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瑩
【摘 要】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大時代背景下,全球經濟體制一體化日益完善,各個企業市場競爭也日益惡劣。為了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競爭環境的變化,各個企業會依據各種技術手段,向知識型企業轉變。知識型企業的發展少不了知識型員工的推動,而對員工有效的激勵方式會是企業不斷進步的調節方式與動力來源。
【關鍵詞】知識型員工;激勵方式;分類激勵
一、知識型企業員工的特點
知識型員工的特點在現代經濟的發展與制約下,未來員工的發展必將向知識型員工轉變。知識型員工都是受過專業技術訓練以及高等教育的熏陶,因此,在工作上能夠充分利用專業的科學技術知識,去提高自身工作效率;而在自身發展道路上又具有很強的學習與創新的能力,其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1]:
(一)具有知識創新能力
知識型員工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具有知識創新能力。知識型員工是指掌握相應的專業技術和較高的職業道德素質的員工。知識型員工企業發展的動力來源,他們都受過專業的技術訓練以及高等教育的渲染,都對自己所學的技能與特長有所掌握,并且具有相當高的個人職業素養。他們會運用自身所學自身與總結的經驗,不斷嘗試去創新。因而,他們的工作環境就要更大程度的滿足自身需要,給予他們一個自主、自由地環境,讓他們在工作中自我管理,這樣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發生。
(二)自我價值的實現
知識型員工與以前大多的普通員工有所不同,他們大多都會去追求更高的需求,并且在工作中會更加去注重實現自我的價值。所以,一般的繁瑣事務會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會去最求更具挑戰與創新事情,然后通過這些事情去展現自己的才能,讓自我價值得以實現。
二、對于知識型員工的分類管理
當你運用一些科學有用的激勵方式去激勵員工,會在各種方面豐富他們。給與員工適當的挑戰,會讓他們在獲得成功后有更多的對心理上的滿足,這會激勵他們,讓他們工作表現更加出色。但是,當你運用這些方法后會發現,有一些員工并不愿意去改變,去豐富自己的工作。這是因為這些員工還是喜歡去做平常的、機械的工作,而你所施加的挑戰只是給予他們更多的壓力。基于員工個體差異性,可大致將其分為兩大類。一是接受挑戰,愿意去發展自身,學習新的工作技能與經驗,認為自身發展因素是影響工作結果的變量。二是不接受挑戰,也不拒絕,但是就不愿意去發展自身,更傾向將自身智力與能力看作一個固定的數值,認為這些對他們沒有用,而且還可能覺得這是對他們工作的阻礙物,讓他們產生一種威脅感。挑戰的目標太高會很容易刺激他們,在達不到管理者所制定目標后會喪失自信心,從而對工作失去動力[2]。
在對這些知識型員工的了解后,我們知道成就上與精神上的激勵比金錢等激勵的方式更加有用。知識型員工更希望自己的工作結果得到肯定,而結果的完成質量也是評價工作效率與自我能力的依據。他們會去發現并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同時也會希望自身的努力變得更加有意義,也會為企業的未來與發展貢獻自己。所以個人成就與精神上的激勵是最好的方式,然而這也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上。
三、在知識型企業員工中的有效激勵
從知識型員工的特性可看出他們在各種工作中會去高度重視成就激勵和精神激勵。因此,圍繞這一特性制定適合知識型員工的激勵方式,這樣才會更有效地發揮出他們的巨大潛能。
(一)構建科學合理的薪酬福利機制
構建多元化的、科學合理的薪酬福利機制,考慮非物質福利因素激勵作用,為員工提供更多元化的福利項目,可以更好地滿足知識型員工的需求。建立科學合理的酬薪與福利機制,讓金錢的物質作為基礎。只有把員工的基礎給安排明確,這樣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去針對不同的員工去使用科學有效的激勵方式。好的酬薪制度也會對員工起一定的激勵作用,適當在員工工作取得有效進展時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同時在沒達到標準的情況下,也要有輕微適合的物質懲罰。這樣有效的物質酬薪獎罰機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員工有激勵作用。建立內部酬薪與外部酬薪。內部酬薪指的是,給予員工量化貨幣形式,其無法表現的各種獎勵價值。外部酬薪指的是,給予員工能夠量化的貨幣價值。兩種方式的合理交合運用,會是實現對知識型員工全面激勵的有效模式。
