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君
貧困家庭牽動著黨和政府的心,也牽動著每一個農發行人的心。如何扶貧解困,讓貧困家庭先富起來,過上與正常家庭一樣的生活,是每個農發行人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的任務。根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精準扶貧”的扶貧方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東臺市支行按照省行統一部署工作,以脫貧攻堅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支持東西部協作扶貧,全面推動“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
對于怎樣開展扶貧這個問題,農發行東臺支行可謂是絞盡腦汁。原本打算拉動企業向貧困地區捐款幫扶,但這一做法并不符合我行扶貧的認定標準,而且一次性的捐款并不能幫助當地貧困戶徹底脫貧。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該行長年工作在一線的信貸員李華同志提出了一個新思路,由當地政府主導,政府、合作社、企業共同出資建造一個養殖場,貧困戶以勞力或資金入股,年底得到分紅。為確保貧困戶收益,養殖場統一養殖,統一銷售,并與當地企業簽訂最低保護價收購協議。
為把扶貧新思路落在實處,李華先是與東臺市扶貧辦積極對接,了解到東耀扶貧協作項目,通過與陜西耀州區銅川楊家山村村委會多次溝通,克服種種困難,在不懈的努力下,最終打造出“銀行牽線+政府牽頭+公司出資+村合作社主辦+貧困戶入股”的創新扶貧新模式。
圍繞這一模式,5月31日該行成功向東臺市國貿大廈有限公司發放了農村流通體系建設短期扶貧貸款2000萬元,助力“蘇陜·鹽銅·東耀”扶貧項目。該公司與耀州區照金鎮楊山村村委會簽署《養殖產業扶貧合作協議》、《銅川耀州地方特色產品銷售協議》,開展為期3年的扶貧合作,發展養殖業并吸納貧困戶就業脫貧。在扶貧期限內,該公司將免費提供扶貧資金不少于20萬元用于支持養殖產業發展,免費為楊家山村搭建農副產品在線銷售平臺,覆蓋全村國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8戶241人。4月23日,已完成首筆匯款10萬元,邁出產業扶貧的重要一步。
2018年5月22日,東臺市國貿大廈有限公司與耀州全民合伙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耀州地方特色產品銷售協議》,開展了線上線下全面合作,在旗下3家超市設立耀州農特產品專柜,將耀州瓷,耀州蘋果、核桃、花椒等特色產品擺上柜臺。耀州特色產品的銷售量和影響力持續攀升,耀州符號已融入東臺人的日常生活。
作為為“三農”服務的政策性銀行,該行搶抓時機,同向發力,主動與東臺市國貿大廈有限公司積極協調,支持東耀扶貧項目,做到真幫實扶,為企業提供產業扶貧貸款的優惠政策,共同聚焦和助力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在產業扶貧的探索道路上,該行不拘泥于固定的思維模式,積極嘗試新方向,沖出桎梏,走出扶貧的創新之路。