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奮卿 貴汪洋 周繼波
【摘 要】本文將對軍事工程偽裝研究進行闡述,并分析視錯覺在軍事工程偽裝中的應用,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軍事工程;偽裝;視錯覺
進入新時代后,偽裝在軍事戰爭中具有關鍵作用,其可以有效降低敵人偵查效果,促進我國軍隊存活率提升。同時,偽裝和視錯覺原理存在著密切聯系,因此,必須加強對視錯覺的研究與分析,并將其有效運用到軍事工程偽裝中,提高偽裝效果,從而為我國軍事偽裝技術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軍事工程偽裝研究概述
(一)現有軍事工程偽裝現狀
對軍事工程進行偽裝的主要目的就是在高技術戰爭中隱蔽自身并迷惑敵人,由于其與戰爭成敗有著直接關聯,因此,國內外一直在對其進行研究[1]。目前,我國軍事偽裝研究主要涉及到材料、技術、理論以及應用等方面,并且各個科研機構都遵循著以一體化偽裝為目標、提高綜合能力的宗旨,不斷探索軍事工程偽裝技術和方法。
中國對于軍事工程偽裝的研究主要是由科研所及軍隊院校等進行。在2004年,康清出版了《軍事工程偽裝技術》,其中詳細介紹了偽裝原理、方法以及實踐經驗;崔長彬則研究了洞庫口部的綜合偽裝方法,并在不斷實踐下,使這一偽裝能夠符合防紅外、防光學的要求;王濤提出了建筑生態偽裝方式,而王正剛則通過對傳統偽裝技術的創新,實現了建筑陰影的隱藏。另外,呂緒良教授也發表了眾多關于軍事設備偽裝的文章。在軍事工程偽裝研究中,外國主要是通過偽裝涂料與器材來實現被動隱身偽裝。同時,在偽裝技術研究方面,各個國家,如法國、德國以及美國等都和中國一樣,加強了對人工仿造草木、人造水幕以及速生植物等的研究。
綜上所述,國內外都對軍事工程偽裝有著一定研究,并且在偽裝方法、材料以及應用等都有著一定創新與發展。視錯覺研究最早是由心理學提出的,其在80、90年代才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目前,視錯覺雖然在室內、服裝等設計方面得到了應用,但在軍事工程偽裝中,其并沒有得到廣泛運用。
(二)現有偽裝的不足
目前,我國軍事工程偽裝方法主要就是利用溝谷、居民點、道路以及森林等現有地物地貌來對觀察者光學視線進行遮擋。偽裝方法不同,其優缺點也存在差異。植物偽裝技術的優點是通過就地取材,能夠實現目標和背景的快速融合,但其還存在著植物具有時效性、植物需專人長期照顧等缺點;人工遮障技術具有迅速及較好隱藏效果,并且能夠實現寬頻道偽裝,但這一方法無法有效適應天氣情況,并且自身輪廓與陽光下的陰影都極易導致暴露;迷彩偽裝是較為常用的一種方法,對于運動或靜止目標,其都可以起到隱藏作用,并且具有范圍廣與時效長等優點,但是這一方法無法對目標的陰影與外形輪廓進行改變,并且在實際使用中存在較大隨意性;煙霧偽裝的優點就是迅速、操作簡便以及隱藏效果較好,而缺點則是經常受到天氣影響,并且若操作不當,則會加大暴露概率;假目標可以使偽裝變得更加徹底、逼真,能夠將敵人火力有效吸引過來,但其造價昂貴并且不便攜帶。
二、視錯覺在軍事工程偽裝中的應用
視錯覺是一種視覺現象,是人們心理與生理在外界干擾下形成的。一方面,在生理上,眼睛構造、眼球運動以及眼球變化等都會產生視錯覺;另一方面,在心理上,思維推理和感官的矛盾也會導致視錯覺出現。當前,在軍事偽裝中,視錯覺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例如,夏季迷彩作戰服是對叢林的仿照,而秋季迷彩作戰服則是對荒漠的仿照,其都具有較好的隱藏效果。如圖一與圖二所示,場景中的人物在偽裝下幾乎完全和叢林融為一體,人們很難發覺其存在。
(一)軍事工程偽裝方法
軍事偽裝主要有兩種方法,即隱真與示假,將視錯覺原理與這兩種方法有效結合在一起,通過對空間感、形狀、顏色以及溫度等暴露特征的調整,可以有效隱藏偽裝目標,同時還能夠以最低成本制作出部分逼真假目標,有利于降低敵方偵查效果,并讓其做出錯誤判斷。在油罐數量與形狀的影響下,軍用油庫極易暴露,對于這一情況,軍隊可以通過視錯覺中的彎曲錯覺,對有著規律形狀的圓形油罐進行顏色與形狀兩方面的偽裝,之后再通過傳統偽裝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敵人偵查效果。同時,還可以通過3D畫方式,利用視錯覺中的立體錯覺來完成偽裝,這樣,不但可以有效解決假目標制作耗時長問題,還能夠通過逼真效果加強對敵人的迷惑。以1991年海灣戰爭為例,伊拉克僅僅是用油漆在完好機場跑道上畫出彈坑,將其偽裝成為了遭到轟炸的情況,其就有效避開了敵軍轟炸。我國可以將提前準備好的立體飛機圖案放到飛機跑道上,讓敵人對我軍的軍事設施數量進行錯誤判斷,也可以通過偽裝,讓敵人誤以為我國軍事機場為民用機場。
(二)效果評估
可以通過MATLAB編程的運用,對視錯覺偽裝使用前后相關參數的對比,來評估實際的偽裝效果。評估流程如下:圖像讀取—原始圖像/偽裝圖像—目標區域相關度計算—目標對比—主體識別率—邊緣特征識別率—紋理特征—相關性對比、慣性矩對比、信息熵對比、能量對比。具體評估步驟就是將強烈光源放在某一部隊總平面沙盤的左側,并通過拍照獲得未偽裝圖片;再通過將草地、綠樹等移到屋頂上,獲得偽裝后的圖片,之后用軟件進行評估,得出最終的數值變化結果。通過對數據結果的分析可知,未偽裝之前,軍事工程極易暴露,而在運用視錯覺原理,可以達到理想偽裝效果。
(三)未來展望
當前,對于視錯覺的研究已經由以往的理論上升到了應用,這也為其在軍事工程偽裝中的實踐與創新提供了幫助。在后續研究中,相關人員應該有效整理各種視錯覺照片,研究其原理,并在綜合考慮軍事工程隱藏目標、暴露特征的基礎上,制定出多樣化的偽裝方案,實現軍事工程偽裝的全方位、精準化,從而有效提高偽裝效果[2]。
三、結論
綜上所述,將視錯覺有效運用到軍事工程偽裝中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工作。因此,必須重視軍事工程偽裝工作,了解植物偽裝、人工遮障、迷彩偽裝、煙霧偽裝以及假目標等現有偽裝方法的優缺點,并加強對視錯覺原理的研究與應用,提高偽裝質量與水平,從而促進我國軍事更好更快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善靜,王正剛,沈志強,等.防精確制導武器工程偽裝用假目標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7,46(S1):137-142.
[2]肖揚,李新強,孟德強,等.基于AHP-模糊綜合評價的軍事工程生態偽裝效能綜合評價[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2,38(04):34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