(二)完善知識型員工學習培訓體系
對于每個知識型員工進行自身發展狀況進行調查,去做到了解每一個員工,建立一個一個信息庫,針對不同的情況安排員工進行相對的培訓,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去激勵到每一個員工。還有,對于新老員工要同時注重對他們的培訓。企業管理者在培訓進行的同時要根據員工現在的發展狀況去制定一些目標,同時給他們發放相應的工作工具,展示目標實現的相關步驟,鼓勵員工,去表達企業對他們能力的信任,增加員工的工作激情與對他們未來表現的肯定。
(三)建立與完善合理的考核晉升機制
合理與科學的考核晉升機制是最穩定的激勵方式。在完成對員工培訓后,讓他們深入工作中去,在工作完成的同時,對符合且優秀的員工進行科學有效的考核,公平公正地展示晉升結果,促進人才的有效流動。基本上每個員工都存在差異,這些就需要企業的管理人員做出一些努力,去了解員工、發展員工,讓員工們意識到自己身邊有很多伯樂,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讓每一位員工都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努力地朝著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去發展。這不僅是為了促進知識型員工的發展,更是為了企業更好地發展做出的努力。
(四)進行有效的精神激勵策略
知識型員工的潛在創造性非常高,企業要把更多的機會給予知識型員工,對其進行適度的激勵,以激發他們潛在的創造性,滿足他們實現自身價值的期望。企業需要充分認識知識型員工的能力特長,應該在其發展的道路上為他們提供鍛煉的機會和施自身展才華的舞臺,讓他們能夠承擔重要責任。這些知識型員工會覺得企業非常信任他們,進而竭盡全力工作,最大程度地為企發展道路鋪滿磚塊。對于知識型員工來說,企業應該充分考慮到他自身的能力特長和他潛在的能力范圍,從而對其采用適度的壓力式管理,不僅能夠發揮他們最大的才能,為企業做出最大的貢獻,還能夠使他們增加對企業的感激與忠誠度。
(五)營造適應企業需要的寬松空間
一方面要營造尊重知識型員工的企業氛圍,對知識型員工應實行特殊的寬松管理,尊重他們,激勵其主動獻身與創新的精神,使每個知識型員工能夠積極地參與企業決策,從而保證員工與企業之間共同參與、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共同分享、共同生產。對于知識型員工來說,他們更愿意從事自主的工作,特別是在工作中,往往將獨立思考和自我管理看得非常重要。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系是據有互動性的。企業應該根據任務要求進行充分的授權,能夠允許知識型員工自主進行自我管理,從而使知識型員工的個性和創造性得到了極大的發揮,來凸顯其主動性與創新精神。三是建立企業與員工間的相互的心理約定。對于每個知識型員工來說,企業與員工間建立相互有利的心理契約,讓員工從自身的心理期望去看待公司與自己的發展,使他們身處在這個多變的大環境下,也能夠地去發現問題,然后及時地調節自我行為來與企業間保持良好的關系,從而使員工的自身職業發展與企業的發緊密結合在一起,最終提升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3]。
四、總結
事物的發展都是具有差異的,并不是每個員工都相同,他們的自身發展都是有差別的,每個員工都會有他們自身的需求。因而要選擇激勵方式時應該去了解員工的自身發展狀況,針對不同員工的發展與自身因素去選擇、去采用適合的、科學的、有效的激勵方式去激勵每個員工。簡而言之,一個成功的企業要想實現自身的發展目標,就應該要對員工加強管理,選擇適合每個員工自身發展狀況的激勵方式,給予科學有效的激勵,這會讓員工在工作中最大程度地去發展自己,從而推動企業的發展,促使企業在緊張的競爭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1] 劉蕾.新生代知識型員工有效激勵研究[J].科技視界,2017(27):194+197.
[2] 田力.淺談知識型員工的管理[J].經貿實踐,2018(15):233.
[3] 王瑩.如何更有效的激勵員工[J].經貿實踐,2018(1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