企干部、以嚴格的措施管理國企干部、以嚴格的紀律約束國企干部,強化對關鍵崗位、重要人員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管理,完善“三重一大”決策監督機制,嚴格日常管理,整合監督力量,形成監督合力。發現問題該談話的談話、該批評的批評、該處理的處理。俗話說得好:小洞不補,大了難堵。要從生活小節、工作細節、思想枝節、行為末節入手,把“對黨絕對忠誠”這條鐵律、這一外在要求內化于每一名國企黨員干部心中,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當中,真正做表里如一的“透明人”,不掉隊、少掉隊。
總之,“對黨忠誠”是個老話題,也是中國共產黨前進道路上的一個永恒主題,而對黨忠誠做到“絕對”二字,是新形勢下對黨員干部提出的高標準、嚴要求,只有把這一要求做實,構建起一個包括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制度建設在內的嚴密、科學的體系,才能在全面從嚴治黨進程中鍛造出一支對黨絕對忠誠的國企黨員干部隊伍,這是我們的使命與擔當。
注釋:
[i] 《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2卷第526頁
[ii] 引自何毅亭《中國共產黨95年來應對危局和困境的偉大實踐及歷史啟示》,《學習時報》2016 年7 月21 日第1 版
[iii] 《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第一版
[iv] 《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0月31日)
[v] 《中共中央黨校舉行秋季學期開學典禮 劉云山出席并講話》,《人民日報》2017年9月2日第一版
[vi] 《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節選)》,《求是》,2017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