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偉浩
【摘 要】為推進武警部隊油料裝備編配標準建設,立足武警部隊任務特點,結合油料保障實際情況,按照系統配套、簡便協調、同步適應、平時建設與遂行任務相結合等原則,統一規范裝備型號,搞好頂層設計;加強配套設施標準建設,深化標準層級;側重地區情況、任務特點,優化編配結構。
【關鍵詞】武警部隊;油料裝備;編配標準
一、武警部隊油料裝備編配標準現狀分析
(一)解放軍油料裝備編配標準
現行的通用油料裝備編配標準由總后勤部于1999年8月頒發,是籌措、分配油料裝備和檢查部隊油料裝備是否齊裝配套的基本依據。編配的數量按照不同類型的部隊共分105類,其中地面部隊83類,按軍、師、旅、團等類型編配;海軍艦艇、油庫18類,按不同型和建制編配;航空兵場站4類,按甲級、乙級、丙級、丁級場站編配。
通用油料裝備編配標準明確了油料裝備品種,共包含儲油、輸油、加油和技術保障四類共26種,還對油料裝備的主要編配對象作了具體規定,并就適用范圍和環境加以說明和規范。同時還區分正常使用和戰備儲備兩部分。通用油料裝備編配標準根據平戰時對后勤油料供應保障的需求,結合現有油料水平,編配各種通用油料裝備,形成平戰結合、整體配套、結構合理、性能良好的軍隊通用油料裝備體系。
(二)武警部隊現行油料裝備編配標準現狀及存在問題
1.武警油料裝備保障特點
武警部隊自身“點多、線長、面廣”的特殊性,造成了油料裝備的供應保障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平時用量大,部隊日常車輛動用頻繁,固定加油站工作量大,從而使油料裝備使用、保養和維修任務增大。二是野戰需求多,全國范圍來看,暴騷亂事件頻發,處突維穩任務繁重,野戰油料裝備需求較大。三是標準要求高,處置臨時性突發事件時,各單位應急抽組分隊較多,對油料裝備標準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武警部隊油料裝備編配標準現狀分析
針對以上油料裝備的使用特點,武警部隊制定了相應的通用油料裝備編配標準、武警部隊油料裝備(器材)儲備計劃表、武警部隊油料裝備(器材)儲備輪換計劃表等,主要按總部基地、總部直屬支隊、機動總隊、機動/執勤支隊、直升機支隊、運輸大隊等類別進行編配,油料裝備分類方面仍以儲、運、加、技為主,在儲備計劃和儲備輪換計劃里還列出了相關油料器材的編配標準,同時正常與戰備也在其中有所體現。在現有編配標準中,同一類別的單位所配發的油料裝備基本一致,如所有機動總隊下屬支隊都配有2臺多功能加油車,所有支隊都編配1臺野戰油料化驗箱。
3.武警油料裝備編配標準存在問題
通過研究現有武警部隊油料裝備編配標準,不難發現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一是油料裝備種類繁多,具有差異性。在多個編配標準的表格中,油料裝備型號不一,裝備具體型號沒有標注,這就導致在配發過程中產生差異性,特別是支隊及以下單位列裝規格不夠統一,運加油車數量、型號區別較大。
二是油料裝備未成體系,體系保障能力有缺口。首先是油料裝備體系論證尚未完成,油料裝備與器材的界限存在交叉,對于不同裝備、器材應該編配到什么層級、是否編配、編配多少等情況存在認識模糊,存在一定的“零、散、雜”現象;其次,一些現有的油料裝備只是具備基本的保障能力,與部隊執行反恐處突和搶險救援任務對油料全地域機動保障能力需求相比,顯得有心無力。
三是武警部隊的編配標準相對單一粗略,首先是單位劃分較為籠統,只有總部基地、總隊、機動總隊等類別,相較于解放軍的108種類別顯得粗放;其次是平時與戰備的標準不夠具體,缺乏機動裝備力量的編配,許多油料裝備在總部基地的戰備儲備少于正常使用量,但這些都未具體說明或公式表達。
二、幾點建議
(一)統一規范裝備型號標準,搞好頂層設計
無論是列入后勤裝備體制中的骨干油料裝備(即一類裝備),或是后勤裝備體制中的其他裝備(即二類裝備),還是由武警部隊負責的專用油料裝備和油料器材,首先要有明確的界定標準,劃好類別,再加強裝備型號的規范統一,使各單位執行聯合保障任務時更好地相互協調,取長補短。同時,編配統一型號的油料裝備能更加便于財務管理,固定點型號對應固定的經費,從而精簡了財務經費合計與分撥。
(二)加強配套設施標準建設,細化標準層級
油料保障過程復雜,保障方式方法多樣,這就要求油料裝備和器材種類齊全,形成系列,綜合配套。在制定的編配標準中,不但要體現儲、運、加、技術保障的裝備,還要有相應的保障器材編配標準。如消防器材在油庫的編配標準,可細化至在何場所配置何種滅火器材以及配置的數量和位置。油料裝備與保障器材成套裝配,不同功能進行靈活組合,能更好地適應不同條件下的油料補給,以便充分發揮油料裝備的技術性能和整體效能。
(三)貼近戰場,滿足需要,優化編配結構
結合武警部隊點多、線長、面廣的基本特點,油料裝備既要做到全方位、全覆蓋的基本要求,同時也要兼顧不同區域的特殊性,有所側重。在東北地區,氣候嚴寒,需要編配相應防凍裝備;東南沿海地區需要更多水上油料保障裝備;西藏、新疆地區形勢復雜,處突反恐任務繁重,需要更多數量的油料裝備編配;內陸地區自然災害頻發,要有相應的油料裝備保障救援。所以每個單位的油料裝備編配不可完全一致,應該結合該單位所在地區,經常性任務的特點進行合理編配。其次,平時與戰備的油料裝備編配比例應該有相應的計算公式,比如URJ-200油桶編配數量可以用下式計算:
平時用量=1個基數×2+機動量;
戰備用量=戰備附油用量×(1+戰損率)×(1+機動比例)
(四)緊跟改革步伐,積極適應新變化、新形勢
當前,改革正在向縱深推進,武警部隊頂層設計基本完成,下一步各院校、部隊也將面臨調整,后勤編制體制的變化要求油料裝備編配標準也要同步跟進。目前的標準并未將院校列入其中,院校一般作為三級戰備力量,在緊急情況下仍會派往一線,與其他單位聯合遂行任務,所以也需要有標準的油料裝備以作支持;空中支援、海上維權受到越來越多關注,直升機大隊需要更先進,更多樣的空中油料裝備,水上油料裝備同樣要有更多的編配標準;機動總隊,執勤部隊的調整也要求油料裝備編配標準加以改善。
【參考文獻】
[1] 梁立波.軍用油料裝備信息化建設路徑研究[J].中國石油石化, 2017(11):161-162.
[2] 邵大帥,高惠中,郭潔.淺談建設直升機空投油料保障模式的必要性[J].中國儲運, 2017(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